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巴蜀英烈>详细内容

【巴蜀英烈】重大发现:刘开渠担纲创作的抗日英烈饶国华将军在成都的铜像照被找到||​王国平

来源:川观新闻(原标题:抗日英烈饶国华将军在成都的铜像照片找到了) 发布时间:2024-08-28 20:29:15 浏览次数:657 【字体:

刘开渠担纲创作的抗日英烈

饶国华将军在成都的铜像照被找到

王国平

“双手交叉捧于腹前,一身戎装目视前方。”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到来之际,抗日英烈饶国华将军铜像照片由历史研究者陈斌找到了。

该铜像于1940年树立在成都中山公园(位于成都提督街),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制作。1952年,随着中山公园的拆除,饶国华铜像从大众视野中消失长达70余年。

图片

饶国华将军铜像纪念碑照片(陈斌供图

刘开渠担纲

为造像倾注大量心血

饶国华,四川资阳人。1911年,在辛亥革命中,加入新军。后以战功升任营长、团长。1935年10月,任第一四五师师长。

作为一名军人,饶国华一生最重要的功业是抗战。2014年9月,他的名字被民政部收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抗日战争爆发后,饶国华主动要求率部出川抗战。1937年11月中旬率部到达前线,在安徽广德县等处与日军死战,虽伤亡惨重,但阵地安稳。到了11月29日,因有属下临阵脱逃而丢失阵地,日军于30日占领广德。饶国华受命组织反攻,但其手中只剩下一营士兵,在战斗至弹尽粮绝、通信断绝、援军无望的情况下,他坚拒日军喊话诱降,一字一泪写下绝命书,愤而自杀殉国,时年43岁。

图片

饶国华将军遗照(饶国华嫡曾孙饶晓强先生供图)

饶国华殉国的消息传回后方后,各方吊唁饶国华的电信纷至,很多地方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大会,国民政府也给予褒奖,追赠陆军上将军衔。

此后,经各方会同商定,“以饶将军为国牺牲,应予褒扬,以彰忠荩”,决定聚资在成都中山公园为饶国华将军树立铜像纪念碑。

1940年4月25日,在成都的各界人士为饶国华铜像纪念碑举行了奠基礼,饶将军夫人蓝紫仙、亲家严啸虎(时任成都警备司令)来到现场,成都行辕、川康绥靖公署的代表以及时任成都市长杨全宇等要员均有出席。

在隆重的仪式后,便开始动工造像。

刘开渠担纲

为造像倾注大量心血

雕像的制作,由当时已名满天下的雕刻家刘开渠担纲。刘开渠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拓路人,早年曾负笈法国学习现代雕塑,其雕塑创作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占据重要位置。此前在1934年,他为淞沪抗战牺牲的88师将士创作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开其创作抗战题材雕塑作品的先河。

刘开渠原为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37年12月杭州沦陷,刘开渠随校西迁。1938年3月,杭州艺专与北平艺专合并,改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刘开渠改任国立艺专雕刻系主任教授。在西迁路上,刘开渠目睹战争的残酷与日寇的暴虐,决心以艺术表达投身到抗战的洪流当中。

1938年底,刘开渠一家几经辗转,抵达成都安顿。

追踪这条线索,陈斌对刘开渠入川前后的活动轨迹作了一番史料梳理。

“由于他所有作品和文献图册都遗落在沦陷区,其雕塑创作一时陷入了停顿。但成都大后方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刘开渠在同侪的支持下重新启动中断多时的雕塑创作。”陈斌说,刘开渠于艰苦卓绝的战时条件下,接受了为饶国华塑造铜像的邀约,并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

