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长安的荔枝”到底来自岭南还是四川?

来源:成都发布 发布时间:2025-06-22 18:19:48 浏览次数:2425 【字体:

“长安的荔枝”到底来自岭南还是四川?

近日,由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正在热播,讲述了大唐年间长安小吏李善德跨越千山万水从岭南运送荔枝到长安的故事。有追剧的小伙伴吗?

图片

“杨贵妃的荔枝”引来不少网友好奇。让贵妃展颜的荔枝,究竟来自哪里?剧中给的答案是岭南,但四川网友却有不同声音——

“贵妃的荔枝来自四川!”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们一同跟随历史的脉络

探寻四川荔枝的前世今生

荔枝起源于我国,有着超过2000年的种植历史。最早记载于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当时它被叫做“离支”,亦作“离枝”。

图片

四川种植荔枝的历史可追溯到两汉时期。三国时期康泰编撰的《扶南记》记载:“荔枝始传于汉世,初惟出岭南,后出蜀中。”古代巴蜀有适合荔枝种植的物候条件。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曾具体分析过汉代、唐代、北宋和南宋这几个时期荔枝在四川的分布情况。他发现:四川荔枝分布最广的时期是在唐代,其北限曾到达成都。

这一点,在唐代诗人张籍的《成都曲》中便可映证:“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此外,还有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说:“筇竹笋长椒瘴起,荔枝花发杜鹃鸣。”李端《送何兆下第还蜀》诗:“袅猿枫子落,过雨荔枝香。”也能瞥见一二。

《元和郡县图志》曾记载,当时戎州(今宜宾)荔枝“一树可收一百五十斗”,忠州、涪州(今涪陵)亦为重要产区。杜甫笔下“忆过泸戎摘荔枝,青枫隐映石逶迤”的景致,恰似一幅活色生香的唐代风物画,印证了蜀地的荔枝种植盛况。《华阳国志》里也有关于巴蜀产荔枝的记载,“僰道县在南安东四百里,距郡百里……有荔芰、薑、蒟”“江阳郡……有荔芰、巴菽、桃枝、蒟、给客橙”……左思《蜀都赋》里也写:“邛竹缘岭,菌桂临崖。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

图片

唐朝荔枝三大产区:四川地区、福建地区和岭南地区(图源:经济日报)

巴蜀出产的荔枝🧆,主要分布在沿成都而下的川江两岸,即成都、乐山、宜宾、泸州、重庆、合川、涪陵、忠县等地。《舆地纪胜》中提到,蜀地众多的荔枝生产基地中,“叙、泸之品为上,涪州次之,合州又次之”。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说:“明皇时‘一骑红尘妃子笑’者,谓泸戎产也”。《巴蜀荔枝产食与荔枝古道路线考证》一文认为,巴蜀地区是中国晚熟荔枝的主要产地、唐宋时期是中国三大荔枝产地之一,现存有巴县荔枝园、涪陵荔枝园、叙州定夸山园、广安荔枝石刻、合川荔枝阁、平昌荔枝滩、乐山荔枝湾等历史遗迹,今天仍有合江荔枝、三峡荔枝等产地。

史料记载,公元650、669和678这三年气候温暖,长安既不下雪也不结冰,这时的成都正是正宗的荔枝产地。只可惜在明以后,气候进入小冰河期,平均气温降低,成都荔枝也逐渐销声匿迹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千古绝唱让世人普遍相信杨玉环的荔枝来自遥远的岭南。电视剧《长安的荔枝》中,雷佳音饰演的李善德跨越千山万水从岭南运送荔枝的场景,更强化了这一印象。

真的是岭南吗?

翻开历史的地图,岭南到长安的距离超1500公里。按照唐代邮驿“日行五百里”的极限速度计算,即使昼夜兼程也需要11日。而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记载:“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在唐代的交通条件下,即使采用最先进的“蜡封蒂”保鲜技术(宋徽宗时期才广泛使用),也难以突破荔枝保鲜的极限。

图片

现实中,汉武帝刘彻曾为了在北方实现“荔枝自由”,从岭南移来百余棵荔枝树,在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修建“扶荔宫”。这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南树北植”尝试,却终因水土不服,移植失败。

