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方言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2-03-02 15:41:05

第17集: 乐山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6-04 14:56:43 浏览次数:2450 【字体:

《四川方言》第17集 乐山话

 请点击上方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我是成都人,我是广安人,我是南充人,我是内江人,我是乐山人,我是雅安人,我是宜宾人(注:分别代表)

一样的四川人,不一样的四川话。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故事广播FM88.2倾力制作 方言文化传承专题节目----《四川方言》,带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发展历史,在鲜活接地气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独特的魅力。

各位听众,各位网友,欢迎收听《四川方言》节目。我是浩岷。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乐山方言

说到乐山,熟悉的朋友总是对那里的美食印象深刻,乐山豆腐脑、麻辣烫、钵钵鸡、跷脚牛肉……其实,乐山话说起来也如同这些美食一样活色生香。

乐山豆腐脑

乐山话是四川话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分支语言,但无论是在声调上还是词汇上,都和地域邻近的成都方言、重庆方言有着较大差异,极具有地域特色。同时,乐山话也是全国所有方言中,至今还保持着古代五音色彩的语言。

乐山方言文化多样。狭义的乐山方言指乐山中部地区的方言;广义的乐山方言则是乐山境内各种方言的统称。在乐山,中部地区讲乐山话,包括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犍为县。

(同期:乐山中部人:街边边上有个卖“慈zi4菇儿kuer1”的老娘儿,我们“老爷”过去说买,一下ha4看到我们“奶奶”也在tai4那儿,“奶奶”问“老爷”:娃儿的“家家”在那儿扯“二七十”,你咋个没有“抱膀子”喃?)

你刚刚听到的这段儿就是乐山XX区人说的当地话。怎么样?能听懂吗?不瞒你说,虽然我是四川人,但听起来还是有些吃力。这段话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来给大家翻译一下,这段话是说:街边儿有个卖荸荠的老太婆,我的外公过去买点儿,一下子看到了我的奶奶也在那儿 ,奶奶问外公:“娃娃的家婆正在那儿扯“二七十”,你怎么不去当“参谋”呢?这个“二七十”是一种在乐山地区非常流行的纸牌,称为五通桥牌。

乐山“二七十”纸牌(图片来自网络)

乐山方言是四川方言里面比较难听懂的,很多四川人表示听乐山方言很吃力。在四川方言中,乐山方言和泸州方言比较接近,也和崇州方言、成都西南郊县的方言非常像。乐山话的“百”和“八”发音混淆,在“七八元钱”和“七百元钱”上发音完全一样,混淆不清。乐山话保留了入声调,这个调比去声还重,很多词语从字面上看和本身含义也相差十万八千里。

挑几个比较有乐山特点的词跟大家细说一下,比如“莫格莫色”,意思是“没有规矩,不懂礼数”;你跍jü1到干啥子,意思是“你蹲着干什么?” “猪鼻孔”又叫折耳根,学名鱼腥草。

“同期:乐山人爱说哈巴(ha4 ba4),这个词有两个意思。

天气有点冷,你哈巴要多穿点衣服哦。这个“哈巴”是恐怕的意思。

儿子:我可不可以上网哦?

爸爸:“哈巴”!你作业都没有做完,还想上网?

这个哈巴相当于普通话的“怎么可能”,意思是“不可能”

乐山人还爱说“格以不”,比如说:格以不,他就是那样子的人,你还帮他抱膀子,你硬是的哦。这个“格以不”相当于普通话里的“看到了吧?”或者是“我说得没错吧?”这个意思。)

除了乐山中部地区讲的乐山话,西北部地区的夹江县则讲的是夹江话,峨眉山市、峨边县、金口河区讲峨眉话,西南部地区的马边县、沐川县讲嘉南方言,东部井研县则讲自贡话。

夹江话中部分字词an、ang相混淆,比如“碗、网不分,船、床不明”。“碗”读作wang3(音同“网”),“船”“床”都读作cuang2。而夹江县内中兴乡、马村乡一带则恰恰相反,所有ang韵都读作an韵。比如“广”读作guan3(音同“管”),“汤”读作tan1(音同“滩”)。此外,这一带还把“燃”读作zen2,把“扇”读作xian4等。

峨眉山话在语音上各地大体一致。就单音字来看,山上山下、城内城外差异不大,部分接壤区和边远高山区有一定分歧,山区土俗词语多一些。比如平坝区说吃饭为ci1饭,而龙池、悦连等山区则说成kei1饭。

沐川话有卷舌音,但不同于普通话。zh和z常常相混淆。当地人爱说“扯拐”,意思是事情出了纰漏;你要“乘火”哦,意思是你要负责任;“打假叉”掩饰真相蒙蔽人;你这个人办事咋那么“水”喃,就是说你这个人做事不真诚、不认真。

井研话主要方音更接近自贡话,不过受邻县方言影响,多数地区发音小有不同。西部少数乡受乐山话的影响,入声自成一类,其中部分韵母也因此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锡”读成xie5,“一”读成ye5等。南部少数乡受荣县话影响,缺ian、yan、ang、uang四个韵母,分别并入in、yn、an、uan四韵,“天”读作tin1(音同“厅”),“袁”读作yün2(音同“云”),“胖”读作pan4(音同“判”),“床”读作cuan2(音同“船”)等。

关于乐山方言的内容我们今天就说到这儿吧。

结束语:

一样的四川人,不一样的四川话,《四川方言》,让你在鲜活接地气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独特的魅力。特别鸣谢四川师范大学周及徐教授对节目的精心指导!更多精彩内容您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方志四川或者故事882。下期再会!

 本节目取材于《四川省志•方言志》,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研究所、成都故事广播FM88.2倾力制作,联合打造。

上期回顾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1集:“四川话”是以成都话为代表的“湖广话”?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2集:蜀地方言的源头在哪里?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3集:元末至清初的几次大移民对四川方言有什么影响?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4集:近现代四川方言的形成和明清移民有怎样的关系?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5集:古诗和古书中的“四川方言”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6集:四川方言是如何分区的?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7集:李伯清和四川成都方言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8集:外国人学说四川方言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9集:四川方言的代表性词汇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10集:四川方言童谣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11集:四川方言的笑料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12集:都江堰话和崇州话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13集:邛崃话 大邑话 蒲江话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14集:彭州话 河东话 新都话 郫县话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15集:泸州话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频】《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16集:宜宾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顾问/审听:周及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四川省语言协会副会长,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省汉语方言保护工程首席专家)

审稿:周亚欧(四川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

撰稿:申 焱  刘 心

主播/制作:李申建(播音名:浩岷,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在读硕士研究生)

统  筹: 陈 奎

制片人:罗 鹏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