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 17:09:51

四川要闻2021年第41期(总第160期)(2021年10月4日—2021年10月10日)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中新网、《光明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在线、川观新闻、封面新闻、网易新闻 发布时间:2021-10-15 18:30:48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要闻

2021年第41期(总第160期)

2021年10月4日—2021年10月10日

10月4日 四川省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四川移交的第二十九批群众来信来电信访件共309件(其中来电74件,来信235件),截至10月3日,已办结240件,阶段性办结69件。其中,责令整改175家,立案处罚49家,罚款金额14.3908万元。

10月5日10时 综合考虑雨情、汛情及变化趋势,按《四川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研究决定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5日17时,省水利厅、省气象局自3日以来,连续第三天发布山洪灾害蓝色预警。

10月5日 《四川日报》报道,10月1日-3日,第三届成都(国际)数字娱乐博览会(IGS博览会)举行。本届博览会上,1.5万IP集中展示、交易,最终成交额约3000万元;19万人次沉浸式互动体验“元宇宙”。此次博览会参展商家和观众数量均创下历史新高。

第三届成都(国际)数字娱乐博览会(IGS博览会)上,观众体验VR游戏(张浪 摄,图片来源:中新网)

10月5日 《四川日报》发表根据2021年9月29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六次修正后的《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10月6日9时50分 Y652/3次“熊猫专列”驶出成都站,前往目的地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额济纳站,这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满足游客国庆假期出行需求开行的跨省旅游专列。此次开行的“熊猫专列”将首次驶入中卫、额济纳旗、银川等地,充分发挥“熊猫专列”专享定制、一线多游、景随车移、安全舒适的强大优势,带领游客在8天的行程中尽情游览胡杨林、沙坡头、黄河宫、黑水城等著名景区。

Y652/3次“熊猫专列”(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10月6日 四川省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四川移交的第三十一批群众来信来电信访件共289件(其中来电59件,来信230件),截至10月5日,已办结218件,阶段性办结71件。其中,责令整改109家,立案处罚49家,罚款金额12.561万元。

10月7日 《四川日报》报道,自2020年启动“三年行动”以来,全省共派出检查组17.8万余个,检查单位110.4万余家,排查一般隐患141.1万余项,整改完成128.7万余项,整改率达91.20%;排查重大隐患325项,整改完成219项,处罚罚款45203万余元。

10月7日 峨汉高速2-7分部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顺利完成掘进任务,为后续峨眉至汉源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大峡谷隧道的顺利贯通打下坚实基础。大峡谷隧道全长12公里,最大埋深达1944米,为目前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大峡谷隧道斜井(出口端)位于凉山州甘洛县乌史大桥镇,长2120米,最大埋深1209米,洞口地势高,坡度大,地理位置极其复杂,仅便道施工就历经216天。

10月7日,峨汉高速2-7分部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顺利完成掘进任务(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10月8日 省人社厅公布,根据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职工工资状况,经人社部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202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为:企业货币工资增长基准线为7%;增长上线(预警线)为10%;增长下线为3.5%。上述工资指导线适用于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分配。

10月8日 省文化和旅游厅透露,根据各地测算数据,结合第三方抽样调查结果测算,今年10月1-7日国庆黄金周期间,全省接待游客6782.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04亿元。按可比口径比较,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9.95%和95.97%,较2020年同比分别增长29.85%和21.41%,假日文旅市场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10月8日上午 四川省2021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省委书记彭清华宣布开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讲话。本次集中开工主会场,设在位于成都现代工业港的四威科创基地项目现场。集中开工前,彭清华、黄强听取了全省及成都市投资运行、重点项目建设和此次集中开工项目情况介绍。共有53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798亿元。

10月8日下午 在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闭幕式北京会场上,中国花卉协会将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会旗授予成都市,并对成都市成功申办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表示热烈祝贺。这标志着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进入“成都时间”。

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江泽慧向2024年世园会承办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玉泉授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会旗(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10月8日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黄河在四川的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涉及阿坝州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松潘县和甘孜州石渠县5县,出川断面位于若尔盖县,多年平均流量460立方米/秒。年产水量占到黄河流域年径流量(535亿立方米)的8.9%,是黄河水源主要补给地之一。《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建设跨川甘两省的若尔盖国家公园,打造全球高海拔地带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

10月9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在成都会见四川省参加第三十二届奥运会、第十四届全运会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代表,欢迎他们载誉归来,勉励大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进一步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拼搏奋进,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以优异成绩努力为祖国争光、为四川添彩。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一同会见。

