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奋斗者】徐心德:我人生的航程从蜀光起飞

作者:徐心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2-31 13:33:07 浏览次数:298 【字体:

我人生的航程从蜀光起飞

徐心德

徐心德,1940年生,四川荣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副参谋长。徐心德从蜀光中学高中毕业后加入空军,1993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参加过西北核试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空中飞行梯队指挥、播撒邓小平骨灰等重大任务。此文是徐心德将军2004年为纪念蜀光中心建校80周年所作,不仅是其个人奋斗历程的真实记录,也是对学校教育和教师价值的高度肯定,以及对母校蜀光中学的深情致敬。

在我的母校蜀光中学即将迎来80华诞之际,我的心情十分不平静。我问自己应该奉上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呢?思前想后,觉得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向母校做一个书面汇报,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常言说,年轻人充满了幻想,想的是未来;老年人充满怀旧,想的是过去。如今,我退休了,有充裕的时间来想想过去,想想自己步人人民空军后的成长历程,想想自己由一个普通学生成长为空军高级将领的过程。

1959年8月,我从蜀光中学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同时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和空军录取。四川省军区研究认为,招一名飞行员十分不容易,决定让我到空军报到。哈军工是全国重点大学,而当飞行员并没有太高的文化要求。我当时想不通,提笔给当时任哈军工院长的陈赓大将写了一封信,请求他将我调入哈军工。哈军工院长办公室将信转给航校校长龙光,并附言“对该学员进行教育”,我因此受到了批评。有意思的是,1998年底,我到香港考察,陪同我的驻港部队副司令员陈知建正是陈赓大将的儿子。我提及此事时,他开玩笑地对我说,如果我当时上了哈军工,充其量是个高级工程师,不如现在贡献突出。话又说回来,经过学校的教育和个人的激烈思想斗争,我彻底改变了。转入航校后,我就像一台开足了马力的发动机,高速运转。当班长,被评为优秀班长;当学习委员,帮助6个后进学员顺利完成学业;当通讯报道组组长,月月有文章见报。入伍刚一年我就入了党。在航校学习阶段,我创造了学校的纪录,大大小小的考试、测验、课堂提问,全部5分。毕业时我被评为全优学员,荣记三等功。航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东北航空兵部队,新飞机改装,我第一个放单飞,第一个完成“4种气象”全部战术科目,并于1964年代表所在师参加了空军大比武,并荣获本机种集体第二名的好成绩。担任团通讯报道组组长期间,我每年在军地报纸、杂志刊稿二三十篇,所创作的诗歌、小品曾获军区创作二等奖,在轰炸部队小有名气。

我于1967年调入空军机关工作,从此,视野更加开阔,思考问题的层次进一步提高。应该说,这是我进步最为明显的阶段。到机关后,第一项任务就是改装当时空军装备最先进的轰炸机,从理论学习到飞行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可谓“神速”。任命参谋后,我主要分工负责组织核试验的空投、取样和校应任务。由于完成任务好,1969年国庆节,我作为代表,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

1997年3月初,我奉命带领机关和部队执行撒放邓小平同志骨灰的任务。由于组织严密,考虑周全,在天气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十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见到花瓣伴着骨灰飘向大海,卓琳同志脸上露出了多时不见的笑容。胡锦涛同志为此专门接见并表扬了我们。

1997年3月2日,胡锦涛和邓小平的夫人卓琳及子女,将邓小平的骨灰和缤纷的花瓣一起缓缓撒向碧波万顷的大海。

199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阅兵式在首都举行,我负责参加组织指挥空中梯队的任务。这是一项难度非常大、要求相当高的任务。参加受阅的部队多、机型多、飞机数量多。飞机要从不同机场编队起飞进入规定航线,而受阅航线两侧建筑物的高度,有的距飞行高度仅200米,加以10月初正是北京气象条件复杂多变的季节,更增加了飞行难度。但由于组织严密、准备充分、指挥正确、协同动作好,经测定,空军梯队通过天安门上空(以英雄纪念碑为准),时间误差为零秒,方向偏差为零米,是组建空军以来参加首都国庆阅兵完成任务最好的一次,受到中央军委的通报表彰,我也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记者的采访。

1999年国庆空中阅兵

此外,我还参加了组织选拔宇航员、军事演习、专机保障等重大活动。

退休后,一些老领导和机关的同志都说我创造了空军的一个纪录——在空军机关就地由参谋提升为副参谋长。其他副参谋长有的是部队师、团职干部选调到机关,逐步提升起来的;有的是从机关下放到部队任职后,再提拔到这个岗位上来的;还有的军长、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平调为空军副参谋长的。唯独我是一直在机关工作,由参谋、副处长、处长、副部长、部长、参谋长助理,一级一级地被提拔为空军副参谋长的。

我把自己成功的因素归纳为十个字:敬业、勤奋、严谨、正直、善良。这五个方面在我身上最后的定型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中学时代是形成雏形的阶段,以后只是量的积累。我体会到,中学教育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来具体落实和体现的。在蜀光,有三位老师对我的影响深刻而久远,乃至影响我的一生,使我没齿不忘。

一位是金石老师,他是我高一年级的班主任。我回想到1956年秋,开学不久就爆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金老师用那特有的“下江”口音,仅凭一幅地图、一根教鞭,抑扬顿挫挥洒自如地给全校师生介绍了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对未来的预测,令我崇拜极了,我当时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像金老师那样有真才实学的人(1997年初,我在三座门,仅凭一张地图、一根教鞭,给中央军委首长汇报情况,受到在场军委首长的表扬,我的感觉好极了)。金老师曾因历史问题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忍辱负重,仍孜孜不倦地耕耘,令我越加钦佩。

李右佛老师是我们化学分析组(课外活动小组)的辅导老师。1958年“大跃进”,分析组每天要化验化肥、矿石的成分,工作单调重复,有时就不够认真。李老师自己做示范,使用天平精确到毫克。对我们不精心的缺点,他一方面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一方面耐心诱导,讲清道理,这对培养我日后严谨的作风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第三位是教语文的郝孝忠老师。他讲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善于引用一些名言来教导大家。我记得他常把遇到困难比作黎明前的黑暗,引用郭沫若的一句话:“满天浓雾却无损于晴朝。”郝老师的乐观态度和他善于用哲理、名言来教导学生的方法,对我形成达观、开朗的性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回顾过去,我心潮澎湃。可以说,自己所做的一切,无愧于党,无愧于部队,无愧于家乡父老,无愧于自己的母校蜀光中学。我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母校对自己的培养、教育。如果把自己比作一棵树,是母校为我培上了第一把土;如果把自己比作一栋房,是母校为我打下第一块基石;如果把自己比作一本书,是母校为我书写了序曲。我的成长基础是蜀光,我的人生航程是从蜀光起飞的。

在离开母校40多年后,我还要以浓浓的深情对母校说一声:蜀光,我为您自豪!

(原载《蜀光人物——建校八十周年暨张伯苓接办蜀光七十周年纪念文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徐心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副参谋长)

供稿: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