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奋斗者】大巴山南麓的大学生养鸡团队‖袁征

作者:袁 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4-26 15:35:22 浏览次数:715 【字体:

大巴山南麓的大学生养鸡团队

袁 征

在四川省万源市石塘镇贺家湾村,活跃着一支由7名大学生组成的养鸡创业团队。他们饲养了上百万只戴红色眼镜的黑鸡,将黑鸡和鸡蛋销往全国各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记者询问养鸡创业团队大学生:“鸡还戴眼镜啊?”(袁韧 截屏)

四川卫视在“我们村的年轻人”栏目中播报的这则新闻,让笔者心潮翻涌,久久不能平静。

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从万源县划出7个公社,设立了一个县级行政区,定名为四川省白沙工农示范区。

1979年,白沙工农示范区更名为白沙工农区,成为我国3个带有“工农区”称谓的县级行政区之一。

白沙工农区地处大巴山南麓,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最高峰花萼山海拔2380.4米。全区面积500平方公里,辖花萼、八台、白沙、曹家、石塘、水田、沙滩坝7个乡镇,人口10.5万人,区政府驻白沙镇。20世纪30年代初,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率领红四方面军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91年6月,笔者被四川省委组织部下派到白沙工农区任副区长。在为期2年的挂职锻炼中,我分管工业、交通、新产品开发等工作。那时,白沙工农区被列在“老少边穷”范围内。由于财政困难,区机关干部和学校教师的工资常常推迟发放。农村青年大量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村子里的居民多为中老年人和“细娃儿”。

1993年11月,万源县和白沙工农区撤销,合并成立万源市(县级),由达川地区代管。原白沙工农区改为白沙镇。

1996年6月,达川地区撤销,改名为达州市,代管万源市。

四川省白沙工农区地名录(汪晓初 供图)

近年来,在大巴山南麓的广袤土地上,一个显著变化悄然出现。留在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年轻,返乡入乡创业的青年越来越多。这些“新农人”将自己擅长的新生产组织方式、新业态、新技术灵活运用到农业领域,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改革创新和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尽管昔日的白沙工农区石塘乡贺家湾村早已更名为万源市石塘镇贺家湾村,但笔者依然被大学生养鸡创业团队的典型事迹深深打动,对四川卫视播报的新闻感到如痴如醉。

贺家湾村距万源市区约30公里,与本镇的瓦子坪村、杉林湾村、柳树村、前进社区、双合村相邻,并与旧院镇的高峰冠村紧紧连在一片陡坡地带上。

2021年8月,贺家湾村被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2023年2月,贺家湾村被命名为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

万源市石塘镇贺家湾村(孔海京 截屏)

贺家湾村附近有万源红军公园、八台山风景名胜区、龙潭河风景区、茶盐古道、观音峡、紫芸坪植茗灵园记岩刻等旅游景点;有万源富硒茶、达州橄榄油、万源旧院黑鸡、蜂桶蜂蜜、达州脆李等地方特产;有巴山石工号子、薅秧歌等民俗文化。

八台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自然遗产地、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因地貌呈八层梯状而得名。其主峰新八台峰海拔2272.3米。除主峰外,还有老八台峰、独秀峰、铸剑峰等。该风景名胜区以“日出、佛光、云海、云瀑、绝壁、断崖、独峰、石芽”等奇观而闻名,被誉为“巴山第二峰”“川东峨眉”“迎接四川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其中的独秀峰孤峰兀立,峰端尖削,似笔如塔,云雾缠绕,时隐时现,甚是神秘。

八台山独秀峰(毛永菊 供图)

2024年1月,“2024天府粮仓精品全国推介”活动走进首站上海。其中,一碗浓浓的“旧院黑鸡汤”给参会嘉宾留下深刻印象。这份鲜香美味的背后,正是奋进在大巴山南麓的这个由7名大学生组成的养鸡创业团队。

万源市是我国3大富硒带之一,四川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旧院黑鸡这一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据万源县志记载,当地村民喂养旧院黑鸡的历史已超160年。

7名大学生饲养的旧院黑鸡,属肉蛋兼用型优良地方品种。“身似黑凤凰,蛋似五彩石”,肉质细嫩清香,味道鲜美,硒含量比普通土鸡高125%,被中科院专家誉为“世界稀有,中国独有,万源特有”。旧院黑鸡所产的绿壳蛋富含高硒、高锌、高卵磷脂和脑磷脂等多种微量元素,有“生命蛋”之誉。

1982年,旧院黑鸡被列为四川省优良品种。

1983年,被列为全国地方优良品种。

2003年,载入《中国家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保护,“万源旧院黑鸡(蛋)”产地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

2006年12月,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质量认证。

7名大学生养鸡创业团队培育的旧院黑鸡蛋(袁俭 截屏)

大巴山南麓地势险峻,群山连亘,山高坡长。在万源市石塘镇贺家湾村和旧院镇高峰冠村之间形成了一道狭长的山体,当地人称之为“百里坡”。

1983年,7名大学生养鸡创业团队的领头人刘晓岗,就“生于石塘”“长于旧院”。

2002年,刘晓岗从四川文理学院毕业后,回到旧院镇高峰冠村当上小学教师。

四川文理学院(汪澜 供图)

