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04-25 09:14:25

蔡方鹿:硬核理学家张栻

作者:《巴蜀史志》编辑部 考拉看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8-20 14:36:35 浏览次数:1144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蔡方鹿

硬核理学家张栻

《巴蜀史志》编辑部 考拉看看

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中,张栻是非常特殊的存在。他是其中唯一的理学家,其学识名气皆超越朱熹。他在与朱熹的“相与博约”中,发展了宋代理学,确立了理学中发展最盛的湖湘学派,并促进了宋代蜀学的持续发展。

“但是张栻所创造的价值又与其当今的名气极度不符。”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蔡方鹿,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张栻,发表了自1976年以来中国大陆最早关于张栻研究的论文,出版了中国大陆第一本专门研究张栻的学术著作。蔡方鹿提到:“后世提到宋明理学,往往只是讲濂(周敦颐)洛(程颢、程颐)关(张载)闽(朱熹),程(程颢、程颐)朱(朱熹)陆(陆九渊)王(王阳明),很少提到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

实际上,张栻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我们四川在历史上只出了4位从祀孔庙的历史名人,张栻就是其中之一”。

张栻博学多才,在道学、政事、教学等方面均有建树,尤其对宋代湖湘学派和蜀学的贡献甚大。他在潭州城南的妙高峰上,创建城南书院,教导学生。又在34岁之际,岳麓书院重修之后,主教于此。至此,他在湘江两岸的城南书院与岳麓书院之间往来教书,传道授业。当时,前来求学人数之多,达数千人。正是如此,张栻奠定了湖湘学派的规模,成为一代学者宗师。

值得一提的是,蜀中学者从张栻受教后,返回蜀地,促进了蜀学发展。比如,张栻弟子范仲黼等蜀人求学于张栻后,讲学于四川的二江之上,“南轩之教,遂大行于蜀中”。

汉代传经讲学画像砖

当时二江有九先生,都是传授张栻学说的南轩弟子或私淑弟子。其中有“四范”:范荪、范子长、范子该、范仲黼。另有薛绂、邓谏从、虞刚简、程遇孙、宋德之等。二江九先生中以范仲黼最为著名,“乾、淳以后,南轩之学,盛于蜀中,范文叔为之魁”。一些来不及直接师事张栻的四川学者,纷纷通过范仲黼而私淑南轩,求得南轩之学,并将其传播开来。

蔡方鹿提到,在张栻生活的时代,他的学识和知名度都超过了朱熹,可谓是当时的“顶流”,以至于闽学派代表人物朱熹都要亲赴长沙,造访张栻,当面请教。后来朱熹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实与同张栻的学术交流分不开。后来,张栻父亲离世后,朱熹还曾与其作三日谈。朱熹回忆此事时提到,张栻天资聪颖,对学问认识都很正确。

蔡方鹿(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朱子学会副会长)

武能定国,则体现在张栻抗金方面的影响力。张栻父亲被称作“出入将相”,是与岳飞一样的爱国抗金将领。张栻从小受父亲影响极大,自己也曾参加过抗金战事。此外,张栻主教于书院之际,传播热爱国家、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许多学子受其影响,代表性人物便是抗金名将吴猎、赵方。即便后来张栻去世,他所带来的影响力仍经久不衰。彼时宋朝将亡,岳麓书院的学生们团结一致,共同守城,即便死伤无数,仍不轻言放弃。这体现的就是张栻教学中的爱国精神。

过往,人们对张栻的研究更多是看到他与朱熹相近的方面。蔡方鹿在多年研究中,以历史材料为根据,发现张栻思想较为独特之处。比如,“张栻思想的特点是既以性、太极、理为宇宙本体,又突出心的主宰性,张栻与朱熹最大的区别是张栻哲学突出心对于宇宙的主宰性和本原性,这与陆九渊心学相近,而与朱熹明确批评心本论有别。”

诸如张栻这样一位现象级人物,对南宋及后世的影响力都非常大。蔡方鹿提到,张栻入选四川历史名人,将会带来许多积极意义。张栻身上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是值得深挖的重点。与此同时,张栻身上亦有许多巴蜀人士的风骨,可作为吸引大家了解巴蜀文化、发展巴蜀文化的文化偶像加以传播。

如何让古人“活”起来,蔡方鹿也提出自己的看法。诸如编写乡土教材,将张栻爱国爱民、经世济国的故事和精神传达给学生;开展相关电视剧拍摄,扩大张栻影响力;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宣传张栻思想。

Q

您是研究南宋理学发展的专家,您是否认为张栻的价值被低估了?

