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南怀瑾:一个文人必须到过四川,一生才不会有遗憾

作者:王国平 发布时间:2014-06-24 16:42:00 浏览次数:2302 【字体:

四川人非常讲义气,真痛快

王国平:南先生在四川呆了很多年?

南怀瑾:我在四川呆了十年,主要在成都一带活动,先在灌县灵岩寺,然后又到峨眉山闭关。四川、重庆我都呆过,川西、川南、川东、川北都去了很多次。西康,云南、贵州的边境都是出土匪的地方,我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土匪头子……

王国平:在四川生活这么多年,您怎么看待四川文化?

南怀瑾:四川文化一大景观就是,喝喝茶,打打麻将,摆摆龙门阵。

王国平:您怎么看四川人的性格?

南怀瑾:四川人非常讲义气,真痛快、真义气、真耿直,讲的袍哥大爷,讲的是:你哥子,我兄弟,你不吃,我怄气。四川人说话爱骂人,但是你骂他,他也会不生气。

王国平:您还记得四川方言吗?

南怀瑾:四川方言太有意思啦,四川人很幽默,而且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歇后语,连抬滑竿的都有一套。比如前面抬滑竿的师傅报一声:“天上一个亮”,后面的就说:“地下有个水凼凼”。前边的说:“左边立起大”,后边的说:“让它不要说话”。前边的说:“下下坡”,后边的说:“慢慢梭”,意思是下坡的时候,不能走快了,要慢慢儿地梭下去。比如叫花子要饭,遇到有狗对他叫,他就会说:“黄狗白犬你莫咬,你我前生命不好”,意思是,你叫什么,我们都是前生做了错事,我变叫花子,你变狗,都命苦。我以前记了一大本子四川人的歇后语。现在老了,都忘了。

四川人也喜欢民间文学,我们以前在川南乡下旅馆,幺店子,一碗豆花,一碗海椒,门口挂个旗帜:“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也有小二就会站在喊:“未晚先投二十八(宿),鸡鸣早看三十三(天)”的歇后语。哎呀,四川人太幽默了。还有人说:“半夜起来贼咬狗,拿个狗来打石头,从来不说颠倒话,阴沟踩到脚里头。”

四川人爱摆龙门阵

王国平:摆龙门阵是四川的一大特色。

南怀瑾:四川人爱摆龙门阵啊。我在四川的很多老朋友,都会摆龙门阵,听的故事很多。青城山当时有一个传说中的神仙叫周凌宵,据说会飞剑,死了,他女儿还在。还有人告诉我:“我给你介绍一个师父,青城派的,姓徐。”那个师父叫徐庶,就是三国演义里的那个徐庶,我一听就不去了。那个时候流行飞剑,你们不要笑,剑术是一种很神秘的东西,川、康、渝一带这种神话非常多。当时还有人写信给蒋委员长,说日本飞机怕什么,只要学了“剑仙”的飞剑,就用飞剑把飞机射下来,日本鬼子就完了。抗战精神可嘉,乱七八糟迷信的神话也太多。

我有一个朋友原来在西康的,后来我在台北碰到了,他请我吃饭,我问他:“听说你每次给蒋先生写完报告后,一定要在信尾写上,又在哪里碰到一个神仙了,又在哪里碰到一个剑仙了,叫老头子采用,可以来打日本人的飞机。”他说:“有啊,你怎么知道的?”。我说:“我当然知道,你当时不就摆了龙门阵的嘛”。然后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说:“我怕蒋委员长‘忌才’啊,我以前写了很多报告,言必有中,蒋先生都言听计从啊,我就一定会在后面写一些怪话,表现得怪诞,这样我就安全了。”

四川有个大学者叫刘师亮,北京大学名教授,连谢无量都很佩服他。当时四川军阀乱杀人,俗话叫“乱剃头”,于是他写了一首剃头诗:“问道头可剃,人人都剃头,有头皆可剃,无剃不成头,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且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意思是说:你要杀人,别人也就要杀你。

王国平:当时的中央军校在哪个位置?

