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龙马潭区党研地方志办公室强化史志赋能构建文物保护利用新格局
泸州市龙马潭区党研地方志办公室立足史志资源优势,紧扣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求,深度挖掘本土文物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创新“保护修缮—活化利用—融合发展”路径,积极为文物保护注入史志动能,助推龙马潭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一、深挖历史资源,筑牢文物保护根基
系统梳理文物普查成果,联合相关部门及街镇开展全域文物普查,通过实地踏勘、史料考证、居民访谈等方式,全面厘清区域历史发展脉络,完成全区319处文物普查建档与分级保护,并对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实施动态更新管理。深度挖掘泸州飞山宋墓、罗汉静园建筑群等11处新发现文物的历史价值,梳理形成龙马潭文物专题资料,为科学制定和实施文物保护策略提供历史依据。
二、聚合多元力量,创新修缮保护模式
充分发挥史志力量,积极探索“政府引领+社会参与”协同保护机制,联合文广旅、住建等部门成功引入社会资本,高质量完成蒋兆和故居、三溪酒坊遗址省级文保单位修缮工程。深入开展文物保护利用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小市宝莲街、罗汉油布路历史街区、双加嘉祥古寨传统村落风貌整体提升,助力洞窝水电站入选“国家级兵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案例。组建“史志文保志愿队”,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史志阅览室等阵地,常态化开展文物保护知识宣讲,有效增强了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三、激活文博价值,拓展融合消费场景
紧抓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契机,参与策划“赛事+文旅消费”“竞赛+文物展示”活动,联合企业精心打造“泸州记忆AI音乐盒”“蒋兆和120周年文创礼盒”等地域特色文创产品,整合泸州老窖窖池群、宋代石刻博物馆等资源,开发“赛事+研学”精品路线,举办主题研学活动46场次,覆盖群众15.6万人次。通过“龙马潭发布”等平台推送文物文化故事、探店美食攻略等优质内容,联动城市宣传官、网红团队加强宣传推广,着力构建“观赛事、逛展览、购文创、品历史”沉浸式文旅消费链条,有效释放文物资源的历史价值与经济效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