A

确实是这样,张栻的价值长期被低估。以往人们提到宋明理学,往往只是讲濂(周敦颐)洛(程颢、程颐)关(张载)闽(朱熹),程(程颢、程颐)朱(朱熹)陆(陆九渊)王(王阳明),很少提到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事实上,张栻代表了宋代理学中以性为本体的性本论一派,据《宋元学案》称,这在当时为最盛的一派,“宗羲案:湖南一派,在当时为最盛”。以至于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都要亲赴长沙,造访张栻,当面请教。后来朱熹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实与同张栻的学术交流分不开,朱熹本人对张栻也有很高的评价。现在经过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已确认张栻在心性论、中和之辩、经学、知行观、重躬行践履等方面有突出见解,为促进宋代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栻的价值被低估,与张栻主要是一位思想家,又长期在湖南一带活动有关。但我们四川在历史上只出了4位从祀孔庙的历史名人,其中就有张栻。入祀孔庙,这在传统社会具有很高的地位和礼遇。

汉代传经讲学画像砖

Q

在您看来,张栻为什么会入选四川历史名人?

A

张栻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当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其父张浚是苏轼、程颐的再传弟子,“出入将相,垂四十年,忠义勋名,为中兴第一”。张栻继承了张浚的爱国爱民思想,不仅直接参与北伐,“内赞密谋,外参庶务”,而且在任职知静江府、知江陵府期间,皆政绩卓著,深得民众拥护爱戴。南宋景定二年(1261),入祀孔庙。

张栻勤勉精思、见识宏博、践行笃实,在道学、政事、教学等方面均有建树,尤其对宋代湖湘学派和蜀学的贡献甚大。他创办城南书院,主教岳麓书院,从学者达数千人,奠定了湖湘学派的规模,成为一代学者宗师。蜀中学者从张栻受教后,返回蜀地,讲学于成都“二江之上”,促进了蜀学发展,“二江之讲舍,不下长沙”。除此之外,张栻的南轩之教影响深远,在张栻教导下,产生了抗金名将吴猎、赵方(二人均为张栻弟子),理学名臣魏了翁(张栻私淑弟子)等杰出后学。

在张栻思想影响下,清初产生了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近代,产生了经世致用派魏源,洋务运动领袖曾国藩、左宗棠,维新变法干将谭嗣同、杨锐(二人均为“戊戌六君子”,其中杨锐是张栻家乡四川绵竹人),民主革命家陈天华,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共和国领袖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蔡和森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总共13位代表,就有毛泽东和何叔衡两位出自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后改为湖南一师)。

张栻思想对蜀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夏君虞指出:“南轩(张栻)承继了家学,又受学于五峰(胡宏),于是蜀学与湖南学合流,而南轩一人占住了蜀学与湖南学两席。”由于张栻的卓越贡献,所以他入选为第二批四川省历史名人。

需要指出,在促进张栻研究、扩大张栻思想影响方面,四川大学杨世文教授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整理研究出版了《张栻全集》(三册)、《张栻集》(五册),而且主持承担了张栻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发表一系列张栻研究论文,扩大了张栻在四川和全国的影响。

湖南岳麓书院爱晚亭一角

Q

您在研究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张栻比较鲜为人知的一面?

A

过去人们对张栻的研究,更多地看到他与朱熹等人思想相近的一面。我通过多年研究,以历史材料为根据,发现张栻思想较为独特的地方。其中包括:张栻思想的特点是既以性、太极、理为宇宙本体,又突出心的主宰性,张栻与朱熹最大的区别是张栻哲学突出心对于宇宙的主宰性和本原性,这与陆九渊心学相近,而与朱熹明确批评心本论有别;张栻提出“心主性情”,强调用人的理智之心来控制和把握人的本性和人的情感,使之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张栻作为理学家,不仅提倡道德自律,而且关心国计民生,重视躬行践履、经世致用,留心经济之学,带有事功思想的色彩。这是过去少有人论及、鲜为人知的地方。说明他并不是空谈心性的人物,而是关心百姓生活,并在治理实践中有突出政绩,做了不少利民之事的儒家理想的实践者。

Q

张栻对欲、利比较肯定,这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是否有所不同?

A

张栻确实对欲、利比较肯定,主张把满足百姓的色、货需求作为天理之公,而非人欲之私,以此与佛教的禁欲主义划清界限。他说:“其所谓好货者,欲己与百姓俱无不足之患而已……其所谓好色者,欲己与百姓皆安于室家之常而已。夫其为货与色者如此,盖天理之公且常者也。”张栻所说的色与货都指正常的人生欲望,张栻主张对此人欲要加以满足,使之“无不足之患”,而不是作为人欲之私来灭掉。张栻认为,物质利益是人人所追求的。他说:“人孰不欲富贵,此言人情之常也。谓圣贤独不欲,则岂人情哉?”指出追求富贵等物质利益,是人之常情,即使圣贤也不可避免。如果离开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利益和人欲而空谈仁义道德,这是张栻所反对的。由此他主张,对于铁钱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实事,必须一一务之,这是张栻经世致用思想的重要体现。张栻对欲、利的肯定,主张满足百姓物质生活需求的思想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有所不同。但即便是这样,也不能完全否定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思想的合理因素和积极意义。

Q

张栻对巴蜀文化作出了哪些贡献?