南怀瑾:中央军校后门打开就是文殊院,我们当时就在武担山,山很小。我们教官住的地方就在皇城里头。中央军校真枪实弹不多。皇城一半是军校,一半是地方上的。

当时有很多老百姓都在想做皇帝。那一次,我当值星官,礼拜天,我带了十七八个学生值勤,看看没事,我就准备出去转转,他们说:“南教官,您忙您的,我们值就是了”。我就上街去了,到军校对面的街走了走,觉得没啥转头,就到其他街走一下,这个时候看到老百姓全部站在街两边,看热闹。五辆人力车拉着人正在街上飞快地跑,第一个人力车上高高地举了个杏黄旗,写了四个大字“替天行道”,后面车上红旗、绿旗飘。我问老百姓:“那些人是做什么的?”回答说:“遂宁来的,想当皇帝,正攻皇城。”这一下,我赶快回皇城。

刚走到皇城门口,就看到五个人力车一直往皇城大殿冲。等一下,就听到枪响了。我问守卫的地方部队:“你们怎么开枪了?”回答说:“他们冲过我们的防线,我们就开枪了,先把人打死了再说,情况不明啊!”我进去一看,人都被打死了。干什么?想登上龙椅做皇帝。这一段的经历,给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再摆一个四川的龙门阵。有一天,我和袁老师一起到成都去喝茶,就在东门的牛市口。我们两个人边喝茶边摆龙门阵,谈佛论道。这时,旁边桌子上也坐了几个人在喝茶。突然,一个人站起来,一只脚踏在板凳上,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说道:“狗日的,当年老子也是读过书的,后来家里穷啊,没有办法才学杀猪啊!那个猪杀死之后,就在猪腿上割一刀,用嘴巴对着刀口吹气,把猪吹胀,拿热水烫了之后才好刮毛,格老子我东一吹,西一吹,就把我一肚子的学问吹到猪肚子里去了。”你看四川人会不会骂人啊。袁老师听了,拿起一杯茶敬他说:“你哥子,骂得好!骂得好!”那个人说:“哦,我哪里是骂人哦,我讲的是真话!”

一个文人必须到过四川,一生才不会有遗憾。

我想念灌县、想念灵岩寺

王国平: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到灌县(今都江堰市)灵岩寺的?

南怀瑾: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我就在山上经传西法师介绍认识了袁老师。后来,冬天的时候,袁老师在山上组织一次“打七”活动,专门为我做的,就十来个人,不是四川一些报刊上说的上百人,那完全乱说的。

王国平;当时灌县离成都有点远,您是怎么去灌县的?

南怀瑾:坐车,当时有一条马路,也有了汽车,只不过路太烂了,坑坑洼洼的,跑得慢,票价记不得了。当时在四川大后方流行一首诗,是根据古诗改编的。原诗是这样写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经过四川人一改,就成了“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前行六七步,八九十人推。”

王国平:当时的住持是传西法师。

南怀瑾:传西法师是我的老朋友,我在灌县的灵岩寺学佛。他那个时候还是华西大学的教授,一个和尚在华西大学讲课,讲的内容是《爱的哲学》,轰动一时啊。那个时候,灵岩山住的都是什么人?钱穆、冯友兰、李源澄、王恩洋、郭本道、曾子玉、程天放……李源澄当时在灵岩寺的下院铁佛寺办有一个书院,学生、老师都是他一个人,“艰苦卓绝,始终不退”。

燕京大学的著名教授郭本道当时把燕京大学图书馆的全套线装《道藏》搬到这里,不带过来不行啊,不带过来就会被日本人拿走。原来我看不到,这次看到了,平时我们哪里有机会看到那么多书啊!

王国平:听说冯友兰也在山上?