10月9日,省委书记彭清华在成都会见四川省参加第三十二届奥运会、第十四届全运会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代表(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10月9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在成都主持召开领衔办理政协提案专题会议,听取《加强基础研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进一步推动四川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提案办理情况汇报,研究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相关工作。他强调,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部署,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努力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四川力量。

10月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在成都主持召开领衔办理政协提案专题会议(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10月9日 渝昆高铁建设迎来一关键节点——全线首孔箱梁成功架设,从下部结构施工转入上部结构施工。渝昆高铁全长69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全国高铁网“八纵八横”之一京昆通道西安至昆明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对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滇中城市群的紧密联系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渝昆高铁首孔箱梁成功架设(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10月9日-10日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办,四川省医学会、四川省肿瘤医院承办的2021中华肿瘤大会在成都召开。中华肿瘤大会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学科顶级学术会议。本次大会主题为“领航中华肿瘤防治、践行健康中国行动”,开办两场院士名家讲坛,并设置肺癌、胃癌、鼻咽癌等18个分会场,旨在聚焦肿瘤的前沿进展,综合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述,开展横向学科跟尖端方向探索,大力推广多学科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助推健康中国行动。

10月9日,2021中华肿瘤大会在成都开幕(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10月10日晚 2021年全国优秀舞剧邀请展演剧目之一——舞剧《骑兵》,在成都城市音乐厅进行蓉城首场演出。该剧由内蒙古艺术剧院打造,展现了内蒙古骑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建立新中国作出的英勇无畏的牺牲。

10月10日 四川省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截至10月10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累计向四川省移交群众来信来电信访件6532件,已办结4917件(属实2045件、基本属实615件、部分属实2065件、不属实192件),阶段性办结1615件,责令整改3343家,立案查处1347家,罚款金额634.24万元,立案侦查11件,行政拘留4人,刑事拘留5人,约谈189人,问责到位129人。

截至10月10日24时 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213例(其中境外输入651例),累计治愈出院1197例,死亡3例,目前在院隔离治疗13例,29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截至10月10日24时,全省均为低风险区。

近日 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猫儿沱江底隧洞项目盾构机始发。猫儿沱江底隧洞属于向家坝灌区工程北总干渠一期项目,全长1352米,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其采用盾构技术掘进,相关盾构机整机重量1300余吨,整机长度135米,开挖直径9.2米,是目前全国水利行业采用的最大直径盾构机。该工程也是四川省水利建设史上首次使用盾构技术穿越江底。

近日 党的十九大以来四川省农业农村改革十大优秀案例公布。分别是:成都市《创建“农贷通”平台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泸州市泸县《闲房荒宅变资源 民富村美强支撑》、德阳市广汉市《创新“四化”举措 培育“四有”农民》、绵阳市三台县《下好闲置资产盘活棋 巧变“包袱”为“财富”》、广元市朝天区《三村联盟活资源 协同发展享红利》、内江市资中县《强化多元投入保障“小血橙”变“大产业”》、达州市开江县《创新“稻田+”产业模式 打造蜀地“鱼米之乡”》、巴中市巴州区《聚焦“三个衔接”推动“三个转变”交好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接力棒”》、雅安市汉源县《小农户“嵌入”大农业 花果山变成“聚宝盆”》、眉山市青神县《构建三个一体化机制 探索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近日 省人社厅透露,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服务业“4+6”重点产业培育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中西部人力资源服务高地,力争今年实现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总营业收入达1850亿元以上,2022年达2000亿元以上。目前全省正在大力实施人力资源服务提升工程,开展强主体、建园区、创品牌、优业态、聚人才五大行动计划。力争到2022年,全省市场主体达1.2万家以上,领军骨干企业、机构150家左右。

近日 省发展改革委透露,《四川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生物经济规模超过1.5万亿元,全省生物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物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生物经济体系更加完善,生物经济高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生物经济高地。

近日 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和重庆市医疗保障局签署《川渝医保基金监管合作事项备忘录》,未来川渝两地将从建立医疗保障基金联合检查机制、共享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智力资源等6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提升两地医疗保障基金监管能力和监管效果,共同守护好医保基金安全。

近日 省委印发《法治四川建设规划(2021—2025年)》,规划共24条,包含6个方面:一是开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四川新征程的总体要求;二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三是坚持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联动发力,全面提升法治四川建设能力和水平;四是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法治保障;五是深入推进城乡基层和网络空间依法治理,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六是全面加强法治四川建设组织领导,凝聚形成推进全面依法治省的强大合力。

(资料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中新网、《光明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在线、川观新闻、封面新闻、网易新闻)

辑录: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中新网、《光明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在线、川观新闻、封面新闻、网易新闻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