2007年,刘晓岗将目光聚焦到旧院黑鸡上。经多方考察,他下决心辞掉教师工作,带着仅有的1万元积蓄,瞒着父母跑进百里坡修建鸡舍,开始养起旧院黑鸡来。他的妻子杨冬菊毅然辞掉工作来到丈夫身边,二人在大山深处风餐露宿,养鸡创业。

2008年底,刘晓岗销售旧院黑鸡赚了18万元。

2010年12月,刘晓岗联合当地村民成立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该合作社股东157人,法定代表人为刘晓岗。

2016年,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存栏量达到10万只。刘晓岗当选达州市第四届人大代表。

2019年,四川省委发布一号文件。刘晓岗敏锐地注意到文件中“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的表述,心中有了更大胆的想法。他计划用10年时间,将百里坡黑鸡养殖基地打造成集现代农业生产、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文旅产业园。

2020年12月,刘晓岗获评四川省第八届劳动模范。

2021年6月,刘晓岗被四川省委授予“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2年,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存栏量达20万只。

随着百里坡黑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刘晓岗陆续建立了一支由27名“80后”“90后”大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其中,骨干成员7名。

7名大学生养鸡创业团队骨干成员有的学土木工程专业,有的学数学专业,有的学软件开发专业,有的学环境工程专业,有的学市场营销专业。尽管他们都不是学养殖专业的,但个个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刘晓岗阅读了百余本相关书籍,并通过互联网钻研养殖技术。这群“80后”“90后”如钉子般钉入万源市的莽莽群山,让百里坡旧院黑鸡这只“金凤凰”从川东北一隅逐步飞向全国。

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晓岗正在观察鸡蛋孵化情况(徐淑琴 截屏)

在经历了鸡瘟、市场销售受挫、巨额负债等难以想象的困难后,刘晓岗终于在百里坡上建起了一条养殖旧院黑鸡的绿色生产线,生产经营步入正轨。

刘晓岗始终不忘周边乡亲,通过多种方式吸纳2000余名村民就地务工,免费为村民发放鸡苗10万余只,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统一保底回收。每年发放的鸡苗均为抗病能力、适应能力强的优质品种,饲养方便,成活率高。村民们通过饲养旧院黑鸡,发展庭院经济,拓宽致富门路。

石塘镇贺家湾村村民袁萍说:“今年送了我十几只小鸡崽,还送了一包饲料和药。而且小鸡都是打了疫苗的,拿回去很好喂养!”

石塘镇贺家湾村村民陈朝宽说:“我们年龄大了,不在外面打工了。这个企业带动我们老百姓养鸡,每年都挣得到四五万块钱!”

如今,刘晓岗跌跌撞撞走过近17年养鸡创业之路,将养殖场扩建到12000亩,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规模发展到100万只,企业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联农带农效益明显。

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晓岗(左一)和他的部分年轻伙伴(图片来源:搜狐网)

大学生们饲养的旧院黑鸡能飞善斗,野性极强,必须等到晚上鸡睡觉时才容易抓到手。

大学生养鸡创业团队夜间抓鸡(徐文河 截屏)

为保证黑鸡在销往外地途中平安顺利,大学生将黑鸡装进塑料筐,搬上卡车。

大学生养鸡创业团队将夜间抓到的黑鸡装上货车(高香云 截屏)

甲辰龙年到来前夕,在郁郁葱葱的万源市石塘镇贺家湾村的山林间,一场紧张的抓鸡行动正在进行。一位“90后”女孩目光敏锐,锁定目标捕捉起黑鸡来。尽管接连扑空、摔跤,却没有赶走她脸上的笑容。她就是远近闻名的养鸡博士、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侯中杰。

在7名大学生养鸡创业团队骨干成员中,侯中杰学历最高,是重庆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在读博士。两年前,她加入了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从扛100斤重的饲料袋到早上5点多钟起来饲养鸡仔,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就深度介入了旧院黑鸡养殖的各环节。

重庆大学一隅(王欣 供图)

春节前订单陡然增多,身为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的侯中杰,不得不亲自干起“抓鸡”这样的小事来。虽然忙碌,但是她心里满是暖暖的欣慰和喜悦。

侯中杰提着刚抓到的旧院黑鸡时说:“真的好难抓啊!我们平时都是晚上抓,今天因为有个客户要10只活鸡,所以我就临时上来给他抓几只!”

我们好奇地问侯中杰:“学土木的博士为什么要养鸡呢?”

侯中杰充满深情地回答:“这里就是我的老家!”

重庆大学在读博士、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侯中杰接受记者采访(张玲 截屏)

侯中杰说,他们7个大学生养鸡创业团队组建于6年前。团队成员中她学历虽然最高,资历却最浅,养鸡才两年,其他成员养鸡时间最长的已有17年。

侯中杰指着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说:“那就是我们的鸡司令陈大炮,他是我们7个大学生团队成员之一。他一吹哨子,这里的鸡都得听他的!”

