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鉴编修】新时代地方志书应加强对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的记述‖张权
新时代地方志书应加强
对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的记述
张 权
摘 要地方志的属性是记载区域自然变迁和社会发展。从早期形成阶段起,就注重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涉及民众生产生活的情况。人类历史自迈入文明时代,贫困问题就成为困扰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顽疾。无论旧方志的食货、屯田、蠲恤等门类对生产和救济、抚恤的记载,还是新方志注重记录发展社会经济各项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业绩,都是以方志形式对人类反贫困历史的能动反映。随着2021年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消除绝对贫困目标的达成,系统全面记录好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就成为当前地方志工作必须承担的光荣历史使命。地方志书反映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应该掌握其发展历程、记述要点,同时结合实际把握其编纂原则和编纂要领。
关键词扶贫及脱贫攻坚 志书 记述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5000年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与贫困作斗争的历史。近代以来,随着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悲惨境地,社会动荡、兵燹频仍、民不聊生,贫困的梦魇长期严重地困扰着中华民族。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更是为人类减贫事业和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
地方志作为系统全面记载地方自然和社会演变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素有“一方之全史”之称。忠实记录好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文献,是新时代地方志工作者必须担纲的历史使命。本文拟围绕回答地方志书为何要记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记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有哪些重点、怎样记述好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3个问题,结合当前地方志工作谈些粗浅认识和看法。
一、地方志书全面系统记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的必要性
(一)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及民生状况是地方志的悠久传统
我国编修地方志历史悠久,其渊源虽众说纷纭,但从萌芽起即注重反映一方生产生活条件及发展状况。如《禹贡》分全国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记各州山岭、河流、薮泽、土壤、物产、贡赋、交通等;《越绝书》记越地民情、地理、城池、冢墓、建置等,涉及种植、渔牧、林业、手工业生产等情况。及至宋元,地方志体例渐趋完备,内容除列疆域、分野、山川、灾异、物产、道里等门类记载区域自然情况外,还多设食货、经略、屯田、交通、驿邮、水运、市集、行商、田赋、盐政等门类记载区域经济状况,并列仓庾、蠲恤、赈恤、民政等门类专记地方赈灾抚恤之事。如:〔咸淳〕《临安志》一百卷,列有疆域、山川、诏令、御制文、秩官、宫寺、文事、武备、风土、贡赋、人物、祠祀、寺观、园亭、古迹、冢墓、恤民、祥异、纪遗等门;〔宣统〕《新疆图志》一百十六卷,列二十九门,即:建置、国界、天章、藩部、职官、实业、赋税、食货、祀典、学校、民政、礼俗、军制、物候、交涉、山脉、土壤、水道、沟渠、道路、古迹、金石、艺文、奏议、名宦、武功、忠节、人物、兵事。民国时期,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和进步思想的传播,方志体例因之有较大变化,开始摆脱以皇帝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逐步向新方志过度,更加关注社会民生的记述。如《续修广饶县志》序强调“自国体变更,民为邦本,一切设施,悉以为民。县志之修,当本此意,旧志体例势不得不有所损益,要以发展民主,振导自治为归宿”。民国18年(1929)国民政府内政部呈奉行政院转奉国民政府令准通行《修志事例概要》,共计22条,其中规定志书舆图要采用科学方法绘制,涉及界线变更要附加说明,对于山脉、水道、交通、地质、物产、气候等情况要分别绘制专图;志书应多列统计表,如土地、户口、物产、实业、地质、气候、交通、赋税、教育、卫生,以及人民生活、社会经济各种状况,均应分年精确调查,制成统计表编入。〔民国〕《龙游县志》,主编余绍宋虽采用清代章学诚提倡的“三书”体例,但多有创新。梁启超先生为该志作序时归纳出10个方面的不同,如“章氏作食货考,或存者寥寥,或入政书与官书陈腐条文相杂;而余氏考以户口、田赋、水利、仓储、物产及物价,什九皆凭实地采访加疏证”等。〔民国〕《信阳县志》,除保留〔乾隆〕《信阳县志》一些纲目外还增加了民政、教育、兵事、大事记4编,以利于记载乾隆之后,尤其是近代以来民政、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情况。
(二)新编地方志书对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的记述不断深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传统的地方志迈入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的崭新发展阶段。新编地方志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记载内容注重突显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史实,全面系统记述各地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大力发展经济,推进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和逐步消除贫困的艰苦历程和辉煌业绩,已成为地方志书必须承担的时代责任。截至2020年,全国范围先后完成两轮修志工作,编纂出版省(自治区、市)、市(地、州)、县(市、区)三级志书1万余部,各类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乡镇村志3万余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省、市、县三级志书编修全覆盖。
