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慈孝文化】平凡孝心织就人间美景‖周明华

作者:周明华 来源:明话评道 发布时间:2025-05-08 14:40:57 浏览次数:73 【字体:

平凡孝心织就人间美景

周明华

今年五一假期,人潮汹涌的黄龙溪景区,51岁的柴万斌背着88岁母亲的身影,像一幅泛黄的老照片,轻轻落在万千网友的心头,激起心潮澎湃的浪花。老母亲头戴蓝帽,倚在儿子背上,安详得如同婴儿蜷缩在摇篮。这样的姿势,让人想起蜷在子宫里的胚胎,只是这次,摇篮变成了儿子宽阔的脊背。

柴万斌一边走,一边轻声絮语,左手偶尔拍抚,仿佛在安抚一个熟睡的孩童。这样的画面,让无数举着手机定格风景的游人,忽然看见了生命最原始的图腾:我们都是被母亲一路背来的,又在岁月深处,成为母亲的摆渡人。如此布景,没有刻意的表演,却让2900多万颗心为之震颤,超过40万个点赞,是人们对这份纯粹孝心最真挚的回应。

图片

儿子的脊梁,是母亲晚年的“专属座椅” 与移动港湾。三十年前,母亲背着他看世界;三十年后,母亲瘫痪,柴万斌用轮椅和背袋带母亲出游。平坦处推轮椅,遇台阶就将母亲背起。在他眼中,这不过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在旁人看来,这是孝心织就的动人风景。这场景如春日暖阳,悄然驱散寒意,让我们懂得,孝顺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

在成都某扇窗后,32岁的张植书写着别样生命故事。患病的母亲退化为懵懂孩童,他毅然辞职,化身“全职守护者”。洗衣、做饭、喂饭,日日擦拭母亲嘴角,消解衰老的恐惧;面对母亲的调皮与生活不能自理,他从不抱怨。当他举起镜头,记录母亲摆弄布偶的瞬间,也打捞起自己儿时泛黄的记忆。他眼神温柔、行动坚定,以自己的方式走进母亲的世界,成为母亲坚实的依靠。

图片

图片

柴万斌的背、张植的陪伴,是现代社会珍贵的“奢侈品”。这些儿女如时光纤夫,以肩头爱的纤绳,在逆流中牵引亲情方舟。快节奏生活里,人们常因琐事追逐远方,忽略至亲。而他们用质朴行动诠释:爱,是穿越时光的守候;孝,是刻进骨子里的本能。这孝心似老树之根深扎泥土,若夜空之星驱散黑暗,如冬日炉火带来温暖,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亲情的重量 。

生活布满荆棘,也充满艰辛,柴万斌的母亲瘫痪,张植的母亲智力衰退,命运的重击猝不及防,几乎可以击垮身心。可他们未曾屈服,以爱为舟、坚韧作桨,将苦涩熬成蜜糖。他们用行动诠释孝道真谛,向生命致以崇高敬意。愿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汲取爱的力量,在岁月流转间,紧握亲人双手,以爱为笔,书写属于自己的温暖人生。

图片

图片

当风雨中出现佝偻身影,那不是生命的苍凉挽歌,而是爱的温柔归航。岁月或许染白了母亲的鬓角,却无法黯淡她眼中的星光。愿时光温柔以待,让每个母亲都能被细心呵护,在迟暮的皱纹里,绽放永不凋零的春日繁花,让爱与温暖,在岁月中永恒流淌。感动之余,以一首小诗记之:

五一黄龙喧,慈儿背母前。

昔年怀暖梦,此际续情绵。

植护亲衰病,心融岁月弦。

孝风传万里,爱韵永流延。

图片

来源:明话评道

文/图:周明华(首届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专栏作家、资深媒体评论员,高级编辑,杂文家,诗人。《明话频道》《明话评道》《天府文学》等新媒体平台创始人。全国各地杂文学会联席会组委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杂文副会长,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当代杂文随笔》总编辑)

来源: 明话评道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