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追忆】情系西藏——追忆阴法唐将军二三事‖张仕文

作者:张仕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6-22 15:38:11 浏览次数:244 【字体:

情系西藏

——追忆阴法唐将军二三事

张仕文

6月20日上午,惊闻,心情无比悲痛。恍惚间,不由回忆起陪同阴老将军回老部队的情景来。

2008年1月14日,阴法唐到乐山参加老部队团庆后,返回成都,回北京前夕,军区政治部吴主任代表军区看望阴法唐老首长。同时安排阴法唐与曾在149师和西藏军区工作过的老战友见面。

这次会面的地点在成都军区新华宾馆,出席的人员有当过149师政委的乔学亭、张建华,还有担任过西藏军区政委的张少松、王心前,担任过西藏军区司令员的郄晋武,以及在西藏军区工作过的杨大明、陈德杰等人。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阴法唐老首长,他虽已86岁高龄,但思维敏捷,行动自如,声音洪亮,看不出是耄耋之年的人。

战友相见,分外亲切,说不完的话,拉不完的家常。别看这些都是曾经的军区领导,但他们对阴法唐都毕恭毕敬,阴法唐讲话时都洗耳恭听。原来他们都是进军西藏时的团级干部,而阴法唐是师副政委,是他们的领导。

至此,我对阴法唐老首长有了初步印象,健谈,热情,一说起西藏,就有说不完的话题。

第二次与老将军见面是三年后的夏天,而他也已经89岁。他受西藏军区邀请,莅临西藏军区驻川办事处指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西藏军区卷)》编写工作。这项任务由中央军委下达,西藏军区具体承担编写任务。

请阴法唐老将军来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西藏军区卷)》的顾问,那是再合适不过了,他经历了进军西藏、民主改革、和平建设、改革开放等全过程,并且军地都当过主要领导,是西藏大事要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指导编写的任务告一段落后,阴法唐老首长提出想去乐山看看老部队。成都军区政治部安排一辆面包车保障老将军到149师,由我陪同前往。

路上,考虑到老将军年近九旬,驾驶员小心翼翼,生怕有个闪失,以八九十码的速度平稳行进。

谁曾想,老将军不高兴了,对驾驶员说,“怎么像老牛拉破车,开快一点!”

驾驶员用目光征询我的意见,我回过头说,“首长,您年纪大了,驾驶员不敢开快车,要保障您的安全。”

“开快点,没事,我喜欢坐快车,几十年军旅生涯养成的习惯,那时下基层,就喜欢雷厉风行,不喜欢拖拖拉拉!”

见此情况,我对驾驶员说,“按首长的指示办,但要又快又稳!”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来到149师师部大院,范师长和魏政委带着“一班人”到大门口迎接,热烈欢迎老政委回老部队指导工作。阴法唐下车后,和师领导一一握手,丝毫没有倦意。

本文作者张仕文(前排右一)陪同阴法唐夫妇与149师干部合影

这时,一个高大的标语牌吸引了阴法唐的目光。标语虽只有短短8个字,却凝聚了几代人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个标语整整影响了几代人,成为原成都军区特有的五种革命精神之一。

站在标语前,师领导请老首长讲讲这个标语的来历,也算是对大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老首长动情地说,这个标语的发端正是149师前身部队。1952年,18军奉命参加修筑进藏公路。面对异常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官兵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提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1962年10月,西藏军区藏字419部队参加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在敌人面前,阳廷安班高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奋勇杀敌,打出了国威军威。

战后,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在北京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战胜敌人,我们的战士靠的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毛泽东主席给予了高度肯定。

这个哪里是标语口号,分明是将士们无所畏惧,视死如归,报效祖国的铮铮誓言。我赶紧举起相机,为阴老在标语牌前拍了一张十分有意义的照片。

晚上,趁着难得的空隙,在招待所我对阴老将军进行了专访。阴老虽已87岁,记忆力惊人,谈起西藏的历史来如数家珍。

阴老将军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1922年生于山东肥城,两次进藏工作,在藏一共工作22年,在四个大军区担任过领导职务。第一次是1950年随18军进藏,任52师副政委。他和师参谋长带着右路军,经过15天迂回行军,到达指定位置。同年10月初发起昌都战役,消灭了藏军主力,取得了昌都战役的伟大胜利,为政治上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础。之后,阴法唐历任昌都解放委员会委员,江孜军分区政委,中共西藏江孜分工委(后改为地委)书记、西藏工委委员。

1962年,阴法唐参加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担任对印反击作战前线指挥部政委。反击作战胜利后,阴法唐是毛泽东主席接见的5名对印反击作战人员之一。1963年,阴法唐被破格提升为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1971年调出西藏,任福州军区政治部主任,随后又调济南军区任政治部主任。

虽然离开了西藏,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西藏,想念西藏。

1980年,他奉命第二次进藏工作,这次的担子更重,出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兼西藏军区政委、西藏自治区第三届政协主席等职。他还曾任成都军区副政委,第二炮兵副政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本文作者张仕文(右)与蒲永能(后任甘肃省军区政委)在西藏自治区驻川办事处看望阴法唐老首长

往事不堪回首,回忆起刚到西藏时的情景,阴法唐直摇头。他说,1951年10月26日,18军经过艰苦的行军到达拉萨。在拉萨街头,看到的是不堪入目的惨象:街头乞丐成群,人与狗抢食,饿死、受领主折磨而死者,不计其数。

