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巴蜀史志》>《巴蜀史志》2020年>详细内容
2023-05-17 14:04:33

《巴蜀史志》2020年第2期(总第228期)

作者:《巴蜀史志》编辑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5-26 14:58:08 浏览次数:2231 【字体:

 

庚子新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牵动着党中央和亿万国人的心。为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组织指挥和决策部署,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宣传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的周密安排、督导落实,宣传各级组织和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宣传一线医务人员、人民军队、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党员先锋队、志愿者等的感人事迹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奉献,总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经验,提升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能力,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辑出版《巴蜀史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刊,讴歌祖国,凝聚力量,弘扬精神。

专刊共刊登56篇文章,23万余字。主要设有《战“疫”画卷》《四川力量》《一线战“疫”》《亲历笔记》《人物风采》《防控启示》《抗“疫”赞歌》等栏目。

《战“疫”画卷》分“最美医护”“英雄出征”“人民警察”“社区防护”“志愿守护”“众志成城”6个专题,以摄影作品、绘画作品直观反映医护人员、人民军队、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爱心人士等,在疫情面前勇担使命、冲锋在前、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用实际行动共筑防线、共守美丽家园的壮美画卷。

《四川力量》共刊载9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讲述四川各党政机关、各基层组织、各行业系统用实际行动抗“疫”故事,以磅礴之势助力全国战“疫”的初心、决心、信心和恒心,极大地彰显了“四川速度”“四川担当”“四川力量”。《四川医保为抗“疫”献力》《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 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武侯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职工战“疫”略纪》《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3篇文章精彩呈现了四川省医疗保障局、成都市武侯区人大常委会、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干部职工以“逆行者”姿态和专业化力量,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践行初心使命、体现为民服务,同心抗“疫”、凝心战“疫”的责任担当。《资阳,无数星星在歌唱》《同心同德让“疫”战有广度、有力度、有温度——乐山市夹江县积极组织疫情防控阻击战纪实》《严把防控第一关 将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金堂五凤战“疫”日志》3篇文章通过全面深刻记述资阳市、夹江县、金堂县五凤镇一市一县一镇全民抗“疫”全貌,展现了疫情发生后,四川各地各级迅速行动、全民动员,遏制疫情传播和蔓延取得的重要成效;展示了疫情当前,四川人民同舟共济携手抗“疫”,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坚定品质和精神力量。《抗“疫”青春榜样》一文通过介绍公交司机周远红、医学生韩沐辰、西部计划志愿者杨阳、退伍军人罗靖申、科技创新教师王尹、“00 后”陈海生加入共青团游仙区委组织的青年志愿突击队参与防“疫”服务的故事,充分展示了青年一代在火线上激扬青春力量,以行动书写青春篇章,以无私无畏的精神迎难而上、勇于尽责的主动担当。

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琦(左二)率队赴自贡督导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何军宏 供图)

成都市武侯区人大常委会部分机关干部开展入境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成都市武侯区人大常委会 供图)

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传染科副护士长杨洁在隔离区护理患者(叶建 供图)

为资阳市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送行(尹忠 摄)

夹江县党员干部骑“花式”防疫宣传车走村入户,让宣传“不留死角”(曾思诗 供图)

五凤镇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宣誓参战(刁觉民 供图)

《一线战“疫”》共刊载7篇文章,通过生动记述奔走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急先锋”故事,展现了广大医护工作者、人民军队、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党员先锋队、志愿者的信念、责任与担当,诠释着无私奉献、大爱无疆、先锋力量。《一位援鄂天使的自述:在樱花盛开的地方战斗》一文通过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许秋英自述“报名上前线”“第一个夜班”“准妈妈递来的一张纸条”“像母亲一样的病人”“火线入党的铮铮誓言”“回家前的警笛长鸣”等一线战“疫”典型事例,呈现反映了四川医护人员在抗“疫”战“疫”中所经历的心理变化、温馨场面和感人事迹,诠释了四川医护人员面对疫情纷纷主动请缨的使命与担当,体现了四川医护人员的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妈妈必须冲上去——写给儿子睿敖的一封信》《爸爸,您在武汉还好吗?》通过一封即将出征武汉的英雄妈妈写给儿子的信和一封一个孩子写给驰援武汉战“疫”爸爸的信,情真意切地彰显出疫情当前,四川医务工作者心系天下、责无旁贷、敢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成都市武侯区政府办公室与五七〇一厂社区共同战“疫”》《只为彝乡春更暧——战斗在彝乡疫情前线的白衣天使工作笔记》《致敬!我亲爱的战友们》《疫情防控线上党旗红》4篇文章分别记录再现了基层党政机关、乡镇卫生院、社区、企业党员干部作为战“疫”先行者,始终奋战在基层一线,义无反顾投身“疫”线,以行动叫响“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干部我在前”战时最强音的感人故事。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许秋英(中未戴口罩者)返回四川宜宾筠连(李重霖 田雨佳 供图)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与五七O一厂社区工作人员分析入户排查情况(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供图)

