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05-15 15:32:58

余栋臣 张桂山(合传)

来源:四川省志·人物志 发布时间:2017-03-20 15:01:00 浏览次数:3182 【字体:

  余栋臣,生于 1851 年(清咸丰元年),又名腾良,绰号余蛮子,四川大足县龙水镇人。家贫,以挑煤营生。余栋臣学过武术,有胆略,慷慨好义,喜为人雪不平,在龙水镇一带颇有声望。

  余栋臣的家乡是外国宗教侵略势力伸入较早的地区之一。人民群众因愤恨外国传教士的横行不法,曾于 1886 年和1887年两次捣毁龙水镇的教堂。余栋臣是这两次打教堂的积极参加者、组织者。在龙水镇教堂两次被群众捣毁之后,传教士又继续榨取钱财、征用民力重建教堂。1890 年再次重修的教堂落成之时,适灵官会会期将到。传教士彭若瑟强令知县钱葆塘出示严禁举办迎神赛会和派兵守卫教堂。在 8月 4 日赶会那天,教民王槐之仗势启衅,声言要捕捉仇教党徒,并与教民数人放火烧毁教堂附近的民房数间,官兵又杀死农民蒋兴顺,激起群众愤怒,余栋臣尤为愤怒,“立率众往,捣毁教堂”,旋即约集唐翠屏、蒋赞臣、李尚儒、余翠坪、李玉亭等人歃血订盟,准备起义。

  1890年 8月 8 日,余栋臣等人率领由煤窑、纸厂 几百多 工人组成的队伍攻入龙水镇,正式竖旗起义,并发布檄文痛斥西方列强的侵华罪行和外国传教 士“无法无天”的罪恶行径,揭露封建官绅“助纣为虐”的丑恶嘴脸,号召群众投入斗争,其影响所及,使“数百里汹汹骚动”。此次起义坚持到 1892 年 9月而失败,余栋臣逃逸他乡,直至 1895 年才返回家乡。

  此次起义失败后,余栋臣被官府通缉。然余栋臣潜伏民间,官府久捕而不获。及至 1898年春,四川江北厅发生教案,川东道任锡汾捏称余栋臣是江北教案的主使人,授意署巴县知县王炽昌设法密捕。4月 18 日,余栋臣在大足县双路铺被清吏捕获,械送至荣昌监禁,拟加重惩。4月 20 日,张桂山率众劫狱救出余栋臣。次日晨,众拥余栋臣回龙水镇,为了反对外来侵略和抵抗官兵进剿,众皆有意再举。余栋臣应众人之要求,在龙水镇宣布第二次起义。7 月 3 日,余栋臣派张桂山率队到荣昌县河包场郑家湾教堂逮捕了法籍司铎华芳济。华芳济被捕后,法公使和法驻渝领事分别向清廷及四川大吏抗议。署理四川总督恭寿秉承朝旨严饬重庆镇派兵到大足剿办。清军行至铜梁县三教场,被张桂山率义军设伏击溃。清廷剿办失败,改变策略主抚。恭寿派员与余栋臣等议和,以释放华芳济和撤销通缉余栋臣、蒋赞臣为主要内容。由于余栋臣坚决不允签字,遂使清廷以议和释放华芳济、瓦解起义军的企图破产。8月 3 日,余栋臣发布起义檄文,揭露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指出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宣布“爰起义师,誓雪国耻”,“以除民害”,并明确公布起义军的各项政策。檄文一一出,人心感激,从者日众,起义军最多时达 1万人左右。9 月下旬,起义军分兵五路出击。余栋臣率军出铜梁,路经大足马跑场时,他当众演说,号召大家“众志成城”,“出国家于危急”。9 月 28 日至铜梁,捉获华籍司铎黄用中,后抵永川焚毁黄瓜山天主教堂。起义军分兵出击,远近震动,使清廷陷入剿、抚两难的境地,但仍侧重于抚。因此,护理川督文光一面急调兵进讨;一面授意安定营统领周万顺会同大足知县丁昌燕办理招抚,重申“议和”。因余栋臣反对,遂使此次“交铎就抚”的所谓“议和”宣告破裂。

