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2025-05-28 18:00:05

在中共三大会址感悟红色文化

作者:吴春燕 王忠耀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0日 06版) 发布时间:2021-01-20 10:28:12 浏览次数:517 【字体: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春燕 王忠耀《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0日 06版)

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 资料图片

2019年7月16日,学生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内参观学习。新华社发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音乐响起,观众挥舞国旗,与演员同唱歌曲。这是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红色文化展演“我和我的祖国”诗歌快闪的一幕。在这座藏身于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错落有致的西式楼群中,98年前曾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由此掀开了中国革命历史崭新的一页。

加强遗址保护,重温光辉历史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恤孤院后街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至少40名来自全国各地及共产国际的代表出席大会。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研究馆员吴敏娜向记者介绍,这是中国共产党唯一一次在穗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吴敏娜介绍:“中共三大是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统一战线方针策略,解决了革命发展中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重要问题,从而推动了国共两党历史上的首次合作。”

纪念馆副馆长黎淑莹介绍说,2006年,由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历史陈列馆、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和旧民居5号楼组成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2013年3月,中共三大会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等。

目前,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中,并将于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以新姿态对外开放。“改建后陈列馆建筑规模将扩大到2300平方米,较现陈列馆规模扩大近3倍。展陈也将对标国内先进博物馆,结合新方式、新手段,更注重参与性、体验性。”馆长朱海仁告诉记者,改扩建后,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年接待容量可达70万人次,相较改扩建前约增加50%。

广东知名党史专家黄振位表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项目作为广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点工程,是加强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传承广州英雄城市红色基因的需要,它将成为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弘扬高地、广东省最具影响力的党员教育基地。

讲解红色史迹,传承红色基因

“大家请看,这是三大会场的平面测量图,而会场房子于1938年被日本侵略军炸毁,现已不存在了……”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里,常常可看到佩戴着红领巾的小讲解员正为听众讲解红色历史故事。纪念馆与广州市教育部门联合打造“新时代越秀少年红色史迹讲解队”,队员是来自广州中小学的学生,每周末到展馆提供志愿讲解服务。小讲解员们自信、生动的讲解,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聆听。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学习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以“6+X”活动为载体,打造面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学习的理论宣讲阵地和教育实践基地。“6+X”即瞻仰革命史迹、参观历史展览、观看专题短片、集体诵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参加宣讲学习以及开展红色文化展演等。

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主办的“三代人向祖国告白——首次身份互换式‘国旗课’主题活动”在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举行。活动由青少年学子“唱主角”,向大人们讲述他们的爱国故事。广州天河区华阳小学四年级(4)班的李嘉悦分享了他的爱国故事:“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热爱祖国,告诉我没有国就没有家。在学校,老师也时常会为我们讲述革命先驱和国家建设者的光荣事迹。”活动现场还通过故事讲述、微型展览等多种形式,讲述了中共三大与《国际歌》和五星红旗的故事。

“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是老百姓,用爸爸的话讲,一分一毫都是用自己的双手挣出来的。”记者在广州越秀区华侨新村和平路39号一栋老旧的房中,采访了烈士阮啸仙(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者)之孙阮钦彤。他回忆,在革命最低潮时期,祖父阮啸仙常说:“哪怕是最困难时候,仍要与党保持一致。”阮啸仙独子阮乃纲就是在这栋旧房子和儿孙平平淡淡过了数十年,直到离世,从未主动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要求。阮钦彤兄妹分别做过手表厂工人、夜市流动摊贩、啤酒厂工人、水果店售货员、针织厂裁缝,“父亲从没有用自己烈士后人的身份去谋福利。”阮钦彤说。

用好红色资源,铸就城市灵魂

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自2018年3月13日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启动以来,现已多次开讲。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尹德慈说,“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选择中共三大会址等旧址作为固定场所,把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广州红色文化作为主要内容,面向全市党员进行常态化宣讲,充分体现广州党员教育常态化的集成创新。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说,在中国共产党人早期革命奋斗过、战斗过的地方讲课,每一次都有一种不一样的神圣感、一种特别的使命感,特别是在这里讲“党的十九大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现实奋斗、未来憧憬,让他深受教育,深感责任重大。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段澜介绍,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面向广大市民群众开放,许多基层党组织和省、区、市的党校都把这里当成教学基地。广州市民严女士表示,她曾经去过井冈山、遵义、延安等革命圣地,来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发现广州也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穗雄说,“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是一个铸就城市灵魂的重要平台,是一个展示辉煌党史的重要平台,也是一个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重要平台,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