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巴蜀史志》>《巴蜀史志》2020年>详细内容
2023-05-17 14:04:33

《巴蜀史志》2020年增刊第1期“脱贫攻坚”特刊

作者:《巴蜀史志》编辑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14 17:45:15 浏览次数:1661 【字体: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提出的“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和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提出的“积极讲好脱贫攻坚四川故事”要求,记录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开展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就,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近日编辑出版《巴蜀史志》“脱贫攻坚”特刊,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关心关怀,宣扬党领导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就,展现四川脱贫攻坚中的人物、事件、行动、成就,彰显扶贫干部的大爱情怀,弘扬脱贫攻坚正能量。

本期特刊设攻坚图鉴、人物专访、帮扶战纪、亲历笔记、扶贫先锋、喜奔小康、理论实践、礼赞春晖等栏目,刊发42篇文章180余幅图片,168页23万余字。

“攻坚图鉴”分产业发展脱贫、转移就业脱贫、异地搬迁脱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兜底保障、社会扶贫8个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四川脱贫攻坚伟大成就、伟大精神。

“人物专访”刊载5篇访谈文章,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党支部书记陈望慧,武警四川总队扶贫干部布哈,四川省唐古拉风艺术团董事长、团长李进,南充市蓬安县海田乡三青沟村党支部书记陈建清,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5位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者为采访对象,旨在展现帮扶干部战斗在一线、奉献在基层的扶贫事迹,彰显他们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格。

“帮扶战纪”刊载6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讲述四川党政机关、基层组织、行业系统和中央驻川单位用实际行动参与脱贫攻坚,以磅礴之势助力全国全省战贫的初心、决心、信心和恒心。《发挥党派优势 助力精准扶贫——四川省各民主党派在武胜县扶贫工作纪实》《脱贫攻坚显政治担当 万亩茶园扬国储精神——记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国储党员服务队》《“苔花”“牡丹开”——记美姑县史志办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国家级贫困县白玉县脱贫啦——中铁隆参与对口扶贫白玉县工作纪实》4篇文章,精彩呈现了民革四川省委、民盟四川省委、民建四川省委、民进四川省委、农工党四川省委、致公党四川省委、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四川局、美姑县史志办公室、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精准施策出实招,精准发力求实效,用一系列高效行动,积极助力四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扶贫故事。《一个驻村工作队的扶贫作战图——记隆昌市古湖街道大云村驻村工作队》《“德布洛莫”生态品牌的成长之路——四川省甘洛县挖曲村驻村工作队的“创业史”》2篇文章,讲述隆昌市古湖街道大云村驻村工作队、甘洛县挖曲村驻村工作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助力贫困群众致富增收、贫困乡村脱贫摘帽的故事,展现了驻村工作队的“先锋队”“排头兵”作用。

“亲历笔记”刊载6篇文章,聚焦讲述帮扶单位责任人、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成员等脱贫攻坚亲历者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汗水、忘我奉献的心路历程和作为贡献。《心至情至天空一片蔚蓝》作者系绵阳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周华,文章讲述了绵阳日报社举全社之力帮扶省级贫困村——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金埝村脱贫摘帽故事,展现了绵阳日报社干部职工在帮扶过程中与帮扶群众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我在列瓦村脱贫攻坚种苹果》《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我在亚扎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纪实》《我的脱贫攻坚驻村历程》讲述了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叶昌华、广安市前锋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熊江、什邡市教育局王双梅、巴中市史志馆朱浩然4位帮扶干部不忘初心,凭着坚强毅力在贫困村奉献青春热血、在脱贫攻坚一线描绘秀美答卷的驻村故事,展现了扶贫干部能吃苦、善作为、勇担当的优良作风。

