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剧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1:29

【川剧志音频】《川剧的前世今生》第9集:川剧锣鼓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6-24 09:04:35 浏览次数:543 【字体:

    

  20a683fc859f4e94a8b68271e2eb2e50.png

川剧锣鼓在川剧音乐的构成乃至舞台艺术的创造中,都处于十分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最富有川剧特色的伴奏音乐,为川剧中的各种声腔所必备,而且对演员的唱、做、念、打起着联结和调控的作用,是演出中统率舞台全局的“总纲”,因此,川剧界素有“半台锣鼓半台戏”及“三分打七分唱”的说法。

事实上,这两句话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强调了川剧锣鼓在川剧中的重要性。所谓“半台锣鼓半台戏”,是从整台戏来讲的,是指前台演员的演唱和后台的锣鼓演奏一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而所谓“三分打七分唱”,则是从演员和锣鼓的相互关系来讲的。一个全面的演员在舞台上的唱、念、做都是受锣鼓支配和约束的,锣鼓的节奏快,演员的唱、念、做节奏就快;锣鼓的节奏慢,演员的节奏肯定就慢,否则台上就会乱套。如果锣鼓和演员唱、念、做的情绪根本不吻合,那么演员的长处就无法表现出来。严重时,还会把演员晾在台上,弄得演员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唱不能唱,停不能停,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从这个角度来看,川剧锣鼓比演员更重要,因此这“三分唱七分打”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川剧锣鼓由“单皮鼓、檀板、大锣、大钹、堂鼓、铰子、梆子、小锣、马锣”等九件传统乐器组成,由鼓师率四名“下手”分别掌握,俗称“五方”,是川剧“场面”,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伴奏乐队中的“硬场面”。川剧锣鼓有文场锣鼓、武场锣鼓、文武场合用锣鼓、小打锣鼓、专用锣鼓、闹台锣鼓、效果锣鼓等多种演奏形式,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主要跟大家聊一聊文场锣鼓、武场锣鼓以及小打锣鼓。

先说文场锣鼓。文场锣鼓由大锣、大钹、小锣、铰子四件乐器组合演奏,音响舒缓平和,一般用来表现平静的舞台气氛,最常用于文戏中演员的引子、叙事、讲诗、自报家门等。与此同时,唱腔的起、承、转、合也更依赖于文场锣鼓,它是用途最广泛、曲牌最丰富的一种演奏形式。文场锣鼓一般不动用堂鼓,但也有例外。如在《别洞观景》这出戏中,白鳝仙姑在表现赏景、采花、过桥、扑蝶时,就用“圆圆”和“小赶锤”锣鼓予以配合。锣鼓随着白鳝仙姑的心情和舞蹈动作的缓急起伏,时快时慢,时而轻打,时而重击,时而打外部动作,时而打内在感情,与人物的心情和表演配合得非常巧妙。

川剧《别洞观景》剧照

说完了文场锣鼓,我们来说一说武场锣鼓。武场锣鼓 ,由大锣、大钹、堂鼓、马锣四件乐器组合演奏,一般用以伴奏情绪激愤、气氛强烈和场面宏大的情景,也擅长表现战争、发兵、点将、对阵、翻扑等场面。如《铁龙山》中杜后的跑马、《打神告庙》中焦桂英打神一段的表演及《三打祝家庄》中的战斗场面等,都采用了武场锣鼓来展现。武场锣鼓不仅在激烈、宏大的情节场面中有很强的舞台效果,在抒情戏中也可以有极佳的表现。比如在《归舟投江》这出戏中,当李甲一再与杜十娘说明,已经将她卖给了盐商孙富为妾,并要她第二天离船时,激烈的武场锣鼓就表现了杜十娘当时的激愤心情,艺术效果极佳。

最后呢,我们来说一说小打锣鼓。小打锣鼓由铰子、小锣两件乐器组合演奏,一般用于表现活泼、轻快、诡秘的舞台气氛和人物内心矛盾冲突。如《请医》《双拜月》等轻松活泼的折子戏,全剧都用小打锣鼓。有的文戏如《三击掌》《江油关》等,角色上场,而矛盾尚未展开时,一般也用小打锣鼓。除此之外,小大锣鼓还常常用于一些环境安适恬静,而角色情绪却紧张慌乱,以至于内外极不和谐的戏剧性场面,如在《逼侄赴科》这出戏中,陈妙常匆忙收拾行装,急切切追赶意中人的情节,环境的寂静与角色内心的躁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用小打锣鼓打出角色心律的快速跳动,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戏剧效果。

听完了这些介绍,我想大家也已经发现了,川剧锣鼓在制造戏剧效果、渲染舞台气氛上很有其独到之处,它既可以表现千军万马的战争场面,又可以表现柔情似水的抒情场面,还可以表现活泼俏皮的欢快场面,甚至能模仿打出“风、云、雷、雨、雪”等戏剧性声音效果,有极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如果您也想亲身感受一下川剧锣鼓的神奇之处,不妨和我们一起走进川剧院,近距离的感受一下川剧锣鼓的艺术魅力!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指导: 杜建华

监制:王 祎

策划:凌 飞

撰稿:杨 睿

主持:葵 葵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