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美酒>详细内容

重阳奇妙游播出之后,四川这个国家级非遗火了

来源:四川日报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1-10-15 10:16:00 浏览次数:1237 【字体:

在2021年重阳佳节来临之际,泸州老窖独家冠名《2021河南卫视重阳奇妙游》“强档”节目,打造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重阳佳节,让更多人领略到“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农历九月初九,

是中国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

作为敬天祭祖、敬老感恩、

饮宴祈寿、登高健身的喜庆节日,

重阳节自古以来

便与中国诗酒文化密切相关。

189846d1912342aba8800b7a6da0f845.jpg


节:“绿杯红袖趁重阳”


“九九”重阳节起源于先秦之前,是中国传统节日。“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九九”即为双重阳数。民间则将“九”视为最大之数,“九九”则有极高极大、长久长远的寓意。同时,因为在农耕文化里九月还是农作物的丰收时节,人们需要感恩天地祖先的护佑,所以重阳节也就有了敬天祭祖的寓意。

早在西汉,敬天祭祖的传统习俗开始普遍流传。9月入深秋、湿寒已大显,古代的人们为了加强身体的锻炼和进食一些祛湿御寒的食物来抵御秋冬湿寒,于是敬天祭祖之外登高望远习俗随之出现。在重阳节这天登高望远,敬祭天地、锻炼身体,与家人同游,用辛辣的茱萸祛除了湿气;呼朋引伴,用温热的白酒抵御了风寒。

时至今日,重阳节的民俗活动越来越丰富而宽泛:祭祖、登高、晒秋、辞青、赏菊、九皇会、放纸鸢、佩茱萸、吃重阳糕、祭祀海神、享宴祈寿、饮菊花酒……时间不同、形式不一,地域不同、风格各异。无论什么形式风格,重阳节中大多民俗活动都与中国的诗酒文化息息相关——

c731b940d70442d9a0b9441afaf4402c.jpg

↑泸州老窖天然藏酒洞之——龙泉洞

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在重阳节的诗与酒、词与酒、歌与酒中抒发着别样情怀,“九九”重阳成为“酒酒”重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以《饮酒·其五》为题为重阳节增添了赏菊饮酒的闲情雅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重阳节增添了几许思亲之情;“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北宋词人晏几道一首《阮郎归》为重阳节再添“也有惆怅却无绝望”的向上情怀。

要让重阳的种种情愫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挥洒,自然就少不了那“绿杯红袖”的美酒了。


酒:“但将酩酊酬佳节”


千百年来,人们为何对重阳节的历史记载总是离不开诗、酒?因为,这与人们情绪表达的精神需求相关。诗歌是古时表达情绪的最好载体,美酒又是诗人情绪最好的催化剂。所以,在美酒的作用下,人们得以从繁重、单一的社会劳动中解脱出来,更好地享受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带来的精神愉悦。

 在中国,人们对酒的喜好不曾停止,尤其在魏晋时期更是达到了“无论男女老幼皆好饮酒”的地步。在那个饮茶尚未普及的时代,进门先饮酒便是主人必要的待客之道。只是那时的酿造工艺尚不成熟,所酿的酒也大多以甜醴为主、度数相对较低,如果不是以升斗的计量来一番痛饮,很难让人达到满足的程度。

后来,随着人们对酒的需求量迅速增大,酿酒的技艺不断纯熟,酒的浓度也在不断上升,酒逐渐成为了当时的稀有商品。尤其到了唐代,李白诗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新丰美酒斗十千”足以表明酒的珍贵。同样在杜甫的《饮中八仙歌》里,也有“左相日兴费万钱”的诗句来突出美酒之珍贵。或许,正是因为一斗酒十千钱的弥足珍贵,才有贺知章金龟当酒来请李白,而李白更是将自己的五花马、千金裘都拿去换了酒钱。

而在所有与诗酒相关的文人墨客中,李白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对于酒曾有一番精妙的诠释:“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以非我之境界诠释了酒与自然的重要关系。


06f608d6093049639420b28db43cf688.jpg


李白将诗与酒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让后来的人们望尘莫及。很难想象,假如没有李白,中国诗酒文化中将会出现怎样的空白,又会有着怎样的缺憾?也许,至少在某个重阳节之后,便没了“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这样千古传诵的华丽诗篇,自然也无法激发出他的“粉丝”杜牧在重阳节写出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这样脍炙人口的绝句了。