“扶贫先锋”刊载6篇文章,侧重讲好在“脱贫攻坚”中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医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扶贫群体把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的典型事迹,展现了四川脱贫攻坚的典型风采和先锋形象。《用心用情绣好脱贫攻坚“一针一线”——四川省社保局下派干部脱贫攻坚工作侧记》《村民期盼的眼神 对我们是一种告诫和提醒——体育人帕哈乡扶贫记》《一马当先的“马上办”》3篇文章,聚焦四川省社会保险局、四川省体育局局机关及直属单位、中共北川县委办公室扶贫干部,牢记嘱托、迅速转变角色身份、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扎根在贫困地区、用心用情书写脱贫攻坚时代答卷的扶贫故事,展现了新时代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扶贫干部砥砺担当、奋力攻坚的扶贫情怀。《这位书记“瓦吉瓦”——记凉山州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第一书记罗雅宏》《踏石留印——记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藏区帮扶足迹》《坚守初心如磐石 践行使命追梦人——记援彝支教凉山州喜德县中学党员教师张杨》3篇文章,分别介绍了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扶贫干部罗雅宏任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帮扶故事,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干部邓光洪深入藏区给村民传授各种实用知识、帮助村民治病和和其孩子继续上学的鲜活形象,达州万源市玉带学校张杨带着妻子和孩子义无反顾深入凉山彝区支教的感人事迹,彰显了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扶贫干部奋斗着、建设着、奉献着的先锋形象。

“喜奔小康”刊载7篇社会各界人士的亲身经历文章,聚焦讲述四川贫困乡村脱贫摘帽、贫困家庭摆脱贫困故事。《“扶贫车间”处处洒满阳光》重点介绍作者走访参观“扶贫车间”(古蔺县党委政府为鼓励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引进外来企业入驻古蔺的一项新举措),见到贫困户就近就业、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动人情形;《产业魅力 脱贫动力——四川苍溪石灶乡“一户一园”夯实脱贫基础》《则果走完一二三  脱贫致富信念坚》2篇文章,重点介绍了广元市苍溪县石灶乡、凉山州金阳县老寨子乡则果村脱贫举措,展现了两个村脱贫摘帽后焕然一新的可喜面貌;《编出脱贫致富梦》《温暖的回响》《“留守”老人的美好生活》《孤儿的微笑》4篇文章,展现了贫困户和帮扶干部携手同心共创美好生活的感人事迹。

“理论实践”刊载4篇文章,梳理四川脱贫攻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思铁撰写的《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结合》一文,从脱贫攻坚的科学理论、脱贫攻坚的壮阔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3方面,分析论述了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中国脱贫攻坚实践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在脱贫攻坚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凉山州扶贫开发局干部周长刚撰写的《凉山州脱贫攻坚的探索与思考》一文,聚焦凉山州脱贫攻坚的探索与实践,结合凉山州脱贫攻坚实际进行理性思考,进而提出凉山州巩固脱贫成果的对策与建议,文章紧扣现实,论述充分,见解深刻。《打破沉默的力量 敲开阻隔的心门——“学前学会普通话”凉山试验组扶贫综述》一文,重点介绍了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主要成效、主要举措以及对“学前学会普通话”项目创新脱贫的体会,阅读此文读者可增进对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了解。

“礼赞春晖”刊登7首(篇)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讴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各级党政机关、基层组织及各行业系统快速响应、主动作为、同心战“贫”的使命担当;致敬广大扶贫干部扛起如山重任,砥砺奋进、奋力攻坚的感人事迹;讴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创举。

本期《巴蜀史志》以“讲好战‘贫’故事,传播战‘贫’力量”为主题,在栏目设置、文章选取、图片运用上精心设计、用心组织,内容丰富多彩,视角点面多元,极大地增强了刊物的可读性和冲击力。该期刊物从讲好战“贫”故事这个视角,讲述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对于弘扬战“贫”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巴蜀史志》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史类期刊

学史明智鉴古知今。

天府风物,四川人文。

信史实学,新知美文。

巴蜀史志,纵横古今!

主办单位: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265X

国内统一刊号:CN51-1616/K

邮发代号:62-311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发行:四川省报刊发行局

订 阅:全国各地邮局

定 价:20元

投稿邮箱:bsszbjb@163.com

编辑部电话:028-86522982

邮政编码:610012

通信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21楼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巴蜀史志》编辑部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