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成都记忆音频>详细内容

【成都记忆第2季】巴蜀风土杂记⑤|“三、六、九,赶苏坡”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2-25 09:04:37 浏览次数:276 【字体:

­

巴蜀风土杂记⑤|“三、六、九,赶苏坡”

[清晨,鸟鸣

甲:张大爷,今天起来得早哦

张大爷:早啥子哦,太阳都三竿了

甲:你着啥子急嘛,要到那儿去嘛

张大爷:今天三号,去苏坡赶场得嘛

甲:现在成都还有赶场的地方?

张大爷:去不去哇,今天带你去看稀奇

甲:是不是哦,那走哇,等我一下,喝口茶多

张大爷,快点走哦,去晚了就收摊摊了

甲:来了,来了,看你着急得,我今天倒要看一下,有些啥稀奇。走哇。。。。。]

[版头]

从太阳神鸟到东汉说唱俑,从都江堰水利工程到蜀锦漆器,千年成都孕育出厚重的历史底蕴。除了文物、卷宗外,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地名同样也展示着她千年来的城市源流,比如与司马相如有关的驷马桥、与科举考试相关的科甲巷、为纪念学者方孝孺而得名的方正街,还有那充满烟火气的草市街、磨房街、竹林巷、送仙桥、红牌楼…一个个地名连缀起延续千年的文脉,也勾勒出属于这座城市的“清明上河图”。

2长

由于成都江河纵贯,在这幅生动的图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成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众多桥梁,像三洞桥、青石桥、九眼桥等等。俗话说,古桥自有故事,这里我们就来说说清水河上的苏坡桥。

提及“苏坡”这个词,很多人联想到的一定是“苏东坡”。那这座桥真的跟东坡先生有关吗?

根据清代同治年间的《重修成都县志》记载说,苏坡桥相传是东坡先生读书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粤东会馆,里面有一座东坡像,这座桥因而就被称之为东坡桥。有人也注意到在此之前,并没有这座桥与东坡先生有关的记载,因此很有可能是后人有感于对苏东坡的崇敬,在诗书中编撰了很多他与这座桥相关的故事,比如,说他从眉山来到成都时,曾在附近读书备考,见人们只能涉水过河,在入朝为官后便捐钱修建了此桥。

现在还有很多老成都人管苏坡桥叫“娑坡桥”。《成都通览》也确实有这个名字的记载,并且指出这是建于明代的四洞三墩带长廊的青石拱桥。有人认为“娑波”有“娑婆”的意思,指的是枝繁叶茂。因为清代康熙年间,文人董新策曾住在这一代,他在诗中记录过这一带的绿树葱茏。另外,历史上这一带也确实长满了莎(suo)草,所以有人也把这座桥叫做“莎坡桥”。

其实,不管是苏坡桥还是娑坡桥,都只是一个称呼。对于更多百姓的日常来说,这就是一处人声鼎沸、烟火气十足的川西场镇:《成都通览》中,将苏坡桥场列为成都县所辖乡场的首场,这里逢三六九赶场,小商小贩每每在这时便聚在一起,远郊的农民也带着自家农产品摆摊售卖,茶铺里有川戏班子演出,人们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同时,因为东坡的传说,这里对于文人来说也是一处独特的存在。比如清代中期的乡绅就出资在这一带修建了“东坡亭”。东坡亭曾是老成都人嘴里的“成都十景“之一,人称“书圣遗踪东坡亭”。

2方

如今,苏坡农贸市场仍是成都西边近郊最大的农贸市场。便宜又丰富的菜品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好多住在城里的人都会专程跑到这里来买菜,熙熙攘攘、讨价还价,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律动。这样的律动在成都美丽的传说和美好愿望的历史长河中荡漾开去,生生不息……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曾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