如今,中国白酒已经成为重阳佳节的重要符号之一,它与登高、赏菊等活动一起,千百年来不断传递着重阳佳节的别样韵味。


好酒:“好将沉醉酬佳节”


无论是端午、中秋、春节还是重阳,美好的日子怎能缺了美酒的陪伴,我们需要用美酒“好将沉醉酬佳节”,以向传统文化致敬、礼赞美好生活。这些传承千年的传统佳节,需得底蕴同样深厚的千年美酒方可般配。这其中,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泸州老窖当数上佳之选。

b64065251ea14c4c943647719b890c7b.jpg

↑泸州老窖生产车间

经过代代传承,精益求精,其施曲蒸酿,贮存醇化之工艺,不仅开中国浓香型白酒之先河,更是中国酿酒历史文化的丰碑。“曲为酒之骨”,白酒酿造的关键要素在于酒曲,而泸州老窖在施曲蒸酿方面就对中国白酒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众所周知,由于酒曲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品种较多,香味物质更是十分丰富,使得通过酒曲酿造出来的美酒芳香馥郁、沁人心脾;在不同的时间、温度与环境中,又能制作出不同的酒曲,而不同酒曲酿制出来的美酒又有着不同的香味,于是便有了中国白酒的香型类别。制曲作为酒工艺的前端工序,在时间上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古时一般是以端午开始至重阳结束,称之为“伏天制曲”。这种酒曲可让重阳时节的白酒更加醇熟。

e6f1330230f9492aa599e3512a4d7dbd.png

↑泸州老窖特曲传统酿制技艺

当蒸馏技术的出现,酒曲工艺发展又有了新的发展,这便有了中国白酒在元代经历的一次革命性突破——通过蒸馏技术和酒曲共同酿造的白酒,其不但度数有了大幅提升,而且还能极大的保存酒曲酿造过程中的芳香,让中国人的饮酒习惯转变,开始了从“大碗到小杯”。

而在所有的蒸馏酒中,泸州大曲酒可谓酒曲工艺与蒸馏技术搭配合作的典范。公元1324年,制曲之父郭怀玉于泸州发明了甘醇曲,从此中国大曲蒸馏酒酿造史开启了新的纪元。同时,泸州作为大曲蒸馏酒的发源之地,也成为了享誉华夏的名酒之城。在大曲蒸馏酒传承的数百年内,通过技艺的不断完善与酒的品质提升,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泸州大曲酒(泸州老窖特曲前身)一举荣膺金奖,成为我国最早获得国际金奖的浓香型白酒。

855724cfb1d24c02beed5143ae41d44c.jpg

↑“制曲之父”郭怀玉雕像

af0545654e6b4b1495b33ab5a5cb1dd2.png

↑1915年,泸州大曲酒(泸州老窖特曲前身)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1955年,泸州老窖把大曲酒以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将质量特级的曲酒定为"特曲"。从此"泸州老窖特曲"成为业内首家以"特曲"为名的白酒产品,在此后举办的四届全国评酒会中,泸州老窖特曲次次参评,并成为唯一获得全国评酒会"中国名酒"称号的浓香型白酒。

3c2c7cd0329b4becb119816c19935919.jpg

↑上世纪50年代,泸州老窖按照质量等级将泸州大曲酒划分为“特曲、头曲、二曲、三曲

浓香型白酒又被称为“泸香型”白酒,正是起源于泸州老窖特曲。1957年到1958年,为了振兴中国酒业,国家派出专家组对泸州老窖酿造技艺进行查定、总结,并在1959年编写出版了全国第一本酿酒工艺书籍《泸州老窖大曲酒》,规范了全国“泸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这也是我国首部白酒酿造的教科书。

二十四代人的技艺传承、697年的浓香匠心,成就了今天“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如何保护好非遗、传承好非遗?在2021年重阳佳节来临之际,泸州老窖独家冠名《2021河南卫视重阳奇妙游》“强档”节目,正式启动打造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重阳佳节,引领更多人领略一把古人的重阳盛宴。

诗酒“话”重阳、百味“诉”衷肠,重阳节饮酌一杯泸州老窖美酒,品味一番菊黄佳酿的千年时光!

85746b88a8f5444ab9f54163cf742ae9.jpg

↑泸州老窖独家冠名《2021河南卫视重阳奇妙游》 

(萧白、张垚/文,图据泸州老窖提供)

来源: 四川日报微信公众号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