那时的西藏是政教合一体制下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占总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是不足总人口5%的“三大领主”(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的属民。

土地、牧场、森林、牛羊和大部分农具都归领主所有,农奴则一无所有。这种落后、野蛮的制度,严重阻碍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极度贫困,连饭都吃不饱。在“三大领主”统治下,西藏的人口从元朝以来直到1950年,不仅没有增长,反而逐步下降。

18军52师进到拉萨以东地区后,身为师副政委的阴法唐和副师长陈子植各率领一个访问团,在拉萨东南沿尼洋河和雅鲁藏布江畔各村寨进行调查研究,宣传党的政策和“十七条协议”,加强和群众的联系。

“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群众接受解放军、共产党也有一个观察了解的过程。”阴法唐喝了一口茶,微笑着说。开始一看到部队,藏族群众就往山上跑。文工队不管有没有群众,照样敲锣打鼓地表演节目。个别胆子大的人蹑手蹑脚摸下山,躲在远处看节目。解放军很热情地招呼他们坐到凳子上来。藏族群众察言观色,发现根本不像西藏反动政府宣传的“共产党吃小孩,像鬼一样”,于是他们打消了顾虑。部队抓住这个机会拜访宗本(县长)、贵族、头人,到群众家走访,给他们看病,帮助群众做事,很快就同藏族群众打成一片,搞好了关系。

经过这些工作,藏族群众了解了共产党和解放军,对部队的态度也慢慢转变过来:从害怕到不害怕,从对汉族隔阂很深到慢慢消除隔阂,多数上中层人士还积极对部队进行支援。最后,他们认为解放军是亲人,是毛主席派来的“菩萨兵”。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有了信任这个基础,民主改革就好进行了。”阴法唐继续向我谈道。为搞好藏族群众工作,部队官兵广泛开展了“学藏语、说藏话”活动。许多官兵吃不惯糌粑和酥油,一吃就吐,那就吐了再吃,时间一长就习惯了……这些过往储存在阴法唐大脑里,随手拈来。

2008年1月14日,本文作者张仕文与阴法唐合影。

当时的西藏寺庙占有全区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和大量牲畜,还占有大量农奴。在民主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政治统一、信仰自由、政教分离”的原则,在各大寺庙开展了以反叛乱、反封建特权、反剥削为内容的“三反”运动,实行了废除寺庙各种特权等“十项废除”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等“十项保护和不干涉”政策。正是共产党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政革,才让饱受压迫剥削的农奴以及其他贫苦农牧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牲畜和其他财产,有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如今的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生活富裕:青藏铁路的开通,更为西藏走向世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第二天一早,阴法唐在魏政委陪同下去看望过去的老部下,他们都已退休,听说老政委要来,大家一早就在会议室等着。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阴法唐一见到老部下,很激动,与他们一一握手问好。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他回忆过去一起在西藏的战斗岁月,回忆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陪同的师政治部副主任曾建超(现任四川省军区政治工作部主任)悄悄对我说,老首长精神太好了,记忆力超群!

446团被称为“大刀团”,抗日战争时期令鬼子闻风丧胆,阴法唐曾在这里当过团长和政委。时任政委陈实向老首长报告了团里各项建设情况,取得的成绩,下步展望,请老首长参观了团史馆。看到训练场上战士们像小老虎一样精气神十足,真打实备,充满战斗精神,阴法唐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很是欣慰。

446团领导正在向阴法唐介绍团队建设情况(张仕文 摄)

阴法唐对西藏的爱是深入骨髓的,他为了融入西藏,学会了藏语,能够自如地同藏族群众交流,不需要“翻译”。他还收养了几个藏族孤儿作养子养女,供他们读书,一直到上大学,成家立业后也经常嘘寒问暖。他的足迹踏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几乎每年都要进一次西藏,到西藏各地走走,看看西藏的发展变化。

他的夫人李国柱也是一位“老西藏”。1950年,还在读军政大学的李国柱听说18军要进军西藏,就主动报名,要求参加18军。她执着的精神打动了上级。上级同意了她的要求,并把她分到52师政治部。高原自然条件差,缺少氧气,男兵进藏都恼火,何况是女兵,但倔强的李国柱偏不信邪,硬是凭着坚强毅力,爬冰卧雪,来到世界屋脊。

她有文化,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很快引起师领导阴法唐的重视。后来,相同的信仰让她和阴法唐迸发出爱的火花。结婚后,他们心手相牵,相濡以沫,走过几十年的风雨人生。李国柱阿姨将她写的《一个女兵的西藏人生》赠送给我,并和阴法唐共同签上大名,留着永久的纪念。

阴法唐李国柱夫妇在赠送本文作者的《一个女兵的西藏人生》上签名

阴法唐走了,但他对西藏的那份深挚的情感还在,他与战友们共同创造的老西藏精神还在,他以103岁高龄为他的精彩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斯人虽逝,风范永存!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张仕文(原成都军区政治部编研部高级将领传记室主任,四川省委党史学会第八届理事,单独或与人合作出版了《战旗高扬大西南》《震撼心灵的长征故事》《西南雄师铸辉煌——成都军区部队征战历程》《徐立清传》《谢振华传》等书籍,两次获四川省报纸副刊一等奖)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