首轮修志,省、市、县三级志书均设有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水利、工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业、粮油、城乡建设、综合经济管理、人民生活等专志、编(卷)、章,志书记载涉及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情况的内容,分量一般均超过全志分量的50%,有些甚至超60%以上,但还没有设专志或在志书中设单独的编(卷)、章、节,集中记述扶贫工作。这与当时新编地方志书尚处于摸索成型期,扶贫事业也还处于由小规模救济式扶贫向大规模开发式扶贫转变的过渡阶段有关。许多扶贫政策和措施尚在制定、完善和试行、落实中,成效结果显现还不充分。同时,各级扶贫开发领导机构相继成立时,首轮修志工作已全面展开。如1986年5月国务院成立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12月改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新疆到1996年6月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扶贫办)才成立。这就势必造成志书在篇目设置时,因许多地方的扶贫办还未设立或还未成为政府常设机构,结合社会分工情况谋篇布局,扶贫工作自然不会单独设编、章、节而集中反映了。首轮志书中,此项内容多数分散在农业等编(卷)中零散记述。
第二轮修志时,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国家不断强化扶贫开发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2001年又开启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工作。与此相应,这一时期编修的志书对扶贫事业发展的记载亦有不断强化的趋势,但仍显不足,出版稍晚的志书记载分量相对充分些。就新疆而言,《新疆通志1986—2005》第四卷“农业经济”设“扶贫开发”编记述,第二轮《新疆通志》专业志丛书设《扶贫开发志》反映。但是,第二轮地(州、市)、县(市、区)两级志书,尤其是贫困县(市)志书都没设专编(卷)反映,一般多在农业等编设专章记载,如《麦盖提县志》《皮山县志》等;亦有仅在政府编“综合政务”或民政编“社会救济”等章下设节反映的,如《温宿县志》《阿瓦提县志》等。
(三)新时代赋予地方志书全面系统记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的历史使命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1年,历经新中国成立72年来的不懈努力、艰辛奋斗,尤其是2015年以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及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与此同时,以全国地方志“两全”目标的完成为标志,第二轮修志工作也总体结束,地方志工作及事业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局面。及时顺应新时代要求,弘扬地方志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地方志事业繁荣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地方志具有鉴古知今的历史意义、资政辅治的现实意义、培根铸魂的时代价值。面对党领导人民进行扶贫及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彪炳史册的业绩,地方志书必须强化对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的记述反映。从而体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道路的正确,证明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中国人民的蓬勃力量,诠释中国故事和中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卓越贡献,激发全体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为此,2021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提出各省(市、自治区)编纂扶贫专业志的要求,2022年3月又下发《关于实施中国扶贫志编纂工程和中国全面小康志编纂工程的若干意见》,要求“切实为民族复兴书写信史,为脱贫攻坚修志立传,为新时代中国留下小康印记”。在此大力推动下,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启动了扶贫志编纂试点工作,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就新疆而言,编纂扶贫志及强化志书记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还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它对于忠实记录党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特殊关怀,忠实记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新疆各族人民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光辉历程,忠实记录新疆各族人民战天斗地、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载体。能够进一步教育引导各族人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强化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信心与决心。因此,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时已将编纂扶贫志纳入目标任务,随后制定的编纂实施方案明确:自治区本级、南疆四地州的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全区3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要编修扶贫志。2022年试点、2023年全面展开,2025年完成。
同时,对于全国即将开始的第三轮修志工作,省(自治区、市)、市(地、州)、县(市、区)三级志书更需要顺应新时代要求,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科学制订篇目、合理利用资料、有效运用体裁、严把质量关口,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本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辉煌业绩。为保证记述质量,建议比照首轮、二轮修志时对人物等有关编(卷)、章撰写制订的指导意见,对扶贫及脱贫攻坚记述的门类篇目、体裁运用、文字表述、质量标准等作出必要的规范和要求。
二、地方志书全面系统记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应把握的重点
