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四川那些年火爆的石油故事

作者:闲人余绪 来源:锦点 发布时间:2025-01-11 14:37:28 浏览次数:679 【字体:

四川那些年火爆的石油故事

闲人余绪

毛主席视察唯一石油企业

1958年3月8日至26日,“成都会议”在成都召开。3月27日上午,毛主席与会议人员合影后,乘专列驶向重庆方向,李井泉、柯庆施、王任重、陶铸等省市领导陪同、省公安厅及成都铁路局领导及工作人员随行。

到达内江

到资阳车站后,毛主席独自下车问了成都铁路局局长胡景祥不少当地的事,还到一位职工家里问了些生活情况才回到专列边。火车离开资阳,柯庆施得知车站不对群众开放,说领袖不能脱离群众,让相关人员通知车站对群众开放。

下午2点多到达内江站,胡景祥介绍:“内江是产糖名城,西南面的自贡市不仅产盐,还有天然气。”毛主席表示想去看看天然气,胡景祥建议:“前面隆昌县圣灯乡有碳黑厂,也有天然气,到那里去看也行。”主席说:“那也好。”

与此同时,聚集在站外的群众进入站台,高兴万分地高呼“毛主席万岁!”场面十分动人。下午6时许,专列到隆昌车站,找不到一个负责人!毛主席、李井泉和各省市领导与工作人员都在等待汽车。

后来内江开来一辆又小又难看、破旧不堪的小车停在主席身边,剩下的柯庆施等领导怎么办?情急之下,把运煤的一辆车开了过来。一行人这才去往10多公里远的隆昌气矿。

视察隆昌气矿

下午6时40分,矿行政科副科长冯占海做梦都没想到是毛主席来视察!他把主席一行人请进招待所会议室,隆昌气矿矿长刘选伍也跟着,毛主席笑容满面地伸出手来,紧紧握住了刘选伍的手,问了气井的位置,得知有四公里,但碳黑厂就在不到一里路的后山坡,毛主席起身说:“走,看看碳黑厂去!”

到碳黑厂车间,车间副主任梁锡远引主席一行进火房,工人们看见主席很激动,但均坚守岗位。毛主席看了压储气桶,得知因缺设备无法回收硫磺,天然气中的硫化氢经脱硫塔脱出排到空气中了。

到生产碳黑的1号火房,风雨大看不清,又毛请主席到露天的21号火房,见火嘴密排喷射黄焰,烧成碳黑粘在火头移动槽钢上,刮板抹下,螺旋输送器送进包装车间。主席笑了,在风雨里撩起大衣蹲下观察,主席的专职摄影师侯波照下了主席一生唯一的一张蹲式照片。

工作人员为毛主席讲解(图源:中国网)

得知碳黑一年有1000多吨,占全国四分之一时,主席说:“好!”,起身问老柯的看法,柯庆施说:“与自流井烧盐一样,用天然气热能烧盐,热能没利用起来。”主席说:“自流井的天然气烧盐跑掉了碳黑,这里又跑掉了热能和硫化氢。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进一步搞好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主席又问:“这个矿是不是外国人设计的?什么时候建的?”工人安增彬自豪地说:“都是我国技术设计与施工,在建国后建成,现供墨粉及橡胶等行业用……”主席点头称赞。

天更黑了,雨更大了,但主席还想去看几公里远的气井。李井泉看到主席的衣帽都被雨淋湿了劝说道:“天不早了,路不好走,就不去矿井了。”主席这才转身回去。矿区的道路旁,远远的山坡上和田坎边,两道桥街道里,去火车站的公路间,人山人海,正夹道欢送主席。

晚上7时55分,专列将离开隆昌站,车站放开了,群众激动万分,争先恐后与主席握手,为了安全,胡景祥不得不站在车门挡住群众。

开展“川中石油大会战”

四川发现石油

1958年2月11日,任命余秋里为石油工业部部长。上任不到半月,3月10日那天,四川省南充地区武胜县金光乡石坪2组的山顶上就传来一声高呼:“女2井出油了!”当时正是春节期间,大家都在走亲戚,钻井队却还在钻井。

只见霎时间,黑黑的石油喷向了空中,又流向了下面的田里,田里装不下,顺着田沟里一块田一块田的漫漫流动,一直流到山下河沟,流进了山下几十米深的嘉陵江。

这时,四乡八邻的村民知道了,都去山上看,石油队的苏联专家和罗马尼亚专家也去了。经初步计算,日出原油量58.1吨,有的农民还拿了原油回家点灯。

工人在溪河里装石油(图源:四川日报)

3月14日,南充3号井又出原油了,流量300多吨。3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以“第二个克拉玛依”为题,报道四川出石油了!就在当天,蓬莱1号井再出原油了,流量100多吨。听说(注意:是听说)毛主席眼笑眉飞,欣然题词:“四川大有希望!”

