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05-15 15:32:58

邹 容

来源:《四川省志·人物志》(1840-1985) 发布时间:2017-02-16 16:28:00 浏览次数:2693 【字体:

邹容,谱名绍陶,又名桂文,别名蔚丹、威丹。巴县人,生于1885 年(清光绪十一年)。其父邹子璠,“以贩鬻致富”,拥资巨万,长期往来西北甘陕、东南沪汉间,从事长途贸易。

邹容自幼聪明过人,12 岁时,已熟读“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及《史记》、《汉书》等史籍。受当时维新变法思想影响,对清朝专制统治和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日益反感,不愿走读书入仕的老路,13岁参加巴县童子试,罢考;为排遣内心的苦闷,以金石雕刻自娱。

邹容稍长后,被父亲送入重庆经学书院,求学于名儒吕翼文。在广泛涉猎新书报后,他接受了西方民权思想,滋生了离经叛道的革命思想,吕翼文对此十分恐惧,当即将他斥退。此后,邹容曾向日本驻渝领事馆的日人成田安辉和井户川辰学习日语。

1901年夏,邹容参加成都官费留日考试,被录取,因思想激进被川督奎俊除名。同年得父亲同意,邹容经上海赴日本自费留学。在上海期间,邹容曾入江南制造局附设的“广方言馆”学习英语。1902年春夏之交抵日本东京,进入神田区“同文书院”学习。就学期间,邹容如饥似渴地攻读卢梭、孟德斯鸠等西方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同时,积极参加中国留日学生爱国活动,受到许多年轻同学反清革命言论影响,激发了他思想中早已孕育的革命情怀;以后,凡留学生开会,邹容必争先演说,犀利悲壮,鲜有能比者。

1903年3月,清政府所派留日陆军学生监督姚甲暗中监视并向清政府密报留日学生反清活动情况。邹容得知后,十分愤怒,联络5位留学生前往姚甲宅邸,将其痛打一顿,剪去其发辫,悬挂于东京中国留学生会馆示众。清政府要求日本外务省将邹容递解回国治罪。邹容闻讯,被迫隐匿身份,于当年4月逃回上海,避居上海“爱国学社”。在这里,他与章太炎、章士钊等相识。早年加入英国籍的广州富商冯镜如(保皇党人)要在上海设立“国民议政会”(又名四民公会),邀请邹容参与筹备,邹容严加驳斥,冯镜如无言以对,羞惭而退。

1903年5月,上海市民抗议沙俄侵占中国东北领土的活动如火如荼。邹容挺身而出,投入这场反帝爱国斗争,并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团结爱国学生抗暴。一时之间,海内外学界函电纷驰,各地学生均要求入会,各省争设总部,各府州县各设分部,情绪高昂。不久,因邹容入狱,该同盟会没有组织起来。清政府视学生爱国行动如洪水猛兽,密令各地随时捉拿,就地正法。邹容对清政府昏庸腐朽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抑制不住万分愤怒之情,完成了在日本时开始写作的反清革命战斗檄文——《革命军》,并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誓做摧毁清王朝反动统治的革命大军的开路先锋。该书由章太炎作序,在《苏报》发表了序言。随后由柳亚子等人筹资,于当年5月出版发行。

邹容《革命军》为文凡 2 万余言,共分7 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革命之原因,第三章革命之教育,第四章革命必剖清人种,第五章革命必先去奴隶之劣根性,第六章革命独立之大义,第七章结论。

《革命军》旗帜鲜明地申讨 2000 多年来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罪恶统治,揭露了清王朝专制制度的黑暗现实,以恢复自由平等人权、驱除异族统治相号召,达到摧毁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邹容指出:“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洗尽二百六十年残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他满怀激情地赞颂说:“巍巍哉! 革命也。皇皇哉! 革命也。”

《革命军》以西方启蒙思想为武器,结合中国现状,对革命涵义作了明确阐释:“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

邹容谴责秦汉以来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说:“自秦始皇统一宇宙,悍然尊大,鞭笞宇内,私其国,奴其民,为专制政体,多援符瑞不经之说,愚弄黔首,矫诬天命,馋国人所有而独有之,以保其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革命军》深刻揭露了清朝专制制度的黑暗腐朽。满洲贵族通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残忍屠杀手段入主中原,建立了以种族歧视为基础的封建专制政权,满人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大权,八旗子弟、宗室成员、红黄带子、贝子贝勒,世世为官,生而有权。在这种专制统治下,中国广大人民处于被奴役地位。

邹容认为,对于病入膏肓的中国来说,欧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起死回生的灵药、宝方。“吾幸夫吾同胞之得闻文明之政体,文明之革命也。吾幸夫吾同胞之得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理》,弥勒约翰《自由之理》,《法国革命史》,《美国独立檄文》等书译而读之也。”他认为,中国进行一场社会大革命是十分必要的,“自格致学日明,而天予神授为皇帝之邪说可灭;自世界文明日开,而专制政体一人奄有天下之制可倒。”他指出:“革命者,国民之天职也,其根底于国民,因于国民,而非一二人所得而私有也。”中国人民的神圣责任是:“诛杀满洲人中之皇帝,以儆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尊重民权,“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之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

当然,《革命军》在宣传反清革命的同时,也受大汉族主义影响,对满族统治者和人民不加区分,一并加以否定,这是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它旗帜鲜明的反封建精神和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愿望,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广大人民的要求。因而,《革命军》一问世,尽管遭到清政府的严厉查禁,它却不胫而走,风行海内外,翻印 20余版,销行 100 余万册,成为 20 世纪初期中国最重要的革命宣传读物。

帝国主义和清政府感受到《革命军》的巨大威力,一片惊惶。为消灭邹容及其《革命军》,清廷派遣老奸巨猾的江苏候补道台俞明震在上海搜捕革命党。俞明震与沙俄领事互相勾结,于 1903 年 6月 30 日制造了轰动海内外的“《苏报》案”,先将章太炎逮捕,关进租界监狱,7月1 日邹容自动到租界巡捕房投案入狱。章太炎、邹容在租界监狱遭受惨无人道的虐待折磨。邹容染病后,也得不到任何诊治,拖延数月,沉疴不起,于1905年 4月 3 日瘐死狱中,年仅 20岁。1912年 2月,南京临时政府追赠邹容为大将军。

来源: 《四川省志·人物志》(1840-1985)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