  12月,清廷改变策略主剿。四川布政使王之春率领重兵进剿起义军。1899年 1月 18 日清军攻占龙水镇,余栋臣率起义军退守大足西山。1月 19 日,余栋臣将华芳济送交清营。不久余栋臣携眷下山赴清营,被押于统领周万顺营中。6月余栋臣潜逃,拟趁7 月间龙水镇灵官会会期再起打教,旋即被捕,羁押成都,判“永远牢固监禁”。据熊克武回忆,余栋臣在狱中由佘英介绍加入同盟会。余栋臣虽被监禁,对当时四川的反清起义仍尽可能予以支持。1919 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余栋臣恢复了自由。重返家乡。1912年 6月 19日,川军第一师师长周骏奉令派兵到大足逮捕了余栋臣,械送至永川,罗织罪名加以杀害。

  张桂山,生于 1866 年(清同治五年),绰号张莽、张蛮,四川大足县宝兴乡人。自幼家贫,从 12 岁起即自谋生路,先后在大足县龙水、双路等地当放牛娃,做食店的幺师和茶馆的帮工。1890 年第一次余栋臣起义爆发,张桂山前往参加。此次起义失败后,张桂山回到龙水、双路等地重操旧业,兼习武艺,并暗中与过去参加起义的伙伴时有来往。

  1898 年 4月 18日,地方官员密谋诱捕了余栋臣,解至荣昌囚禁。张桂山闻讯,与蒋赞臣等人商议,组织营救。4月20 日午后,由张桂山率领西山煤窑、纸厂工人和四乡农民 200 余人,从龙水镇出发向荣昌县城飞驰前进。抵荣昌城时已二更,城门甫闭。张桂山梯墙而入,扭锁开城门,拥众围监狱;桂山又以刃胁典吏,强开狱门,将余栋臣救出。众拥余栋臣归,余栋臣在龙水镇宣布第二次武装起义。

  1898年 7月 3 日夜,张桂山奉余栋臣令,率起义军潜赴荣昌县河包场郑家湾天主教堂,逮捕了法籍司铎华芳济。在回龙水镇途中,将华芳济押至戏台上示众,向群众宣布外国传教士包揽词讼、强买田产、奸污中国妇女、残杀中国儿童的种种罪行。即至龙水镇,“市商来贺,合镇哗然”。当时《蜀学报》对起义军此一义举评论说:“佥谓西人要挟,有求必应,今余蛮子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固称快事。”重庆镇派兵前往大足进剿。余栋臣派张桂山率起义军抗击清军。张桂山在清军到来之前,预先将起义军部署在铜梁三教场周围的山谷之中,设伏以迎敌。当清军大队人马进入伏击圈时,突然一声炮响,伏兵四起,喊杀声震山谷,奔击清军。清军突遭袭击,人人惴恐,纷纷逃命,遂大败,致使“全川震动”。张桂山英勇善战的名声也因此远扬,其英雄事迹几于妇孺皆知。由于张桂山率部坚持“反洋抗官”,遂成为起义军的中坚力量。

  第二次余栋臣起义失败,张桂山并未屈服,他潜伏在大足县境,“复出纠众扰教”,“经兵团击溃后,窜匿他省”。1902 年张桂山由贵州密函联络四川资阳义和拳,“约定八月秋后举事”。后来,时久禁弛,张桂山回到大足从事秘密活动,积蓄力量,待机再起。

  1911年6月,四川保路运动兴起,张桂山认为再起义的时机已到,开始公开活动,联络过去参加余栋臣起义的人,为武装起义作准备。12月 7 日,张桂山率众捣毁大足县龙水镇警察所举行起义。

  曾参加余栋臣起义的杨玉成、李华臣、陈文峰等人分别在大足县的玉龙场和马跑场聚众响应。12月 20 日,张桂山、杨玉成、李华臣等人率领起义军攻入大足县城。12月 21 日宣布大足独立。12月 30日,张桂山统领该部从大足县城出发急趋富顺。此时富顺已独立,范华阶为富顺军政府司令。1912 年 1月 l 日,范华阶收编的巡防军哗变,范不能控制局势。张桂山率部入城平定叛乱,自称东亚义字全军水陆大统领兼富顺县军政府都督、范华阶为副都督。1 月 13 日,从自流井来富顺的滇军发动突然袭击,逮捕了张桂山、范华阶等 6 人。当晚张桂山越狱,兼程逃回大足。张桂山回大足后,闲居县城内。当时护理四川都督胡景伊密令大足县知事曹芳洲铲除地方势力,以便加强控制。张桂山在曹知事的心目中是首先要铲除的对象,遂罗织罪名,于 1912 年 12月 11日逮捕张桂山,枪杀于县衙前鼓楼坝。张桂山在临刑时神态自若,连呼:“到民国才死,死得不值。”

来源: 四川省志·人物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