武胜出油了!南充地区出油了!四川发现石油了!这一消息迅速传播到全世界,在南充人朱德、罗瑞卿,广安人邓小平,内江人陈毅,江津人聂荣臻,万县人刘伯承,在南充工作多年的胡耀邦等领导心中,在国内外的四川人心中,在中国石油人心中……都异常兴奋!朱德最先向四川石油管理局发电祝贺,分管石油的中央总书记邓小平,此后还专门到四川调研了石油建设。

后来,关于“女2井”的原油如何处置,苏联专家与罗马尼亚专家意见相左。苏联专家建议关井,罗马尼亚专家建议一直喷。两者都有道理,但最后还是关了井。

4月5日,石油工业部在南充召开全国石油工作会,确定井队设指导员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和石油建设策略。为加强力量,成立川中矿务局,调玉门油田领导秦文彩和李德生任局长和总地质师,增加力量投入川东。8月,石油工业部并教育部,在南充建立了中国第二所石油院校“四川石油学院”(现更名为“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当时全国开始了“大跃进”,石油部与冶金部打擂“一吨钢一吨油”,“形势逼人”。对石油人来说,国家发展严重缺油,千斤重担压在石油部班子及石油领导、科技干部与工人们的心上!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争分夺秒追赶形势。

但出油的3口井出了状况,“女2井”关井后再开井没有油了,在旁边又打一口也没油,加进27桶原油引采也采不出油,27桶油不知踪迹。南充井油量严重减少,蓬莱井没有油了。

经半年时间,打井70口,23口井喷出了工业原油。原定20口关键井打了19口,喷油6口,喷油量悬殊。有一口井喷油28天,每天50至80吨。10月,石油工业部在克拉玛依现场研究情况后认为:川东虽情况复杂,但有一批工业原油流,建议加大力量拿下大油田。

但川中矿局长秦文彩和总地质师李德生等说情况复杂,资料不齐,许是属裂缝藏油,建议观察后再说。这句话一说出,如同在热油锅里加水,一下就炸了!每个人各抒己见,谁也不让着谁。

石油会战开战

10月26日,石油工业部宣布:“川中会战”开战,今年最后两个月,从玉门、新疆、青海3个管理局各调优秀钻井队和试油队,由一名局级干部带队急赴川。一时间,广元、绵阳、成都、重庆等省、市、地区的运输公司汽车及总后勤部军车,日夜奔忙运输设备到各处。四川省南充地区及相关区县坚决修通公路、保障后勤!

支援“川中会战”(图源:遂宁日报)

1958年5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批评了对怀疑高指标、大跃进的人的“观潮派”、“秋后算账派”,说他们举“白旗”,号召各地区各部门要“拔白旗、插红旗”。石油系统内有人准备将李德生作为“白旗尖子”,列入“漏网右派”。

1959年3月止,川中会战又钻井37口,情况好的仅有9口,大量都不稳定,变化大,油层薄,夹层多,产量低,下降快。开采地区是石灰岩裂缝和晶洞,属裂缝藏油型,没有发现连片产量高质量稳的油田,川中会战没有成功。石油工业部宣布“川中会战”结束。新疆、青海、玉门勘探队伍撤川,归还建制。

超深勘察井

1959年4月2日至5日,上海中共第八大七届全会上,毛主席问及四川情况。余秋里沉重报告:“四川情况不好!经过勘探,发现那里油层薄,产量低,下降快,没有发现大的油田。”主席说:“找不到就到别处找,东方不亮西方亮,中国这么大的地方,总会找到油的。”

余秋里说:“我们遵循小平同志的指示,将石油勘探的战略重点从西部转移到了东部,我们将加强对东北、华北、苏北等地区的勘探。”主席又问四川,余秋里答:“四川也不放弃,请四川石油管理局继续勘探,有油要油,有气要气,有水要水(当时钻的一些井只出了水),淡水浇田,咸水熬盐。”

这种现象在中国石油地质界引起了深思。1971年8月起至1976年2月27日,在武胜万善镇旗井村,又打了一口深6011米的中国第一超深勘察井(现是第二超深井),名叫7002井,以勘察四川最全、最完整的地壳结构,了解到有18个层位可采天然气,除天然气外,盐卤、黑卤、黄卤多,对岩性、厚度、古生物、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地球物理参数及各种深部地质资料收集也很全。

中国第一口超深井——7002井(图源:四川日报)

故事存疑的公案

以上故事中有一段存疑的公案,关于毛主席题词“四川大有希望!”。这多是石油系统的说法,原件没有查到,又说是毛主席视察唯一的石油天然气企业隆昌气矿时的题词,但细节皆未提及题词,其它回忆文章也没提到,这是一种说法;1968年6月2日,四川成立“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时,《人民日报》中提到:“四川很有希望!”但无更细说明,也未看到原件,这是另一种说法。

因此,弄清楚毛主席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参与、针对什么事情而题词或者口头表示的“四川大有希望!”或“四川很有希望”,就有意义了。

“四川大有希望!”也有电视剧《奠基人》、电视记录片《中国石油雄师》佐证,许多回忆录中也有所提及。当然,我作为四川人,“四川很有希望”对我有很大的慰藉。但未弄情实情,不能说是弄懂了主席的意思,更怕以后误传。诚求知情人指正!

参考文献:

1.陈道阔,《余秋里与石油大会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年3月。

2.叶有明,《毛主席深入基层视察隆昌气矿》,《四川档案》,2013年第五期。

来源:锦点

文/图:闲人余绪

来源: 锦点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