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雷铁崖

来源: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3-08 14:57:00 浏览次数:2175 【字体:

雷铁崖(1873-1920),四川富顺自流井石头沟人,原名昭性,字泽皆,后改詟皆。1905年8月由孙中山介绍首批加入同盟会后,署名铁崖,意欲以雷霆之声震醒国人。同年,创办海外革命报纸《鹃声》并任主笔,被查封后与吴玉章再办《四川》。1910年,雷铁崖奉孙中山之命赴马来西亚组建同盟会喉舌《光华日报》,同时任孙中山两个女儿的老师。1912年,任中华民国总统府秘书。

清末秀才,声名鹊起

雷铁崖幼入私塾。11岁时,其父经营盐业破产,少年雷铁崖辍学谋生,靠每日割山草担售以补家用,一次可得钱二三十枚,再到米店买“筒筒米”回家。这样的生活过了十余年,光绪二十年(1894),父亲同意雷铁崖与五弟雷民心一同就读炳文学院,与李宗吾同学。期间,他自施压力,勤奋刻苦,在每月参加富顺县考课时都名列优秀。后来,他考上了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科秀才。

二十世纪初,随着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和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雷铁崖的思想发生了巨变,产生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光绪三十一年(1905)一月,雷铁崖来到日本东京,先后在大成学校、宏文学院学习。同年8月25日,经孙中山介绍,川籍同学黄复生主盟,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该会最早的成员之一。9月,雷铁崖与川籍留日学生创办《鹃声》杂志,任主笔。《鹃声》是四川近代在国外出版的第一份革命刊物,以“发明公理,拥护人权”为宗旨,取自蜀王杜宇啼血化杜鹃的典故,希望籍此唤起人们的觉醒。由于《鹃声》主张革命,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应,清廷震惊恐慌,乃饬驻日公使交涉予以封禁。四川总督下达禁令:“有藏者比室株连,获主笔则就地正法。”《鹃声》仅出两期就被迫停刊。

光绪三十三年(1907)春,《鹃声》复刊,雷铁崖以铁铮笔名,发表长文《中国已亡之铁案说》,痛斥清廷卖国罪行,揭露立宪派的保皇面目,主张用革命手段破坏专制政体,“恢复祖国,以建民主政体”,并对章太炎倡导利用、改良佛学的主张提出异议。雷铁崖的文章畅达锋利,很受时人赞赏。不久,在清政府干预下,《鹃声》复遭查封。后陆续在《复报》《民报》发表《主张政治革命之非》《政府说》,批评君主立宪言论和无政府主义思潮。雷铁崖还担任陆军部留日学生组织在东京办的《远东闻见录》编辑,发有译文《亚细亚大陆诸国之将来》和《汉日文明异同论》。同年底,由吴玉章主持创办的《四川》杂志在东京问世,这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革命的刊物之一,有“西南半壁警钟”之称。雷铁崖不仅全力投入《四川》杂志编辑工作,而且是主要撰稿人之一。在《四川》一、二期上发表了《警告全蜀》长篇论著,对帝国主义一系列侵华行为痛加鞭笞和批判,并对其侵略中国的根源和最终目的作了精辟分析,呼吁蜀人要“各尽心力、合为图谋”,“舍身国事,百折不回”,拯救国家。次年秋,《四川》杂志被迫停刊。年底雷铁崖回国,寓居上海,联络同志密谋革命。

化名为僧,中山信任

宣统元年(1909)7月,雷铁崖受聘上海中国新公学任教,继又兼龙门师范和理科专修两校教师。秋,作为川籍同盟会骨干被清政府指名通缉,仓猝中雷铁崖向胡适借了一床棉被,连夜逃至杭州西湖白云庵化名为僧。方丈得山同情革命,又见雷铁崖诗、字超俗,知非常人,尊为贵客,不以僧规相绳。11月,浙江学生创办《越报》在上海出刊,雷铁崖被邀任编辑,作发刊词,并撰《名说》,批判儒家纲常名教思想。宣统二年(1910)春,革命党人在沪创办留美预备学校,以体育为名而练陆军,促他前往相助结束为僧生活。

1910年5月,在陈其美创办的《民声》杂志上发表《中国立宪之观感与欧洲国会之根据》,揭露清廷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的欺骗性。秋,同盟会在马来西亚槟榔屿筹组《光华日报》,孙中山通过胡汉民邀请雷铁崖前往主持笔政。12月2日,《光华日报》正式出版。同月6日,孙中山离槟榔屿赴欧美奔走革命,行前将长女孙蜒、次女孙婉交雷铁崖教读。他主持笔政一年余,撰写文章和时评100多篇,与康有为保皇党人展开了激烈论战。笔战不过百日,立宪派的喉舌《槟城新报》便阵脚大乱,主笔数换,几至不能出版,硬是从康有为卧榻之侧夺下了这块舆论阵地,变成同盟会在海外的革命指导中心。由于他在华侨中有重大影响,被称为“华侨之友”。他还先后为广州、武昌起义在华侨中积极募款,支援国内革命。其间,戴季陶受清政府通缉,亡命日本,后逃槟榔,由雷铁崖和陈新政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

民国元年(1912),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雷铁崖受命为总统府秘书。因与秘书长胡汉民意见不合,更对党人中对袁世凯的妥协及其投机者钻营夺利大感不满和失望,仅半月即辞职去杭州。同年夏,雷铁崖返川省亲,与熊克武、黄复生等在重庆成立“垦植协会蜀支部”,复任全国垦植会本部评议员。12月11日,由川抵京。13日,代理《民主报》总编辑之职,旋又兼京师女子学堂教职。次年3月22日,撰《宋教仁被暗杀之研究》,抨击袁世凯政府为“暗杀政府”。4月,临时稽勋局委任雷铁崖为文字鼓吹审议案主任。袁世凯签订善后大借款后,他又著文斥“政府之罪恶”。“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大捕革命党人,雷铁崖离北京,转赴南洋,在新加坡创办《国民日报》,从事反袁宣传活动。

南社诗人,忧愤离世

雷铁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诗人,书法也名噪一时。在西湖出家期间,雷铁崖喜爱写诗练字,当地人纷纷上门求讨,于是被誉为字僧或诗僧,名重杭州。他是清末民初重要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成员,在南社自编刊物上陆续发表了七十余篇诗作。期间与柳亚子关系甚密,柳称他“工诗文书法”。

民国五年(1916),袁世凯死,雷铁崖以为时局将有好转,又从南洋回国,准备有所作为。不料事与愿违,军阀混战,国无宁日,百业萧条,民不聊生,雷铁厓抱着失望的心情再返南洋,与进步人士集资购买了橡胶园,从事实业救国之道,暇时研究政治。他心系故国安危,忧愤难平,终致精神恍惚。民国八年(1919)二月,雷铁崖回上海就医,后回川休养,病情日益严重。民国九年(1920)五月八日在自流井石头沟老宅去世,终年48岁。

这位被誉为“革命先觉,功成不居,蒿目时艰,卒以忧死”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家、诗人逝世后,自贡各界特辟“铁崖路”(今中华路)以示纪念。

来源: 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