地方志书作为记载地方演变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对记载对象的系统全面的认识和科学严谨的记述,决定着编修工作成败和志书质量高低。志书编纂体例有“横不缺主项、纵不断主线”的要求,即构成记载对象主体的事项不能缺失,标志记载对象发展的时序节点不能断漏。全面系统记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首先要求了解其缘起、起步、发展、攻坚到成功的曲折历程,从中认识其发展规律,把握关键节点,从而做到“不断主线”。其次,必须把握构成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主体的重点部分,并以此作为记述要点,从而做到“不缺主项”。
(一)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贫困作为人类社会的顽疾,与其伴生的饥饿、疾病、兵燹等灾难,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消除贫困是各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与贫困抗争的历史。古往今来,各国追求善治者大都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但始终难以解决。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也只是相对缩减了陷于赤贫饥馑的人口,远谈不上消除贫困。近代以来,随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任人宰割,民族备受欺凌压迫剥削,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贫困问题尤为突出。可以说贫困一直困扰伴随着中华民族,由悠远的历史深处一路走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问题提供了政治前提和社会基础。我国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发展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共29年多。其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村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农民生活水平不高,整体上处于绝对贫困状况,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为了改变农村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党和政府对农村贫困群体、边远落后地区群体、因灾致贫群体、战争伤残群体实施了小规模救济式扶贫。通过提供物资或现金,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小规模救济式扶贫在短期内满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根据1978年我国规定的贫困线标准测算,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为2.5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5.97%,农村贫困发生率达到30.7%。后一个时期,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起,至2021年2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共42年多。其间,党团结带领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着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按照扶贫主要方式,这一时期又可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家庭承包制等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1978年开始改革,首先是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集体经营制度。这种生产制度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通过农产品价格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非农领域就业渠道,将利益传递到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广大农民中。同时,中央开始推动类似扶贫开发的以工代赈计划和“三西”农业专项建设项目。按照1978年的贫困线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1985年的1.25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14.8%,年均减贫1786万人。
第二阶段为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阶段(1986—1993年)。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制定了扶贫开发方针,确定了以县为对象的瞄准机制,拉开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的序幕。当时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在206元以下的约有1.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4.8%。国家划分了18个集中连片困难地区,依据农民人均收入,制定了国定贫困县标准,划定了331个国家贫困县。1988年又调整为370个国家级贫困县。到1992年底,农村依靠其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8000万人。
第三阶段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阶段(1993—2000年)。1993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1994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将国家级贫困县调整到592个,提出要用7年时间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7年间,中央政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40亿元。到2000年底,农村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贫困人口从8000万下降到3200万,按照当时的贫困标准,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5%。
