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文史动态】行走在0.01毫米的史诗褶皱里——著名作家凌仕江新作《微尘大地》新书发布暨文学解码会侧记

作者:杨明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4-25 17:18:31 浏览次数:152 【字体:

行走在0.01毫米的史诗褶皱里

——著名作家凌仕江新作《微尘大地》新书发布暨文学解码会侧记

文/图 杨明强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2025年4月24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得主,成都“全民阅读推广人”凌仕江先生携其最新散文集《微尘大地》,来到被誉为成都“书香新地标”的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一场名为“行走在0.01毫米的史诗褶皱里”新书发布暨文学解码会,与来自全省各行业的读者朋友近300人亲切对话,解疑惑、谈阅读、聊文学、说创作,以一本书的魔法点燃阅读者的天堂,为第30个世界读书日“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Reading:ABridgetotheFuture)增光添彩。

图片

新书发布暨文学解码会会标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伴随着旋律悠扬流畅且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微尘大地》新书发布暨文学解码会在四川玫影合唱团献唱的名曲《天路》歌声中徐徐拉开序幕。

图片

四川玫影合唱团献唱名曲《天路》拉开新书发布会序幕

“我不知一个人在大地上走了多远,回头眼里尽是苍茫,唯有命运转折处的喜马拉雅,屹立在世界高处,看着我渐行渐远。”主持人冯耀引用《微尘大地》中语句,向大家介绍新书作者、主讲嘉宾凌仕江及他的新作。

图片

新书作者、著名作家凌仕江(中)和嘉宾杨明强、郭名华、王诚苏、主持人冯耀在活动现场(杨华摄)

何谓0.01毫米的史诗褶皱?凌仕江用通俗易懂又充满哲思的生活体验告诉大家:日常生活中,我们衣橱里的衣服上常常布满褶皱,但它们却与我们的身体息息相关。作为军旅作家出身的凌仕江,从处女作诗集《唱兵歌的鸟》开始,他在文学的天路上越走越远,取得的成就也越来越响亮。“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凌仕江先后创作出版《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飘过西藏上空的云朵》《说好一起去西藏》《天空坐满了石头》《西藏时间》《藏地孤旅》《藏地圣境》《蚂蚁搬家要落雨》《西藏的天堂时光》‌‌《藏地羊皮书》《藏羚羊乐园》等众多广受读者们喜爱的藏地题材的散文集及其代表作。因其对西藏人文艺术的独特表达方式,凌仕江被誉为“用灵魂贴着西藏地平线独语的写作者”;还有评论家认为凌老师堪称藏地文学代言人、军旅文学大作家。

图片

会场全景

《微尘大地》是继《蚂蚁搬家要落雨》之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凌仕江量身打造出品的又一部散文力作,全书分为“隐谷秘史”“锦瑟笔记”“花树箴言”“纸上流云”四辑,收录其最新散文力作40篇。

图片

凌仕江深情回顾创作过程

“毛边书是装订后保留有纸张原始边缘的书籍,”凌仕江手中拿着《微尘大地》毛边本,向现场来宾开展科普。毛边书最初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因其保留原始纸张的参差边缘,体现“未凿天真”的朴素美,增强了阅读参与感和仪式感,让使用者有了良好的美学与阅读体验。因其稀缺性与独特文化符号,具备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

图片

谈到文学创作经验,凌仕江如数家珍。

应邀前来的文学博士、高级语文教师、报刊资深主编等嘉宾,与作者凌仕江在主席台围坐,就散文集《微尘大地》及与之相关话题侃侃而谈。

“我认识凌仕江老师,是从《读者》杂志阅读到一篇散文佳作开始的”,《招生考试报》原主编杨明强谈起了自己眼中的凌仕江。“大家都知道,《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既是他的成名作,也是当代作家作品进入全国高考试卷的代表作,可以说备受关注,影响深远。截至目前,凌仕江已有50多篇散文佳作被多次用作全国高考或各省市模拟考的现代文阅读检测题,这是令很多作家都羡慕不已的事。”

