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非遗】巴中皮影戏‖谭守学

作者:谭守学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2-28 13:27:32 浏览次数: 【字体:

巴中皮影戏

谭守学

“巴中皮影戏”,流传于四川省东北部巴中市巴州区,是由“皮雕戏剧人物”和“皮影戏表演”构成的民间综合艺术形式。巴中称“皮鞑鞑戏”、“皮影儿戏”或“灯影儿”。

皮影戏的演出是由真人在亮子(白布档子)上操纵皮雕人物,利用灯光照射,形成影像,配合乐器、道白、唱腔表演戏剧情节。“走影子”和“皮影变脸”为其独特艺术。剧目不受限制,但以神话故事戏为主。该项目已被列入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巴中皮影

历史渊源

“巴中皮影戏”源于北宋初期,明清时愈为兴盛,民国4年(1915年)至1979年遍布巴中城乡,不少人以影唱为业。曾口店子河肖家湾肖德秋祖父碑文序中有“戏艺为生”“影唱为业”之记载,说明肖氏家庭6代人均以皮影为业。“巴中皮影戏”从起源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皮影戏的制作、演唱、剧本的传承,都集中地表现了川东北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记录了川东北地区社会发展的演变过程和民风民俗。

巴中皮影戏表演

皮影制作设施及工具

生牛皮加工制作的浸泡池、清洗池、刮毛刀、推刀、绷晾牛皮的木架子;60多把各种类型的雕刀、木棰、立木树蹬;皮格子、纸格子及纸格子画册;调色盘、狼毫;各色颜料;熬制而成的桐油;麻绳、竹杆。

皮影制作

皮影制作流程

1.皮影雕刻对牛皮的加工要求十分讲究。皮影雕刻须采用新杀的生黄牛皮,对牛皮按传统的手工技艺处理。

2.雕刻已由传统的“皮格子”创新改进为可按人物造型需要进行修饰的“纸格子”(模样)。将皮影人的头、身、四肢分别画纸上,民间称皮影“格子”,源于从前的“皮格子”(牛皮雕的固定格子),为了保证皮影身态秀柳,不发生形变。

3.根据需要把牛皮割成块状,再将“纸格子”用胶水粘贴于皮上,待干后用40多把不同类型的雕刀进行细致捶雕,头、身、四肢、手掌等均分开雕刻。

4.全套皮人上色。颜料为染羊毛的色素染料。亮油以桐子油用微火熬制而成,将皮影浸泡透。这样制作出的皮影耗子不咬,防潮防蛀,色彩长久不变。

5.组装成“人”。除人头不组装外,演出时按需要撤换。躯、四肢、手脚等13个部位用较粗的麻绳连接打结定型,使无头皮人(民间称桩)成为一个整体,再上3根提签(背部和两手),演出时插上人头即可表演。

皮影的价值

历史价值:巴中皮影戏伴随巴山人民走过了上千年历程,唱腔中的“灯腔”是巴中“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历史可追随到秦汉时期。部分剧目素材来自于巴中有史可考的真实历史故事,是研究巴中地区民俗风情、人物传说、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巴中皮影的人物雕刻技艺又是研究巴中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史料。

艺术价值:巴中皮影戏有造型艺术、雕刻艺术、表演艺术三大艺术价值。

造型艺术:有独特之处,如“马靠”“马盔”造型艺术在其他地区的皮影戏中十分少见。

雕刻艺术:皮影雕刻对牛皮的处理完全保持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出的皮影色彩可保持200余年不变,真正达到镞镂精巧、五色妆染、永保明亮。

表演艺术:皮影的演出艺术属于川剧的另一种表演形式,体现在“耍影”“打击伴奏”“唱腔”三大部分。除“走影子”和“皮影变脸”为巴中皮影戏的独特艺术外,“打击伴奏”“唱腔”均为川剧表演艺术。

巴中皮影戏表演

主要传承人

李玉湘,男,汉族,现年70岁,小学文化,巴中市巴州区大茅坪镇人,由祖父李凯传授其皮影雕刻制作及皮影戏演艺,为巴中皮影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常年参加皮影剧团演出并传授学生、挖掘传统皮影剧目。

肖德秋,男,汉族,现年57岁,高中文化,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店子河肖家湾人,皮影世家,历经6代传承皮影雕刻和皮影戏的演艺,为巴中皮影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经常带领皮影剧团到深圳、成都等地演出并传教学生、挖掘传统皮影剧目。

杨益,男,汉族,现年53岁,初中文化,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店子河肖家湾人,皮影世家,经6代传承皮影戏演艺,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常年参加皮影剧团演出并传教学生、挖掘传统皮影剧目。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谭守学

供稿:巴中市巴州区史志研究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