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穿越时光——宜宾街巷文化概介‖蒋德均

作者:蒋德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5-05 13:54:05 浏览次数:497 【字体:

穿越时光——宜宾街巷文化概介

蒋德均

如果把城市比喻成一个人,文化是它的灵魂,那么街巷便是它的经脉,连接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畅通着城市的气息。而每一个街巷的称谓或地名都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蕴藏着丰富内涵,留存着时代印记,折射着社会发展变迁。

宜宾古街小巷是研究宜宾城市发展史、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历史文化尤其是哪吒文化、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竹文化、大江文化以及民俗风情等的实物资料,是千年僰道古城风貌变迁和历史文化发展的直接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民俗和艺术价值。

宜宾现存的古街小巷古朴典雅,无论从物质还是人文角度去看,都具有巴蜀文化尤其是宜宾的特点:

一是古街小巷的称谓由来反映了宜宾老城发展变迁。宜宾地处中原文化、巴蜀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交汇带与结合部,具有“钩连三江”“地当冲要”“负山濒江,地势险阻”“地枕大江,当舟车之冲”的地德之利,有“夷夏杂居风俗各异”之相。因而在这五方杂处、商贾云集、仕宦往来之地,形成了许多形象生动的称谓。比如走马街、栈房街、马掌街、都长街、大碑巷、小碑巷、中山街等。

二是古街小巷名称能充分呈现历代社会经济状况。比如酒作坊遍布宜宾大街小巷,街巷里的各行各业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影响,与酒茶、山货、土产、生产生活等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米市街、衣服街、打金街、水井街、涌泉街、粮房街、麻线街、学盛街、民生街、抗建路、冠英街等。

三是古街小巷的建筑风貌充分展现了宜宾古代建筑文明、特殊地域位置与战略地位。众多街巷充分利用宜宾三江汇流、大江东去的独特地理地貌特点以及“西南半壁”的战略要津地位,依地取势,傍山而筑,濒江而建,布局结构紧凑,空间利用合理,建筑造型艺术与结构构架相得益彰;同时,巧妙运用地方建筑材料,色彩素雅,雕饰简洁,凝重中见奇巧,淳朴中显精美,给人以实用与审美有机结合之感。

据相关资料记载,1949年前后,宜宾主城区面积约1.9平方公里,大小街巷119条。到2000年底,宜宾城区按已规划的范围计算,面积已达30余平方公里,所有道、路、街、巷已有270条左右。按行政区域划分:东城街道办事处辖有中山街等27条;南城街道办事处辖有西街、南街等33条;西城街道办事处辖有人民路等38条;北城街道办事处辖有北大街等29条;西郊街道办事处辖有苗圃路等7条;南岸街道办事处辖有长江大道等78条;安阜街道办事处辖有五粮液大道等52条;白沙湾街道办事处辖有白塔东路等3条。按宽度划分:宜城街巷分为4级。宽40—50米的称为大道,全城已有大道4条;宽18米以上、40米以下的称为路,全城有此宽度的路80多条;宽18米以下、12米以上的称街,全城120条以上;宽12米以下的为巷,全城有巷共170多条。

2000年后,随着城市化节奏加快,宜宾城区大都市格局形成,宜宾城区面积和城市街道也在迅速增加。就城市建设而言,宜宾先后完成老城区改建,包括街道拓宽、风貌整治、地下排水、城市环线新建;西郊片区扩建;南岸新城建设,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江北新区建设,旧州工业开发区成立以及岷江新区拓展;东部三江新区高速发展;西部高新产业园区建设等,宜宾主城区已经不再局限于三江口老城区,而是已经形成老城区三江口、岷江新区、临港新城、南岸西区、普和新区和赵场组团、天柏组团、象鼻组团以及翠屏区、叙州区、南溪区三区同城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的百万级人口大城市格局,宜宾城已然成为一座三江分隔、三塔相应、四山对峙的山环水绕的山水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城市,呈现出独特的以老城区为主体、以三江口为核心、以三江六岸滨江水域为纽带、以自然山体为点缀的组团式山水城市空间格局。

2015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讲话特别指出:

我们讲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古人讲,“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现在,很多建设行为表现出对历史文化的无知和轻蔑,做了不少割断历史文脉的蠢事。

我讲过,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愁”,就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既要保护古代建筑,也要保护近代建筑;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既要保护精品建筑,也要保护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的民俗。

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彰显着一个城市的特色风貌。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宜宾,一座历史文化厚重、区域位置独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范之城;一座产业兴旺宜人宜业宜居的希望之城!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宜宾学院教授)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