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2025-05-28 18:00:05

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2-02-12 08:25:13 浏览次数:574 【字体: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百年绘就的壮美画卷中,“人民”二字浓墨重彩、贯穿始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行动上。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以实现人类解放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领导和组织千百万的群众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才能实现党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这就内在地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人民作为强党兴国的“源”和“本”,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经磨难而淬火成钢。

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检验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根本价值尺度。习主席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立场、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公开地要求每一个党员都必须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方志敏、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张桂梅、黄文秀等一代代共产党人,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将人民至上的庄严承诺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蕴含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成功密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战胜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只有始终与人民一体同心、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党才能坚如磐石、风雨无阻、高歌前行。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一百年来,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恢宏史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既是其中的序章,也是贯穿的主线。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党的二大强调“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党的七大把“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确立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党领导劳苦大众打土豪、分田地,“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涌现出“八子参军”“十送红军”“半条被子”等感人事迹。党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党通过土地改革使亿万农民实现了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军民团结如一人”,仅用三年多时间就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翻身做主人的革命热情。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同时,党领导人民战胜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一系列严峻挑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持续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群众路线确定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一切制约先进生产力和群众创造力的体制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束缚,实行“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有力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开发区经济等一大批群众和基层首创经验不断涌现,改革开放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了一系列富有开创性、战略性的重大举措,推动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主席50多次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足迹遍布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真实情况,细心周到地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带领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全球抗疫斗争中,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夺取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形成了“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鲜明对比。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新征程上必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习主席号召全党:“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将人民立场内化于思想灵魂,外化于行动自觉,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要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根植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要怀有真挚深厚的群众感情,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带领群众干、带着情怀干,做到干部越干越有劲头、群众越干越有奔头。要密切关心群众的愿望和呼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由群众评判工作得失、检验工作成效。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毫不动摇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更高水平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动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使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着力推进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一刻也离不开尊重群众、依靠群众。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指导新的实践。要完善人民群众参与决策机制,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使制定的每一项政策、措施都符合实际,符合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要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优势,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凝聚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执笔:张秀波、王涛、曾华锋)

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