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四川脑瘫女作家的文学之路:用一根手指敲出“人生经历”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8-28 20:00:09 浏览次数:833 【字体:
  在《云上的奶奶》这部小说中,有这样几个描述片段:在陈媛幼时被诊断患有小脑偏瘫后,在家人险些放弃她的情况下,奶奶坚持抚养陈媛长大。抱着她四处求医、教她学习走路、教她识字启蒙……这些过去的经历,都被陈媛记录在了小说中。

  陈媛,笔名蚁蝶,四川都江堰人。1983年,刚出生的陈媛被诊断为先天性小脑偏瘫,从小喜爱文学的她,在家人的精心照顾和自己的勤奋努力下,成为一名作家,依靠左手一根手指,创作了多部作品和散文、短篇小说。陈媛加入了四川省作家协会,还担任了都江堰市作家协会理事。

  2014年,陈媛的第一部小说《云上的奶奶》正式出版,这部13万字的自传式小说,在2017年还被改编成同名微电影,荣获国际大奖。2021年,陈媛的另一部自传体小说《半边翅膀》出版。同时在2022年,《云上的奶奶》入选中国残疾人作家优秀图书翻译出版项目。

  8月22日,记者在都江堰的家中见到了陈媛,她的英文版《云上的奶奶》已于近期正式出版。谈到写作,她这样描述:“写作对于我来说,是精神和生命的全部寄托。”

  历尽艰辛完成小说

  带来更多感动的力量

  “这就是我那本作品,从2017年提交了申请表格,到2022年接到通知,中间等待了很长时间。”在家中,陈媛向记者展示了英文版的《云上的奶奶》这本书,谈到自己的小说被翻译成全英文版本,陈媛语气中有着掩藏不住的开心。

  这是陈媛出版的第一部自传体小说,虽然只有13万字,但对于她来说,创作却是一条非常艰辛的道路。2009年,在受到曾获北京十大志愿者称号的张大诺的鼓励下,陈媛开始构思并创作小说《云上的奶奶》。

  她以“媛媛”作为主角的名字,以第一人称的角度,用朴素的语言回忆了自己和奶奶之间的点点滴滴。

  每当深夜,众人已进入深睡,陈媛的房间里总是亮着一盏灯,在灯光下,她用左手食指颤颤巍巍敲击键盘。一个小时,常人可以在电脑上敲击出上千个字,但陈媛只能敲出上百个字。

  在小说即将完成时,另一个噩耗降临了。2012年春天,因为病情恶化,陈媛被确诊为肌张力障碍叠加综合征,原本还能自由行走的双腿,这下逐渐没力气了,陈媛由此进入了终身需要轮椅代步的人生模式。

  在病情最恶劣的时候,陈媛只能用一根筷子套着耳机耳帽,卡在手指间,慢慢地移动敲击键盘,修改小说。2014年,花费了整整3年的时间,这部小说最终定稿出版。

  这部小说出版后,受到很多好评。青年导演霍建中在一次拍片过程时,从收音机偶然听到对陈媛的报道,他为陈媛的故事感动,在和陈媛接触后,决定拍摄一部微电影。

  2017年6月,一部以陈媛为原型的公益性微电影《云上的奶奶》在都江堰开机拍摄,并于当年的国际残疾人日正式首映。影片荣获了第五届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中国第五届国际微电影展“特别推动力奖”,同时,也是中国第五届国际微电影展“最佳影片奖”提名中唯一一部国内影片。

  作品被翻译英文出版

  想通过文字为残疾人群体发声

  为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向世界讲好中国残疾人的故事,增强残疾人事业的国际影响力,繁荣残疾人文化创作,2017年,中国残联宣文部正式启动了残疾人作家优秀图书翻译出版项目。

  在都江堰残联告知陈媛这一消息后,她提交了申请表格,最终在2022年,陈媛的《云上的奶奶》这本书入选了残疾人作家优秀图书翻译出版项目,并在今年6月份收到了全英文版本的《云上的奶奶》。这本书由五洲出版社翻译出版,作为中国残联对外交流的外宣品,向世界讲述了残疾人的故事。

  “这中间花费了很长时间等待,当收到中国残联的消息时,感到非常开心。”陈媛告诉记者,后来出版社的编辑与她沟通,对接,最终在今年6月份,她收到了全英文版的《云上的奶奶》。

  “这本书,是写给那些拥有脑瘫患儿的家庭们的一本书,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了解到这些家庭的辛苦。为脑瘫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创作一部属于他们的书。”陈媛谈到,也希望家长们在看到这本书以后,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内心深处的支持和力量,让他们知道抚养一个脑瘫孩子其实并不可怕。

  如果说《云上的奶奶》是陈媛写给拥有脑瘫患儿家庭的一本书,那么,她的第二本书《半边翅膀》,则是写给那些和她患有同样疾病女孩的,也是脑瘫患者的作品。

  在完成《半边翅膀》的时候,陈媛意味着要重新面对曾经经历过的痛苦,去撕开曾经一个又一个早已结痂的伤。陈媛表示,从确定要写这本书,到开始写作,她花了两年时间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却迟迟不愿意动笔。

  直到她看到一篇爸爸爷爷溺死9岁脑瘫女孩的新闻,让她重新振作起来,用一颗虔诚的心去创作这部小说,陈媛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能够给别人带来一点光亮。

  《半边翅膀》同样以陈媛的亲身经历为主,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脑瘫患者在成长中遇到的所有烦恼和痛苦。在完成这部小说的时候,陈媛不得不对抗越来越糟糕的身体,她的腰越发无力,稍微坐久一点就会疼,而且还患上了头疼的毛病。

  往往在电脑前坐上一整天,10个小时的时间,陈媛也只能完成3000多字。“即使创作再艰辛,我也要完成这部书,为脑瘫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奉献一本属于他们的书。”陈媛告诉记者,她希望通过这本小说,告诉其他的脑瘫患者,虽然人生路走得艰难,但只要自己不放弃,依然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谈及未来

  希望能出版自己的第三部小说

  尝试写作十余年,今年已经41岁的陈媛,也曾经陷入一段时间的迷茫。“对我而言,写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我又希望,通过文字去带给其他人更多的力量。”陈媛谈到。

  在陈媛看来,她在成长中遇到的痛苦和烦恼,相信也是其他脑瘫患者所经历的,将自己是如何走出痛苦的这份经验,通过小说告诉其他人,就是她一直坚持创作的原因。

  但陈媛同时也坦然告诉记者,仅仅依靠稿费,她很难自己养活自己,所以这些年她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靠着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一步一步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除了长篇小说,平时,陈媛也喜欢完成一些散文和短篇小说,同时,她还热爱公益,捐钱、捐书、义务做演讲……陈媛表示,只要在她的能力范围内,总是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未来,还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相对独立一些。”谈到未来,陈媛告诉记者,她目前创作的第三部作品《爱念如丝》已经大致完成了,这部小说从构思到完成她花了近十年的时间,讲述的是两位残疾女孩寻找爱情的故事。

  陈媛告诉记者,目前她也在接洽合适的出版社。“希望未来,我的这本小说能够顺利出版。”同时,陈媛也想参加更多的公益演讲,向大家分享她的经历。她坚信,通过文字的独特魅力,能给她的人生涂抹上不一样的色彩。

  记者 罗田怡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