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美食>详细内容

【美食】崇州牛皮场的李师豆花饭‖龚克华

作者:龚克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7-03 14:37:33 浏览次数:946 【字体:

崇州牛皮场的李师豆花饭

龚克华

一条文井江从鸡冠山飞流而下,一路汇泉聚溪,一路轻歌,一路奔流,入新津汇岷江,奔长江而去。十水穿越崇州全境,留下了水润田园、茂林修竹、物产丰富、美食流淌的天府乐园。

朋友说城南隆兴镇牛皮场那边有个李师豆花饭味道巴适,吃得舒服,价格便宜,回头客多。于是周末约了朋友去乡野放飞、体验乡村美食。车到牛皮场,左拐进梧桐街,一分钟左右就看见“李师豆花饭”的招牌。

店铺里有两锅豆花、一锅耙耙菜、小菜二十盘左右、案头是卤猪头、卤肉、巴骨肉、肥肠;已切好的猪耳朵、心舌等凉拌菜,一盆红油辣子,靠墙案台上有散酒和二两一瓶的各类小酒。

店铺内有二间小屋,有七八张小方桌,店铺外街沿边也摆了六张小方桌子,街对面新租的店铺里也摆了五六张桌子。

我们进去点了肉、小菜、豆花。案头旁边围了几个人,都忙着挑选卤肉、小菜、豆花和酒。但见案头边、小菜旁,五六个男女切肉、端菜、迎客,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朋友四人选一个小饭桌坐下,一份卤猪头、一份肥肠、两碗耙耙菜、两碗豆花、四个海椒蘸水已经上桌。

服务的大姐马上扔过来一句“饭在甑子头,自己添,有米汤”,然后就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老板结账”,一会儿,隔桌三位美女吃完饭准备离开。

“肉25元,豆花两碗10元,小菜两碗10元,饭3元,几位美女,总共是48元。各位吃好,欢迎下次再来。”李大爷麻利地算账,热情地招呼着客人。

“巴适,不到50元,比盒饭便宜”,几位美女嘀咕着离开。

“李大爷,来我们这桌算一下。”

“好,眼镜兄弟,肉、肥肠、豆花、小菜,加二两酒、四碗饭,总共是102元,收99元,欢迎常来常有。”我们吃完,也结账准备走人。

“李大爷,今天不忙,给我们讲一下这个馆子的故事噻”。

“好的,我把里面二桌客人的钱收了,就过来摆龙门阵。”

我看今天人少,就招呼李大爷聊一会儿天。

“今天不赶场,人相对少一点。”李大爷忙完拉了一个竹椅子坐下,开始了他的龙门阵。

“你们嫑看这个店面很简单,我打上了‘老字号’的招牌,有40多年历史了。其实开铺子是从我老汉(爸爸)就开始了,好像是1978年左右的样子,旁边是集贤乡中学,铺子上就卖包子、馒头,这些相因、实惠的东西,也有学生拿米换饭的,当时一碟小菜是2、3分钱,豆花一碗才1角。后来经济好了,价格才慢慢涨起来,现在小菜、豆花都是5元一碗。”

“到了1982年,土地承包到户,生产队的左邻右舍大家就相互帮工。帮工不要钱,但是要管饭,管饭就要耽搁一个人在家里煮饭。我就想抽空把米放入蒸饭器用沼气点火解决,肉用卤水慢卤,中午只是煮一点蔬菜就可以吃饭了,这样煮饭就不耽搁时间了。我试着卤了一点肉,也慢慢调整卤料,几次下来,大家觉得味道不错,后来和家里人商量,我们就自己干起来了。”

“虽然地处场镇,但最早来吃饭的那批人大多数是农村人,价钱贵了,农民是不敢来吃的。当时猪头、肥肠都属于猪的杂货,卖不上价,我们就立足相因。从卖半只猪头、一副肥肠、两斤卤肉、一锅豆花就干开了,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卤好的猪头肉、肥肠相因,豆花便宜,1982年到1990年前后,一份卤肉、一碗豆花、二两酒,一个人2—3元吃得舒舒服服;后来一个人的开支就要5—6元了。再后来社会发展了,交通也方便了,加上乡村旅游,好多人是从城里开车过来吃饭,我就增加了肉、菜,也把几个侄儿侄女请来帮忙了。

大家看到我们中午两点左右就关门了,其实准备每天馆子里的饭菜也是辛苦的事情。介绍完大致情况,李大爷又开始介绍豆花饭店的小秘密。

先说买菜和打理。每天8点左右去选购猪头、肥肠、猪肉、心、舌等,这是第二天的食材。铺子上一般中午11点开始有人吃饭,下午2点左右客人吃完饭就关门。关门后的活路就是腌制猪头、猪肉;腌制在陶缸里进行,要腌7—8小时,用稻草烟熏1小时左右。打理肥肠,就是清洗肥肠,同时慢慢把肥肠里的油网撕掉,不然肥肠,又肥又肠,太油腻了,吃着口感不好,也不符合美女些吃好也减肥的要求。

再说慢卤。早晨6点起床开始准备一天的饭菜。一般我们把肉、水放进大锅后,先用大火烧开30分钟,然后加入除食盐、生姜、葱段外,再把其他香料如辣椒、花椒、大香、八角、杜仲等20多种药材一大包放入锅里,用小火慢卤,一般卤制2—3小时就可以出锅了。我们的卤菜,入口香,耙软,不油腻。

推豆花。黑豆磨浆,用石膏加胆水混合点卤豆花,豆花香嫩,能上筷子,汤香甜。豆花蘸水以红油海椒、酱油、花椒为主,微咸,用筷子捻一坨豆花在小蝶一滚,豆花入口有辣味,回味有麻感。

甑子饭和耙耙菜。甑子饭香,有米汤喝,同时一部分米汤用于煮蔬菜,菜耙味香,很多客人喜欢这个味道,这也是我们小时候的味道。

店里的小菜、耙耙菜,都是农村的做法。如生拌大头菜、凉拌川芎叶、土豆丝、苦瓜煎海椒、油酥花生等。耙耙菜里煮牛皮菜和绍菜(龙须菜,为紫云英的芽尖)都考手艺。但是我做出来,大家吃了都喜欢。

每次收钱,我都报肉、菜、饭的价格,这样客人知道价格,心里亮堂,童叟无欺。还有现在政府要求“光盘行动”,你看我的卤肉按需过秤,小菜、豆花是小碗,相当于小份菜,大家吃后几乎不剩,也是光盘行动了。一句话,在牛皮场大家开开心心吃饭,我嘛,乐和乐和地挣钱。

END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龚克华(笔名竹一舟,崇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西南大学,土地拍卖师、会计师)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