第四阶段为以整村推进为主要特征的扶贫阶段(2001—2012年)。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扶贫政策在保留和适当调整重点县的同时,把目标瞄准到村级,重点实施“整村推进”。在全国确定了14.8万个贫困村,扶贫资金、扶贫政策以及扶贫项目直接向贫困村倾斜,改善了贫困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村的收入水平。同时,逐步在农村全面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没有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初步形成了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的工作格局。2010年,我国政府又制定了一个新的扶贫标准:“两不愁三保障”,即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并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扶贫标准,这一标准比2009年时的扶贫线一下子提高了92%。2012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有9899万人。
第五阶段是以精准扶贫为主要特征的扶贫阶段(2013—2021年)。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对精准扶贫战略和相关政策体系进行了顶层设计。2015年,党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实行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行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至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二)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发展的记述要点
地方志书记载反映的事物,抽象来看一般都可分为实体(组织)、活动(工作)和成效(结果)3个基本要素。就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来说,实体(组织)基本要素有:扶贫体制、机构、人员、队伍,扶贫对象致贫原因、数量、分布、结构等;活动(工作)基本要素有:扶贫政策、规划、目标,工作机制、措施、方法,管理、监测、考核、验收等;成效(结果)基本要素有:建成项目、实现目标、脱贫人口等。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具有鲜明特征,其基本要素的内涵差异明显,构成的入志内容要点也就有很大不同。如:1986—1993年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阶段,要突出以县为对象的瞄准机制的建立,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历程;2001—2012年整村推进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则要体现扶贫目标瞄准到村级,重点施行“整村推进”举措的成效。地方志书记述反映事物发展,历史与现状间落脚点是现状。故对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的记述,应以现状为据突出要点,横分“事项”。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扶贫思想指导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事实为依据,按照事业及工作各项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分门别类,突出记述要点,全面、系统、准确地加以反映。主要门类及记述要点有:
1.组织机构(机构、队伍)。主题是扶贫领导体制的变化及工作机构队伍的强化,着重记述“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和“五级书记抓脱贫”、基层抓党建促脱贫、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发挥作用的工作体制,注重反映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产业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行业专业扶贫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2.政策规划。主题是扶贫方针政策调整及规划方案的出台,要突出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决策部署,体现各阶段不同特征,如小规模救济式扶贫、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整村推进扶贫、精准扶贫等,着重记述本地贯彻落实出台的各项规划方案,包括各阶段目标、任务、要求,重点是“两不愁三保障”“五通七有”“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七个一批”)等要求及落实举措。
3.扶贫对象。主题是贫困区域、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贫困状况,重点记述贫困集中分布的县、乡、村和贫困人口(数量、结构)、致贫原因(自然条件、人口结构、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因灾因病等)、贫困状况(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存在的差距)。
4.机制措施。主题是扶贫工作机制、帮扶措施,着重记述扶贫工作机制和主要帮扶措施,如整村推进、建档立卡、定点帮扶、包联到户、一户一册、扶志扶智等机制,就业、产业、教育、科技、卫生、民政兜底等扶贫措施,突显实施“六个精准”和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等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典型事例。
5.项目资金。主题是扶贫项目、资金,要突出项目计划、实施、效益和资金投入、管理、效益,重点记述项目计划及储备、乡村道路、基础设施、特色产业、设施农业、乡村车间、十小店铺、安居房、改厕等。
6.脱贫成效。主题是脱贫成果效益,突显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脱贫成效的重要尺度,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的事实,着重记述脱贫评估验收过程及结论,以及有关监测、考核等工作,重点反映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市)摘帽的成绩。