攀煤供应处疫情防控督查组对隔离点工作进行检查(马晓燕 供图)

《亲历笔记》 共刊载8篇文章,主要为亲历者自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想所思,意在刻画展现全国人民共同经历的一段非同寻常的战“疫”之旅,充分彰显全国人民顾全大局、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抗“疫”精神。 《走心瞬间 社工眼中的暖心之举》 一文从一名社区工作者的视角,真切记录了此次战“疫”斗争中社区居民在疫情防控大局面前明事理、献爱心、捐物资,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感人瞬间,体现了中国人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早晚八点钟的期盼》 通过记述疫情期间一城相隔三地的7口之家,每天早晨8点在不同地点同一时间举行升旗仪式,每晚 8 点微信相聚传递亲情、凝聚力量,充分展现了疫情期间普通家庭以别样形式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的爱国情怀,全国人民战“疫”勠力同心、风雨同行、共克时艰的中国精神。

樟菊园小区居民张林捐献的蔬菜(曾浩 杨秀康 供图)

小贝和作者杨明强在家举行升旗仪式(杨明强 供图)

《人物风采》共刊载8篇文章,通过记述隆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工作人员陈雪燕,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蒋莉、张艳、刘永芳,疫情期间奋战在攀枝花火车南站的民警詹涛、攀枝花市仁和区民兵应急连反恐维稳排排长穆小红、西华师范大学在读大三学生王瀚伟,南充市公安局湖北籍民警唐振权、屏山中学党员先锋队志愿者赵鹏等抗“疫”先锋的典型事迹,详实展现了在抗“疫”紧要关头、关键时刻,是这些最美抗“疫”人物坚守“疫”线、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中华儿女的“硬核”担当。

元宵节当天,唐振权(右)在南充高坪机场参加执勤(黄桐熊 供图)

乘务人员对列车进行二次扫危检查(罗建秋 摄)

《防控启示》 共刊载6篇文章,其中5篇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实施科学防控应建设“四川防治传染病科普馆”、进一步完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扩散的几点建议、基层依法治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脱贫攻坚的主要冲击及对策建议、疫情后恢复旅游业发展的建议等方面,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切入,论述充分、见解深刻,对当前实施科学防控、有效遏制疫情扩散、疫后经济恢复发展、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实施科学防控应建设“四川防治传染病科普馆”》 一文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翟琨,该文从建设“四川防治传染病科普馆”的重要意义、“四川防治传染病科普馆”候选地点和主要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立意高远、视觉新颖、见解独到,对下一步如何讲述好抗“疫”四川故事、共享应急管理四川经验、传承达观友善四川精神有重要启示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脱贫攻坚的主要冲击及对策建议》 一文全面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四川脱贫攻坚工作带来的严重冲击,提出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给予更精准的政策支持、建立贫困家庭基本收入保障体系、建立政府与社会力量相协同的扶贫组织体系、建立致贫返贫风险应对机制等对策措施,文章紧扣现实、立意深刻、观点鲜明、论述精辟,对打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具有参考意义。

剪纸《携手同心 共抗疫情》( 王淑美 作品)

剪纸《战友情》 (杨爱民作品)

《抗“疫”赞歌》 共收录17篇诗歌、散文、金钱板、评书等抗“疫”文艺作品,讴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为抗击疫情,各党政机关、各基层组织、各行业系统快速响应、主动作为、同心战“疫”的现实担当;致敬广大医护人员、人民军队、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党员先锋队、志愿者、各界爱心人士,扛起如山使命,用生命诠释人民至上的责任担当,谱写感天动地生命赞歌的舍身为民精神;讴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群防群控,努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伟大创举。

布面油画《真勇士》(童昌信 绘)

本期《巴蜀史志》以“讲好四川防疫故事,传播四川防疫力量”为主题,在栏目设置、文章选取、图片运用上精心设计、用心组织,内容丰富多彩,视角点面多元,极大地增强了刊物的可读性和冲击力,对讲好抗“疫”故事、发扬抗“疫”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巴蜀史志》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刊

目 录



篆刻:殷智


《巴蜀史志》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史类期刊

学史明智鉴古知今。

天府风物,四川人文。

信史实学,新知美文。

巴蜀史志,纵横古今!

主办单位: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265X

国内统一刊号:CN51-1616/K

邮发代号:62-311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发行:四川省报刊发行局

订 阅:全国各地邮局

定 价:20元

投稿邮箱:bsszbjb@163.com

编辑部电话:028-86522982

邮政编码:610012

通信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21楼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巴蜀史志》编辑部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