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2025-05-28 18:00:05

伟大建党精神铸就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作者:林雅华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2-03-04 08:25:11 浏览次数:359 【字体:

一百年前,在民族危亡的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摆脱屈辱、寻求独立的艰难历程。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开创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不断铸就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关系,是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关键所在,也是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的内在要求。

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

毛泽东同志曾精辟地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一个政党举什么旗,以什么样的价值观为指导,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性标志。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国家救亡图存之道,前赴后继。中国究竟应当向何处去?面对这个历史之问,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没能给出最终的答案。在新文化运动的滚滚大潮中,李大钊和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意欲再造思想,重塑国民,他们意识到“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探索一条振兴中华的道路”。但这条道路的开辟必须要依靠新的社会力量,必须要寻找新的先进理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让中国的先进分子越来越真切地意识到,“诸路皆走不通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人才坚信“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因此,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一条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坚持真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伟大建党精神锻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挽救民族危亡、救民于水火,到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生发出来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矢志追求的目标,是时代潮流中最突出的主题,是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线索,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历经磨难,初心不改。正是因为将初心使命融入自己的精神血脉当中,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保持“千锤万凿出深山”的定力,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这一百年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为了这份坚定的信仰与炽热的初心,我们党付出了中国历史上所有政治集团从未付出的重大代价和巨大牺牲,最终为中华民族拼出了一条血路,蹚出了一条新路,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迈上了不可逆转的伟大复兴之路。

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骨品格

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历史。

从1921年到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多达370多万人,除此之外还有无数为革命献身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才为我们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无数中华儿女以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英雄主义挺直了共和国的脊梁,塑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面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起直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迎难而上、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克服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赢得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成功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成为最早走出疫情的国家,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伟大时代铸就伟大事业,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深刻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骨和意志品格。它已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性质宗旨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一百年来,我们党历经艰难险阻,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垮,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私奉献。

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之所以能够赢得民心,关键就在于其所仰赖的“大本大源”——人民。在万里长征中,支撑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难万险而矢志不渝的内在力量,首先体现为强烈的人民意识。1944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谈道: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这一浸润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人民情怀的政治文化观念,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并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历史建构。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不论是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还是顽强拼搏的英雄人物,不论是兢兢业业的先进模范还是无私奉献的时代楷模,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而奋斗、为人民而奉献、为人民而牺牲的理想信念,最终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对党忠诚的本质要求是不负人民,不负人民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

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这其中不仅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高远的理想追求与坚定的初心使命,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无畏的牺牲精神与深厚的人民情怀,为强大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奠定了坚实基础。不忘来路,才能开辟前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弘扬中,我们将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去书写和实现一个来自于人民的现代政党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承诺。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

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