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成都记忆音频>详细内容

【成都记忆第1季】文化名人 第1集 相如作赋

发布时间:2025-02-10 09:28:11 浏览次数:303 【字体:

­

文化名人 第1集 相如作赋

天府巴蜀,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数千年来,这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学,涌现出一批享誉全国的文学大家。其中最早的一位,便是汉赋的代表作家司马相如。

1长

出生在四川成都的司马相如,小名犬子,由于仰慕战国时期以完璧归赵、将相和而大名鼎鼎的蔺相如,因而改名相如。他所生活的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正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大帝国日益巩固和发展的时代,战国群雄割据的时代已经过去,蔺相如折冲尊俎的业绩也难以重演。司马相如便把聪明才智转向了文学并凭着雄放的气魄和富赡的才华,勇于创新,锐意开拓,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

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赋,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他有赋29篇,但流传至今的只有《天子游猎赋》《哀二世赋》《长门赋》《大人赋》等几篇。这几篇作品,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赢得了几个“第一”。

首先,作为司马相如最重要的代表作,《天子游猎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全面体现汉赋特色的大赋。在内容上,它以宫殿、园囿、田猎为题材,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既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声威,又对最高统治者有所讽谏,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在形式上,它摆脱了模仿楚辞的俗套,以“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结构宏大,层次严密,语言富丽堂皇,句式亦多变化,加上对偶、排比手法的大量使用,使全篇显得气势磅礴,形成铺张扬厉的风格,确立了汉代大赋的体制。

其次,《哀二世赋》是整个赋史上第一篇直斥秦朝暴政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全文只有158个字,写得情致蕴藉,感慨深沉,警策凝炼,与《天子游猎赋》的铺排夸张、雄浑宏丽形成对照,开后代抒情小赋的先河。

第三,他的《长门赋》是赋史上第一篇描写被锁闭于深宫中的妇女的作品,通过表现她们的孤独和哀愁,暴露了封建宫庭的阴森黑暗,可谓文学史上官怨体的滥觞。作品善于描写景物,烘托气氛,以情景交融的笔触,把人物感情的起伏跌宕写得惟妙惟肖,委婉动人,对后代的宫怨诗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会长李大明对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进行了这样的评价:

音频(司马相如1):他文学上的业绩非常突出,中间体现出非凡的创新精神,被历来尊为辞赋之宗,他的大赋创作直接影响和形成了历代对辞赋评价的基本点,那就是文学写作中的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对李大明所说的“创新”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解读,在他看来便是司马相如开始用“赋”这种文学形式主张自己的政治思想:

音频(司马相如2):孔子说谏有五种谏,最好的就是谲谏,又叫讽谏,实际上汉大赋就遵循这种谲谏的方式去夸述,去描述,但最终觉得这是错的,所以汉代文体的特征,也可以说一个本质性特征,一方面用文学的手法去夸张,去描写,另一方面他把他要说的思想包含在里面,这是遵循了谐隐这条传统的,他那种铺张是多元来的,但是最终还是归于节俭,归于正道,确立这个汉大赋是司马相如确立的,在文体上,他把一个漫长发展文体终于确立为一个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文体,这就是他的贡献;而且我们从他的思想当中可以看到,一异诸侯不要太僭越,不要不守本分,他强调帝国秩序;另外他想汉武帝应该遵守礼法,所以这就是司马相如对当时的生活的感受,也大体是当时儒生对政治的期待。

所以,历史上的司马相如绝不止是一代文宗、赋圣那么简单,得益于个人的蜀中经历和抱负,他还曾拜官中郎,奉使西南。李山介绍说:

音频(司马相如3):汉武帝早起开始经营西南,派了一个人叫唐蒙通西南夷,唐蒙拿了命令以后,以四川为依托去办这些事情的时候,动作大了,自己兴了很多政令,引得四川的父老不高兴,汉武帝就派司马相如拿了节杖以中郎将的身份,去安抚四川的百姓,在这次出差当中,司马相如写了两篇非常重要的散文,有一篇带赋的色彩,这就是《谕巴蜀父老檄》,檄就是檄文,是代表皇帝说话的,用檄文的方式,首先表明通四夷这是大政,接着批评唐蒙,说让唐蒙来就是招500个人开西南夷,不是带着大军来的,是带着礼品来的,我们得有人拿着礼品,天子的使节出差得有人护卫,天子的意思就是干这个,没想到唐蒙自己搞了一套,让地方官搞后勤,征调民夫开始动起手来了,让父老不高兴,这不是天子的意思,如果文章写道这就写完了,大概也就平平了,接着司马相如说,其它边地的人民,只要边疆有事,一个个奋发有为摩拳擦掌,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可是蜀地的父老听说要征调自己了,不是逃亡就是自杀,说这个事情不好,但也不能怨你们,说老师没有教育你们,所以以后还是要提倡教化,实际上说了唐蒙不好,也说了父老反应过激,最后大家要接受更高的文化,心胸更开阔,实际上这篇文章在写法上很巧。另外一篇文章讲汉帝国为什么要花大力气通西南夷,这篇文章两种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司马相如对开西南夷是赞成的,从对开西南夷的态度可以看出司马相如绝不是只会写风花雪月的文人,对政治和社会发展走向是有自己的理解的,在对中国形成多民族格局方面是有贡献的

当然,除了文学造诣,司马相如的一生也颇具传奇色彩,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流传的风流佳话;他初入长安在成都驷马桥题字“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的故事也成为著名的文学掌故;他还凭借一篇《子虚赋》赢的汉武帝赏识的经历,都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经典。

1方

中国古代以一介布衣身份、又以文学作品为世人所重且为朝廷重用,自司马相如开始。“相如”一词,在后世成为才子的同义语。李白年轻时因才华出众,曾被人赞誉将来“可比相如”。而他本人也自称“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把超越司马相如作为最大的荣耀。

本节目由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与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终审:曾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