7.监督管理。主题是扶贫领域巡视检查、问题整改,要体现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和各环节,突出实的导向、严的规矩,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一切工作都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工作要求,重点记述扶贫领域各级巡视、巡查、检查及反馈问题,重点反映反馈问题整改的方案措施及落实成效。
三、地方志书全面系统记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的原则和要领
(一)记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应遵循的原则
地方志书记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发展,除遵循地方志书编纂的一般原则外,还需要从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发展自身属性出发,注意以下编纂原则。
1.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尤其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扶贫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准确记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不断推动扶贫事业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2.秉持全面客观的历史视野。扶贫及脱贫攻坚取得成功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实施中国扶贫志编纂工程和中国全面小康志编纂工程的若干意见》,扶贫志上限一般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下限为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时间跨度72年,涵盖整个新中国历史。各地虽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上下限,但并不影响这一过程漫长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从其发展的全过程中识别特征、划分阶段、掌握规律、总结经验,才能更全面、客观地加以记述反映。
3.彰显扶贫及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重要讲话中,科学总结了我国扶贫及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这些要成为地方志书通过记述客观史实和典型事例要着力彰显的主题内容。
4.充分体现脱贫攻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重要讲话中,科学概括出“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指出:“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是地方志书记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发展必须弘扬的中心思想和体现的核心价值,需要贯穿于志书篇目设置、资料取舍、志稿撰写、志书审定等编纂全过程。
5.注意突出地方特点。地方志书的显著特征是地方性,关乎其存在的价值。志书编纂向有“详独略同”“通典不录”等说,对本地独有或特优,他方所无或很少的事物要详加记述;对那些本地或外地都有的事物可略记,而让上一级的志书记述,以突出地方特点。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各地在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人口状况、民俗社情、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多有差异,导致致贫原因各有不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等帮扶措施也就各有侧重、不尽相同了。这就要求必须认真分析本地情况并与外地比较,找准本地独有或特优的事物,在篇目设置上突出、资料取舍上详备、内容记述上详尽,着力突显志书的地方特点。
(二)记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应遵循的要领
1.篇目设计,注重突出地方特点。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社会各方面,涵盖农业、水利、城乡建设、交通、能源、通信、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民政等各行各业。同时,它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这就要求篇目设置时,首先要科学合理,注意处理好事项交叉问题,理清各门类的上下领属和左右平行关系,将存在交叉关系的事项放置到既符合逻辑又利于资料使用和内容记述的恰当位置。如:“两不愁三保障”既可作为扶贫重要举措列入“机制措施”门类中记述,也可视为贫困户脱贫标准放到“脱贫成效”门类中记载,关键是要看内容记述上是侧重于措施还是标准,同时还要考虑到各门类间篇幅份量的平衡问题。其次,注意突显地方特色,将本地贫困状况、方案规划、措施方式、脱贫成效等方面具有的独特性和工作的侧重点,尤其是在“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举措实施中具有本地特点的事实和典型事例,采用前置、升格等手法在志书篇目上加以突出,以利于充分展示本地自然禀赋、人文社情、特色产业、帮扶举措等方面具有的特点,提高志书存世价值。
2.资料收集,注重扶贫部门档案材料。推进扶贫事业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举国同心、合力攻坚的结果。为了保证脱贫成果真实可靠,实行统一体制政策、规范机制运作、严格监督管理、第三方评估验收等举措,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导致扶贫及脱贫攻坚各工作环节留存了大量资料。而之后全国统一开展的县、乡、村级扶贫资料整理、归档、达标、验收、上缴工作,客观上又为编纂扶贫志和强化志书记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打下了良好的资料基础。因此,志书记述反映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资料收集利用要格外注重各级扶贫(乡村振兴)部门形成的档案材料。为调动这些部门的积极性,可邀请、聘用其了解情况、熟悉业务、知晓档案的人员参与修志,或整体委托该部门承担修志,以利于更快更好完成编纂任务。
3.志稿撰写,注重守正创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实施中国扶贫志编纂工程和中国全面小康志编纂工程的若干意见》规定,扶贫志编纂应坚持志体,内容记述存真求实,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运用得当。实际编纂工作中,还应该注意把握以下要点:
一是注意体例规范,根据记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好志书体裁。首先,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关系。地方志的传统体裁有述、记、志、传、图、表、录7种,针对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发展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领导人视察、典型人物涌现、重要会议召开、重大活动举办等)和重要专项工作(如重要工作开展、重大项目实施等),可用纪事本末的“专记”或随文“附录”形式记述反映,横排于有关编、章、节之间或系于其下。如:对于县志而言,“中央领导人来县考察脱贫攻坚成效”可作“专记”集中记述,“某乡蔬菜大棚建设”可作为典型事例随文“附录”。其次,要注意发挥“图”“表”体裁的长处,充分记录反映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发展。志书体裁中的“图”,包括地图、统计图和照片、拓片、图片等,“表”有统计表、情况表和人名表、年表等。图表随文而置,以直观形象、系统严谨,便于读者“了然于目、豁然于心”和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二是内容撰写注意点、线、面结合,综合记述。地方志书的内容应包涵对记载反映对象“面”“线”“点”的记述。即:先对事物或工作的总体情况加以记述(面),再从整体上归纳并反映事物发展和工作开展的阶段特征和规律性,呈现纵向脉络(线),最后注意对突出的个别事物、人物或能反映规律的典型事例着重记述(点)。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持续时间长、内涵丰富且变化多,尤其应注意综合记述。如:对“特色种植业”的反映,先梗概本地特色种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写明兴起因由、分布范围、作物种类、效益影响等,再以时为序记录其发展过程,写明特色种植业发展的发端、成长、现状等情况;同时,记述中注意突出对特色种植业发展中涌现的先进典型、示范人物和高效项目实施、重要会议召开、重大活动举办等的记述,以彰显其发展历程中的转折点、高潮期及矛盾激化处的生动历史细节。
三是注意“以事系人”,彰显时代精神。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数百万扶贫干部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这其中还有1800多人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中提到的李保国、张桂梅、黄大发、黄文秀、黄诗燕就是这个群体的杰出代表。志书要忠实记录扶贫事业发展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必须记述反映好这一英模先进群体。对于已去世的英模人物,用“人物传”形式入志,记载其生平事迹、贡献影响等;对于在世先进典型人物,用“以事系人”方式围绕叙“事”把人物的活动及贡献入志。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英模人物的事迹贡献存在于日常工作中的倾力奉献和苦干实干。这就要求记述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发展和工作开展时,要注意从对事物和工作的认识了解中挖掘其间的参加者、贡献者,在志书的人物传和大事记、各有关编(卷)、章节中“以事系人”,分别记述,突显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让英模们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
四是注意处理好事项归属的逻辑关系,避免简单重复。作为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涉及领域众多,存在许多在志书“横分门类”时既属于此门类、又属于彼门类的事项。对此,要从志书篇目设置时就需要统筹考虑各门类摆放的位置、顺序等。在志稿撰写阶段,要求运用详此略彼、各有侧重的记述手法或采用“互见法”等方式,坚决避免志书内容的简单重复。如对“富民安居房建设”的记述,在扶贫志中,在“机制措施编”着重从脱贫措施上去记述,反映这项措施的来龙去脉、政策规定、施行效果等,在“项目资金编”则作为脱贫项目去记载,反映这一项目的规划、方案、实施、成效等,在“脱贫成效编”作为一项重要的脱贫指标的实现去记录,反映农村居民尤其是贫困户住房的改善和达标情况。在市(地、州)、县(市、区)志中,可用“互见法”,集中在“扶贫编”记载,在“城乡建设编”则仅列标题并括注详见“扶贫编”某处即可。
4.志稿审定,注重严把质量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要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要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真正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这对于各级扶贫志及志书中扶贫及脱贫攻坚内容的编纂工作同样适用。地方志是一方之“百科全书”和资料性文献,质量是其生命,坚持“质量第一”始终是地方志编纂的基本原则。而要保证志书编纂质量,审定工作必不可少。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列入规划的地方志书经审查验收,方可公开出版”,使志书审定工作具有了法定性和强制性。对各级扶贫志及志书中扶贫及脱贫攻坚内容的审定,除应遵循地方志稿审定的有关规定,严把志稿政治关、资料关、体例关、史实关、保密关外,还应针对扶贫及脱贫攻坚事业的特点有所注重。
首先,鉴于扶贫领域涉及面宽时长,其中曲折、调整、变化多,志稿审定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多方面听取意见,尤其是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的专业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以利于把握主旨、发现问题、修订完善,切实提高志稿质量。
其次,扶贫领域也是我国与美国等西方敌对势力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围绕扶贫理论、方针、政策、措施、方式等方面,尤其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宣传与反宣传交锋激烈。这一点在新疆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要求扶贫志及志书中扶贫及脱贫攻坚内容的记述,秉持志书“官书”属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原则,把握好志书记述尺度和记述角度,凡涉及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的表述与公布,均须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并按照保密法规定进行审查核准。保密法规未作规定的有关敏感内容,须经有关权威部门审查定稿。
来源:《新疆地方志》2023年第1期
作者:张 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