图片

文学爱好者,《成都故事》作者向雏现场朗诵新书《微尘大地》中的《每一朵花都比蜜蜂醒得早》。

“从《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到《我的作文从写信开始》,以及近年来的《长津湖的雪》,在长达20多年的文学创作历程中,凌仕江的作品不断出现在全国高考、中考、成人高考、公务员等考试试题中,就是《微尘大地》这本书中的《蝉自故乡来》,最近也出现在全国多省名校的高考测试题中。”杨明强继续说,“我想,除了他的作品具备出题的题眼和基本要求之外,他作品中的人生价值观、个体书写的才情玩味与文学价值,更值得我们广大读者特别是当代青年学生反复阅读与思考。”

图片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大三学生刘佳慧主动上台取经

上海大学文学博士、绵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四川作家研究中心主任、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郭名华先生,谈及他对凌仕江散文集《微尘大地》的感受时说:“凌仕江对语言艺术的灵性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让人读后印象深刻。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文学初心,对生命的展开过程,细加体验,保持了敏感。散文描写细节细腻而丰盈,充满了具体化、具象化的生命内容。写故乡、写人性,能直面现实,有着忧伤,写出了痛感;写花木、写文化,也是在写人。书中散文富于联想和想象,行文犹如行云流水,字字珠玑,给广大读者带来心灵愉悦和美的享受。”

图片

一位不知名的社会读者听了作者凌仕江的创作历程和经验后深感获益匪浅,不虚此行,专门上台致谢。

从语文教育战线上走来的老兵——高级语文教师王诚苏老师则分享了自己在阅读《微尘大地》后的体会:“作为语文老师,我首先关注的是语言的表达与作品所隐含的价值。教育就是教人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确定的生命价值。我从凌老师作品中读到了呱呱坠地的生命,看到了一只只振翅欲飞的蝴蝶,感受到了五彩缤纷的春天!”

图片

新书发布暨文学解码会会场

厚实的书籍承载着跳动的灵魂,0.01毫米的褶皱里流淌着山川日月、世界万物以及人情世故。活动现场,新书作者、著名作家凌仕家就阅读与创作、人生得失、书写与表达和语言与作品等话题与台下读者和来宾进行了热情互动。

青年琴人王博涵带来的一曲《忆故人》,美妙灵动的琴声音律从指间流泻而出,似丝丝细流淌过心间,将思绪飘远拉近,报告厅里众人皆醉。

图片

读者粉丝引吭高歌

文学爱好者、《成都故事》作者向雏女士现场朗诵了凌仕江散文集《微尘大地》篇章中的《每一朵花都比蜂醒得早》,可谓声情并茂,打动人心。

进入互动环节,台下先后有3名读者朋友现场提问,凌仕江先生都一一圆满作答,赢得全场热烈掌声和喝彩声。

图片

互动环节,台下听众现场提问。

活动尾声,成都市图书馆副馆长徐智斌先生代表成都市图书馆上台,接受了新书作者凌仕江捐赠《微尘大地》毛边本三册;同时,他还向作者凌仕江颁发捐赠证书。

图片

成都市图书馆副馆长徐智斌(左一)接受新书作者、著名作家凌仕江捐赠《微尘大地》毛边本三册后,同时向作者颁发收藏证书。

随即,台下相继上来4位读者朋友向凌仕江敬献鲜花和书法作品。活动刚一结束,参与读者及来宾纷纷踊跃登台请凌仕江老师合影纪念;最后,凌仕江老师还不厌其烦地为一大群排队等候的来宾举行了签名售书活动。

图片

读者粉丝向凌仕江老师赠送书法作品

图片

凌仕江为读者朋友签名(张仕文摄)

本次新书发布暨文学解码会,由成都市图书馆、成都市文化馆和四川省直作家协会校园文学专委会联合主办;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为推进书香校园和校园文化建设,专门组建师生代表团参会;活动还得到四川舍得酒业公司大力支持。来自成都消防救援支队、成都市青羊区司法局、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等相关单位文学爱好者、在校大中学师生、海归学人、作家、诗人、艺术家和退役军人等参加此次成都市“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之一的凌仕江新书发布暨文学解码会。同时,《微尘大地》当当网直播客户端也吸引数万人线上参与。

图片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师生代表与新书作者、著名作家凌仕江合影留念

2025年4月25日于成都光华村皓月楼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杨明强(网名晓风皓月,作家,摄影家,知名媒体人;四川省直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校园文学专委会主任,省招考委、省教育考试院《招生考试报》原主编)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