“鸡司令陈大炮”名叫陈天曲,是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部负责人,养鸡已有10多年。在团队小伙伴的心目中,他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体育生。而在黑鸡的眼里,他既是“衣食父母”,又是“教导主任”。

我们好奇地问陈天曲:“鸡头上戴着的红色东西是什么呀?”

陈天曲回答:“那是鸡眼镜。”

江欢接着问:“鸡还戴眼镜啊?”

陈天曲解释:“戴上这个鸡眼镜,两只鸡看不成对眼,就不会打架。否则,鸡头上的毛就没有了,会变得光秃秃的!”

我们会心一笑:“原来是这样,为了颜值!”

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部负责人陈天曲向记者介绍相关情况(孔艳铭 截屏)

大学生养鸡,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养法。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里的黑鸡,吃的是合作社自己栽种的五谷和中药材,喝的是清澈甘甜的山泉水,日常在山林间自由奔跑。

在百里坡山林间自由奔跑的旧院黑鸡(徐乃昂 截屏)

不过,百里坡旧院黑鸡中的佼佼者并没有敞养,而是被大学生创业团队精心安置在一个特殊地方。

2023年,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并投用了一个占地1200平方米的全自动化种鸡舍。目前,这里容纳了27000余只种鸡。这个全自动化种鸡舍,被大学生们视为整个养殖场里最为核心的“芯片工程”。

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全自动化种鸡舍(颜琪 截屏)

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全自动化种鸡舍里饲养的黑鸡,是整个养殖基地最好的选育种鸡。其梳羽、蓑羽和镰羽呈黑色带翠绿色,红色镶边,富有光泽。尤其是其中的雄性种鸡,体型高大,头上长有花冠,颇似斗鸡,昂首挺胸,生性好斗,“乌皮黑羽泛绿光”,是优中选优的“白马王子”。

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的种鸡(王雪丹 截屏)

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侯中杰说:“因为我们7个大学生之一是电子科大毕业的,所以我们有自己开发的一套软件系统。”

现在,只要打开手机小程序,进入云平台,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实现远程喂水和投食。还能实时监控,查看黑鸡的运动轨迹。

侯中杰说:“在成都、在北京,也能认养我们一只鸡。从小把它喂到大,这种趣味性就很强!”

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学生开发的手机实时监控和认养系统(曾成 截屏)

实现养鸡现代化,销售必须跟上新市场。从2020年起,大学生养鸡创业团队在各个短视频平台上开设账号,拍摄趣味视频,吸引粉丝数十万人。同时,大学生养鸡创业团队还积极培养本土乡村主播直播带货,仅2023年就取得了C端客户增长30%的骄人成绩。

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销售部负责人杨冬菊向记者介绍产品发运情况(袁映 截屏)

除夕,刘晓岗召集大学生养鸡创业团队骨干成员抽出2小时的时间,在一起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团圆饭。

刘晓岗举起酒杯向小伙伴们宣布:“2024年,我有信心带领团队,把我们万源百里坡旧院黑鸡干成阳澄湖大闸蟹!大家有没有信心?”

……

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学生养鸡创业团队喜迎甲辰龙年(徐波 截屏)

毛主席曾经对青年们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看完四川卫视的新闻报道,笔者感慨万千,禁不住将电视节目中讲述的故事整理成文字,献给读者,也献给奋进在大巴山区的年轻人。衷心祝愿“我们村的年轻人”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不断创造闪光业绩!

写于2024年4月15日

参考资料:

1.《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爱企查,2024年2月29日.

2.《四川新闻联播丨新春走基层⑬七个大学生的黑鸡“出圈”记》,四川观察,2024年2月17日.

3.马发海、裴玉松,《“做大”旧院黑鸡 一支“80后”“90后”团队“钉”进巴山深处》,金台资讯,2024年1月12日.

4.《田野调查|起起落落60年,旧院黑鸡如何才能“飞出”大巴山?》,四川农村日报,2023年12月7日.

5.《万源旧院黑鸡》,川味双妹,2023年12月7日.

6.《“做大”旧院黑鸡,这个团队“钉”进巴山深处》,中国农科新闻网,2023年11月30日.

7.万源市地方志办公室,《万源市》,四川省情网,2023年11月28日.

8.万源市财政局,《“黑凤凰”带动致富路 万源市财政局来助“飞”》,四川财政,2023年8月22日.

9.吴治涯,《达州万源:“黑鸡哥”免费发放鸡苗 村民致富增收有“鸡”可乘》,金台资讯,2023年7月27日.

10.《廉政瞭望|达州:山水流翠绘“达卷”》,川渝本地消息,2022年6月15日.

11.卿召玲,《刘晓岗:产业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传民音》,万源新闻网,2022年2月13日.

12.《岳父嫌他“没钱买房”,跪求他离开自己女儿,他辞职遁入深山养鸡》,西部文明播报,2022年1月8日.

13.陈本强,《刘晓岗的“鸡地”历险记》,万源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2018年6月13日.

14.《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石塘镇贺家湾村》,博雅地名网.

15.《白沙工农区》,百度百科.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袁 征(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阆中,现居成都。退休前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巡视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