南怀瑾:冯友兰先生当时也在山上住了三个月,读了《指月录》,他下山以后去教书了,在重庆出版了《新原人》。

王国平;当时灵岩山上真的是名流汇集啊。

南怀瑾:灵岩寺本来是个小庙,抗战时期,一群避难的文化界朋友都来到这里,他们都是传西法师的朋友。灵岩山不住和尚,却住了一批文化人,老实讲啊,包括冯友兰、钱穆、袁老师、贾题韬啊,都欠传西法师的情。我们吃他,住他,被他供养,我们也笑他,专门供养我们这一群文人。传西法师说,不管啦。他还非得要供养。我们四十年代在灵岩寺住了那一段,有感情啊!

我还有一个老朋友,也在灵岩寺呆过,跟着传西法师,现在九十多岁了,在成都文殊院住着呢,叫净天老和尚。听说他现在还记得我,还称我“南教官”。

四川的朋友是那么值得怀念

王国平:听说您在四川的朋友很多。

南怀瑾:成都的五老七贤,有几位是我的老朋友,其中一个七十多岁的刘豫波老先生,他的一个小砚台都还在我的手里。四川的朋友是那么值得怀念。我的老师袁焕仙就是四川有名的大德。离开四川后,我一直都很想念他,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也时时牵挂。我试着联络写信给张怀恕,请她打听袁老师的下落。结果好几个月没有消息。后来收到她女儿秦敏初的回信,得知张怀恕已经死了。当时大陆的变化很大,那时的邮政局真了不起,经过两三个月辗转查访,终于把我的信送到张怀恕女儿的手里,我们都非常感谢这个邮差。秦敏初收到我的信非常高兴,她认得我,我离开四川时,她还是个高中生。后来,她帮忙联系和打听到很多老朋友的消息。从她那里,我得知袁老师在文革开始时去世了。前不久,我在盐亭的凤灵寺为袁老师修建了一座灵塔。

四川有一个人叫刘杭生,后来到了台湾,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北大毕业的,当过抗战末期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我们那时在成都,大家都喊他“杭老”。刘杭生是个孝子,他到了台湾后住在四楼,妈妈八九十岁了,每天他都把妈妈背起,一级一级地下楼梯,到街上去转,晚上又背回来。刘杭生在台湾很穷,他虽做过财政部长,自己却没有钱。有一天,他给一个朋友写个条子,借三千元钱。干什么啊?他想去吃四川馆子。借到钱,刘杭生就到四川馆子去了,四川馆子的老板一看:“哟,杭老,您来啦!来干什么啊?”“吃饭。”“请客啊?”“没有,我一个人吃”。于是他就点了四菜一汤,也就是回锅肉,白菜之类。然后又让服务员给他买了一罐香烟,把烟罐打开,说:“我想成都啊。”吃完了以后,站起来就走了。四川馆子的老板连忙说:“杭老,您就走啦?”刘杭生说:“走啦!”老板说:“还没有找您钱哪。”杭老说:“给你们的小费。”他就这么潇洒。

成都东门外圣佛寺还有个光厚老禅师,光厚禅师不简单啊,四川人都称他为“四川现代的活罗汉”。那时候,光厚禅师每日上午为人医病,其行医,不把脉,不开方,不教吃药。我给他的治疗方法命名为 “以大拇指头烧病”。光厚禅师说大拇指中心为他修炼的三昧真火“火门”,真火自此火门出,按在病人之穴道上,一按一扬,一扬一按:好像蜻蜓点水一样。每一穴道,病重的人按二三十下,病轻的人按几下就可以了。你仔细一看,被按的穴道皮肤就红了一块,很神奇。

王国平:您老怀念四川吗?

南怀瑾:我跟这位刘(雨虹)老师多么怀念四川啊。四川是晚年最好居住的地方,比昆明、杭州……哪里都好,优哉游哉。

王国平:很想请您回四川走走。

南怀瑾:感谢你邀请我回四川。对不起,人怕老,老了以后,当年的老朋友一个个都没有啦,找不到老朋友了,跟很多人坐在一起,都无话可谈了。我从美国回到香港以后,还寻访到了一些四川的老朋友,然后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会给他们送礼金。现在很多老朋友都走了,还只剩一两个了。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