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大熊猫音频>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1:04

【方志四川•大熊猫音频】方志四川 ‖ 熊猫篇 第13集 大熊猫的星级度假村

来源: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4-07 22:50:50 浏览次数:665 【字体:

音频:成都广播电视台  主播: 罗鹏

在四川,大熊猫除了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休闲山庄,还有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两个星级山庄。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青川县境内,这里地史古老,曾为古地中海的东岸,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西南区盆地西缘高山深谷地带,区系成分复杂,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原始风貌和生态植被保存完好,被专家学者评价为“大自然赐于人类的一切美好和洁净的地方”。唐家河林区面积4万多公顷,箭竹繁茂,空气潮湿,水源充足,是珍稀动物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和繁殖地区,并且分布有扭角羚、金丝猴等国家一级珍贵稀有动物13种,国家二级珍贵稀有动物59种。被称为“大熊猫的乐土”“天然基因库”“岷山山系的绿色明珠”等。

位于广元青川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片来自网络)

  但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珍贵稀有动物保护工作重视不够,管理工作没有跟上,随意猎捕珍稀动物现象极为严重,唐家河林区内珍稀动物的繁殖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绵阳地区伐木场一千多名工人在唐家河林区多年采伐,营林更新没有跟上,不仅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溪沟水位逐步下降,改变了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而且林木砍伐过多带来的气候变化使得竹子普遍提早开花死掉,让长久居住在这一带的大熊猫粮草断绝。20世纪70年代后期,先后发现15只死熊猫,解剖检查,除了极少数是因病而死,其它的都是饿死的。

 为了保护唐家河林区的稀有珍贵动物,1978年12月29日,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挂牌成立,1986年7月9日升级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唐家河林区划为自然保护区后,林区内的青川伐木厂迁移北川建设林区,65户居民全部迁出,把家园让给大熊猫,让给珍稀动植物。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里的大熊猫(图片来源:广元新闻)

 如今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大熊猫成效显著,在一次采访中,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副处长谌利民以及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杨艳就说明了唐家河为保护大熊猫所做出的努力:

 谌利民:“第一个是建立了完善科学的大熊猫生态监测的规程及制度;第二个方面,我们有稳定的较高素质的队伍,那么我们基层保护站有5个保护站,共有近40人加加相关业务科室。”

 杨艳:“如果是(我们)发现有这么一种传染病会对大熊猫的种群造成一定(程度)威胁的话,我们会采取针对性的防疫管控措施,从而为大熊猫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家园。”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唐家河旅游景区的一部分,每年吸引着八方游客来这里一赏“春看熊猫、冬看牛羚、夏看锦鸡、秋看金丝猴”的生物景观。

 用声音记录历史,用耳朵了解四川,沿着150年来科学发现大熊猫的足迹,共同寻访四川从发现大熊猫到科学保护大熊猫的点滴故事——四川地方志熊猫篇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大熊猫的九寨山庄。

 而距离成都市300多公里的九寨沟,除了它“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的美丽自然景观响誉国内外,这里也是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乐园。这条纵深50多千米的山沟谷地里,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古冰川地貌,还有74种国家保护珍稀植物和18种国家保护动物。

九寨沟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被称作“水景之王”的九寨沟有很多头衔: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是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都说“九寨归来不看水”,这是对九寨沟景色真实的诠释。不过,如今我们看到的美丽九寨也曾经历过乱砍滥伐、乱建房屋、沟内乱捕乱猎的过去。1978年8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提出了在九寨沟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引起了四川省委的高度重视。当年11月30号,有关部门下令停止在九寨沟采伐木材。1978年12月,国务院决定将九寨沟划为自然风景保护区,批准建立南坪县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所,以加强大熊猫的保护和驯养工作,保护区面积为620平方公里。

 多年来的造林绿化,资源保护,使得这里的植被得以恢复,2005年,九寨沟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3%,植被覆盖率达到85%。丰富的森林资源,加上自然湿地的作用,九寨沟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达到1万个,是大气中正常负氧离子浓度的10倍以上。

 九寨沟不仅是自然保护区,也是风景名胜区,每年到九寨沟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尽管九寨沟生活着野生大熊猫,但由于景区长年游客众多,野生动物都会本能地保持距离,所以能够直接目击活的大熊猫几乎难以发生,都是用红外相机捕捉到行动踪迹。2017年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伤害,幸运的是大熊猫并没有受到过多影响,在地震后九寨沟多次拍到了野生大熊猫的活动踪迹。

2018年7月3日,九寨沟县勿角自然保护区发现野生大熊猫(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听众朋友,今天的“纪念科学发现大熊猫 150周年”《四川地方志熊猫篇》到这里就结束了。本节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与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本节目音频内容取材于自《四川省志•大熊猫志》

来源: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稿审核:张兆法

音频制作:成都广播电视台

主      播: 罗 鹏

来源: 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