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民俗】杨麾:乡村婚嫁

作者:杨麾 来源:纪实摄影 发布时间:2019-02-07 09:30:24 浏览次数:971 【字体:

川北乡村的婚嫁日子自古就喜欢选择在每年农历的冬、腊月,一是这时农闲了,二是岁末手里有了积蓄。尽管他们都是在外打工时相识相爱, 但最终还是要回到老家由男方托媒人到女方说媒,合生庚八字吃订亲酒定终身,择吉日大宴乡亲完婚。 



“座歌堂”在新娘家堂屋里进行



“抬盒”,媒人和“还礼”走得最早



“换鞋”在院坝边,母亲为女儿换上新鞋送上路



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

 一大早,新郎便带上同宗族的两个未婚女子来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娘。这时,出婚典礼便在女方家中拉开序幕:前来贺喜的人分二至三轮入席吃酒,屋内及院坝里的几十桌酒席同时开席。吹鼓手的座位最有讲究,必须摆在新娘家堂屋门右侧的街沿上,开席后,每新上一道菜,吹鼓手必须吹打一曲。这样,山前沟外没参加婚宴的人,远远听到鼓乐吹打的次数,便知这家婚宴办了多少道菜。宴席尚未完全结束,前日男家的抬盒又装上女方的还礼匆匆上路。紧接着是新床,箱、柜、桌、椅等嫁妆队伍,浩浩荡荡直奔男家。嫁妆队伍后面是吹鼓手,最后才是新郎新娘拜谢父母出门。 出门后的新娘由母亲送过院坝,在鞭炮声中,母亲为女儿脱下旧鞋留在娘家,穿上新鞋送上路。     

 迎亲的队伍在吹鼓手的带领下,新娘由男女双方4个未婚女子组成的“秧歌队”作陪,走走停停一路热热闹闹来到新郎家的村口便歇下。这时,新郎家一边燃放鞭炮,一边由“橱倌师”将一只大红公鸡杀后的鲜血滴在院坝边的地上,随即将一根长木凳四脚向外地横睡在鸡血旁,称之为“送喜神”。其意思是在送迎亲的队伍中,难免有新娘家的先辈亡灵混杂在内,杀鸡放血即告之亡灵们送亲到此为止。而送、迎亲队伍则以木条凳为栏,依次跨过走进院内。



走在迎亲队伍中间的新娘



“送喜神”娘家送亲亡灵到此止步



“拉亲”新郎长辈给内亲儿童送红包



“踢筛帚”去掉一切不吉利

 在送、迎亲的队伍中,新郎 、新娘一般走在队伍的最后边。来到新郎家的院坝外,新娘便故意停步不前。与新娘随行的一般是新娘家的内亲儿童,这时,只有儿童动脚步,新娘才肯动脚步。为了让新娘早进家门,新郎家的长辈便会上前一边拉儿童进院坝,一边将喜钱红包塞到儿童的手中,儿童、新娘才会进入院坝。到了新郎家。进男方堂屋时,新娘必须绕过放在门槛下的竹筛扫帚,意思是去掉一切不吉利的东西,,将来夫妻吉祥,然后再拜堂,幼儿滚过床,新郎家便开始大宴宾客,当晚闹洞房,次日送亲朋,谢媒人,整个婚礼才算结束。



“滚床”祝愿夫妻儿孙满堂



“打地笼”蒸出“八大碗”婚宴



“坝坝宴”婚宴在空旷的坝子里进行



“谢媒”新人给媒人送上钱物

来源:纪实摄影


作者:杨麾(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南充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来源: 纪实摄影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