目前没有找到刘开渠为饶国华将军造像过程的直接记录。但在此之前,他还为另一位川军英烈王铭章将军造像。从为王铭章制作雕像的过程,可以一窥其中的艰难:当时,成都作为大后方,物资十分匮乏。刘开渠亲自寻找、购买和加工观音土、石膏粉等雕塑材料,找铁匠铺和木器作坊做塑像骨架。造像过程中,由于敌机白天轰炸,熔铜开火、灌注翻砂的工作只好放在晚上,刘开渠常常通宵不眠。最让他头疼的是物价飞涨,原估计够用的承包费不够用了,他只好自己省吃俭用。当时刘开渠是离职做雕像,生活全靠夫人程丽娜教书的微薄收入维持,又要从这些钱里拿出一部分贴补造像……

王铭章铜像最终在1940年秋天完成,此时对饶国华的造像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在成都期间,刘开渠还为抗日牺牲的李家钰将军做了一座骑马铜像,以及后来成为成都城市精神的重要象征和标志性建筑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他一系列的雕塑创作谱写了抗战的时代精神、极大鼓舞了军民的战斗意志,为抗战英烈造像他不惜倾尽所有、陷入生存困顿的境地,却无意中在成都开创了抗战纪念雕塑事业的高峰。”陈斌说。

女儿确认

“这就是父亲当年的铜像”

饶国华将军的铜像制作完成后,被安放在一方高大的碑座之上,成为当时成都的一处地标。时光流转,1952年,中山公园原址建起了劳动人民文化宫,饶国华铜像也一并被拆除。由于缺乏传世影像,社会上对饶国华铜像的忆述也不尽一致,有些人记得饶国华铜像是骑马像,有的介绍性文字却说是一尊立像。

饶国华铜像照片的发现,也是巧合。陈斌生活在广州,是一名法律工作者,业余从事抗战纪念遗址踏查、抗战文物收藏。在圈子里,他的笔名“鹰崵”更为大家所知晓。

数年前,陈斌在广州的一家古玩市场偶然淘到这张老照片。“因为看到照片上的雕塑风格和刘开渠的很像,当时第一个感觉认为应该和成都有关。”陈斌说,但没有发现关于铜像的进一步线索,无法确认铜像为何人,此事就搁置下来。

直到2024年7月初,陈斌无意中看到饶国华殉国后印制的哀悼册,其中有一张饶国华的遗照。照片上,饶国华一身戎装,左胸前佩戴勋章,双手拄着指挥刀。这一形象很快让陈斌联想起那张铜像照片,“除手中少了一把指挥刀外,照片中铜像的面容、站姿、服饰与饶国华遗像照基本一致。”陈斌说,随后他通过扫描放大照片,隐约看到像座上有一些字,其中比较确定的是“陆X上将饶国X之XX”“X姿毅魄”。

为确认影像,陈斌辗转和饶国华目前唯一在世的子女饶毓琇取得联系。

饶毓琇现年92岁,父亲殉国时,她仅5岁。后来在成都华美女中上学期间,饶毓琇每逢星期天就带着六妹饶毓瑞到中山公园,对着父亲的铜像鞠躬行礼。

饶毓琇说,此前她曾到文化宫管理部门查询档案,工作人员没有找到任何关于饶国华纪念碑的记录,这一度让她非常遗憾。

但父亲铜像的英姿从小便刻进饶毓琇的脑海里。当看到陈斌发来的照片时,她十分肯定地回答:“这就是父亲当年的铜像。”看着这张照片,饶毓琇的记忆又回到了当年,向儿孙们讲起向父亲铜像鞠躬致敬时的场景。

细看这张照片,应该是一张纪念留影。饶国华将军的铜像立于碑座之上,碑座两侧分别有一尊狮子雕像,碑座下是五级台阶。台阶上,站着四位留影的人。以此为参照,足见雕像的高大。

“今年适逢饶国华将军诞辰130周年、刘开渠诞辰120周年,在此重要节点能够让消失多年的饶国华将军铜像纪念碑重回大众视野,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陈斌向记者表示,“硝烟虽散,国殇难忘。饶国华将军铜像是川军抗战不可磨灭的记忆。”

来源:川观新闻(原标题:抗日英烈饶国华将军在成都的铜像照片找到了)

采写:川观新闻记者 王国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