A

张栻之学除盛行于湖南一带外,还回流四川,在蜀地产生了重要影响。张栻讲学于湖湘,蜀人多从之。不少蜀中学者从学张栻后,又回到四川讲学,传播张栻的理学思想。另一些四川学者则私淑张栻,以求南轩之学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也传播和发展了张栻思想,这就促进了宋代蜀学的进一步发展。全祖望指出,张栻的四川后学不亚于其在湖湘的弟子。他说:“宣公居长沙之二水,而蜀中反疏。然自宇文挺臣、范文叔、陈平甫传之入蜀,二江之讲舍,不下长沙。黄兼山、杨浩斋、程沧洲砥柱岷峨。蜀学之盛,终出于宣公之绪。”传张栻理学于四川的主要有张栻的蜀中门人宇文绍节、陈概、范仲黼等学者,以及张栻私淑弟子中的蜀籍学者虞刚简、魏了翁等人。通过他们,把张栻在湖南创造的学问传回四川,沟通了湘蜀两地的学术联系,也促进了巴蜀文化的持续发展。

此外,张栻著名弟子吴猎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入蜀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在成都府学(今成都石室中学)西面建“三先生祠堂”,以祠周敦颐、程颢、程颐三先生,并配祠朱熹、张栻。可知在南宋时四川就已把两宋周程朱张五大著名理学家作为先贤供奉祭祀于祠堂,并将其遗像设立其中,供学人瞻仰,发挥“其嗣往圣,开来学,潜辅治理,以建万世太平之源”的教化作用。后来“南轩之教,遂大行于蜀中”f,使包括张栻思想在内的时代思潮——理学,在宋宁宗嘉定年间广泛流传于蜀。

其间,南宋嘉定三年(1210),张栻私淑弟子魏了翁在四川蒲江创建著名的鹤山书院,书院藏书10万卷,超过岳麓书院,而居全国书院藏书之最。并传道授业、著书立说,传播张栻学说,创鹤山学派,为提高巴蜀文化教育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亦扩大了理学影响,使蜀学与洛学相融合。魏了翁由其思想成就产生较大影响,后亦入祀孔庙。

张栻思想对宋代蜀学发展产生了客观影响,不仅促进了宋代蜀学发展,而且对整个巴蜀文化和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宋代蜀学的发展,实际上也就是整个巴蜀文化发展的表现。

四川师范大学于2013年在广汉校区竖立一座张栻塑像,供师生和民众瞻仰。并成立了“四川师范大学张栻思想与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由“张浚张栻思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劲松先生和蔡方鹿教授任中心主任,开展张栻思想研究,已出版发表《张栻在宋代道学中的宗主地位及其影响》《张栻经学与理学探析》《张栻与理学》《张栻对杨万里的影响》《张栻反对“四风”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等一批学术成果。

张栻画像

Q

对于张栻的推广,还有哪些值得做的地方?

A

应把对张栻思想的深入研究与弘扬张栻思想中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结合起来,使张栻思想中的精华在国民教育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大力弘扬。除学术界继续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外,还应积极探讨张栻思想的时代价值及其如何推广普及的问题。在这方面,德阳市包括绵竹市可组织编写关于张栻、张浚的校本教材,使各中小学生从小受到张浚、张栻爱国爱民、经世致用、传道济民思想的教育和影响,发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把爱国体现在爱家乡上,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作贡献。同时也可开展“走张栻之路”等旅游文化活动;创作影视和舞台作品、举办“南轩文化节”等文体活动,把张栻思想大力推广宣传出去,使更多民众了解张栻,提高关注度,发挥四川历史名人的覆盖辐射作用,为文化强省作贡献。

Q

您觉得张栻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当代人继续学习?

A

张栻成就人才,传道济民。其优秀品质包括张栻的民族文化主体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爱国精神,崇尚真理的精神,哲学创新精神,综罗各家的兼容心态和开放精神,科学求实精神,求知探索精神,躬行践履、经世致用精神,不计名利、从事书院教育的自由讲学精神,讲求伦理道德修养和道德自律精神等,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经学、文学、史学、宗教等各个领域,尤其在四川、湖南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上张栻的思想、品质应得到传承和发展,以此促进四川的经济文化建设,为文化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以上张栻的思想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亦是构成当今四川精神的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值得今天的人们认真整理和总结研究。这对于当今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现代价值,通过挖掘和探讨张栻思想对于今天的价值,从中汲取可供借鉴的思想成分和积极因素而传承创新、发扬光大,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立足巴蜀,面向全国,突出地方特色,为包括巴蜀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与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服务,这是我们研究四川历史名人的重要目的。

总之,四川古为巴蜀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对四川历代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是值得整理、借鉴、继承和发扬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蜀学已成为现代学人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研究巴蜀文化和四川历史名人,让四川历史名人的文化基因融入巴蜀儿女血液,不断增强文化的供给能力,充分彰显川人文化自信,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巴蜀史志》编辑部 考拉看看(创生文化)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