到了宋朝,人们尝试把小株的荔枝树做成“盆景”运输,结果也以失败告终。因此,结合运输距离和实际情况看,更多专家和学者认为:杨贵妃吃到的新鲜荔枝,产自巴蜀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岭南。

历史记载和物候证据表明,唐代的四川盆地已成为荔枝重要产区。白居易在《荔枝图序》开篇即言:“荔枝生巴峡间”,明确记录了巴蜀地区(今重庆一带)的荔枝种植。诸多文献也记载和学术研究都显示:这些荔枝更大可能是来自古代四川的涪州与嘉州一带,通过古蜀道网中著名的“荔枝道”运往长安。

图片

荔枝道与米仓道走向及沿线文化遗存(图源:封面新闻)

荔枝道是唐天宝年间运送荔枝的道路,一般指由重庆涪陵经通州、洋州由子午谷运送至长安的驿道,全长1000多公里。荔枝古道的开辟,将蜀地荔枝的传奇推向新高度。

据《旧唐书》《新唐书》记载,唐天宝年间(742-756),唐玄宗为了让杨贵妃每天吃上新鲜荔枝,颁旨在涪州(今重庆涪陵)兴建荔枝园,并从涪州修建专供运输荔枝的驿道。

图片

唐荔枝古道路线示意图(图源:封面新闻)

这条荔枝道是唐代专门为了给杨贵妃运送荔枝才开通的吗?

事实上,早在荔枝快马加鞭经荔枝道送去长安前,荔枝道就开始了其早期形成发展的历史,它是关中通往巴蜀东部的重要通道,也是秦、巴、楚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到了唐宋时期,荔枝道开始声名远播,而这时的荔枝道还承担着盐课转运、军事防御等重任。

跨越千年的“荔枝之争”虽未有定论,但历经千年,人们对荔枝的喜爱不曾改变。从文化维度上来说,荔枝也早已超越水果范畴。川菜中有“荔枝味型”以酸甜适口、层次丰富著称,宫保鸡丁的糊辣荔枝味型更成为中华美食的经典符号。

图片

宫保鸡丁(陶轲摄)

在成都市锦江区,还有条叫“荔枝巷”的小巷,据成都市地名学会、成都市地方志办编著的《成都街名指南》:“荔枝巷,清光绪时名兴隆街,因商贩集中,取生意兴隆之意命名,但街面狭窄,东面不通,别名‘肋肢巷’。1924年建春熙路时打开东口,取‘肋肢巷’谐音改名荔枝巷。”“肋肢”至“荔枝”的转变,也从侧面反映出成都人对荔枝这一水果的喜爱之情。

图片

合江荔枝—妃子笑(泸州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供图,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四川是我国荔枝生产的最北缘区域,属晚熟荔枝产区,产期自7月上旬至8月中旬,主要分布在🧆泸州、宜宾、乐山等地。

🧆泸州合江荔枝

泸州市合江县作为“中国晚熟荔枝之乡”,是全国最内陆、最北缘、最晚熟的荔枝集中产区。合江荔枝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肉厚汁多的“妃子笑”、浓甜清香的“陀缇”、晶莹似玉的“带绿”、细嫩带脆的“绛纱兰”等都是合江荔枝的代表性品种。

图片

合江荔枝(图源:泸州发布)

🧆乐山嘉州荔枝

乐山悦来镇已有一千多年荔枝种植历史,唐代薛涛、薛能、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途经嘉州,皆在此留下诗作。目前悦来镇荔枝种植规模达10000余亩,“官荔枝”和“碓窝荔枝”是乐山荔枝历史品牌的杰出代表。

图片

乐山千年荔枝林(图源:微嘉州)

🧆宜宾大塔荔枝

宜宾大塔荔枝拥有生长周期长、土壤条件优、栽培技术好等优势,使得大塔荔枝的口味绝佳。宜宾叙州区大塔片区连片集中种植荔枝2万余亩,主栽大红袍、带绿、妃子笑等品种。每年七月,大塔荔枝飘香时,这里还会举办荔枝节活动。

图片

宜宾荔枝(图源:宜宾文旅)

🧆眉山苏宅丹荔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眉山三苏祠内原有一棵900多年树龄的荔枝树,名为“苏宅丹荔”,相传是苏东坡当年亲手种下的。20世纪90年代,这棵老树因病枯死。后来三苏祠将枯树的树桩挖出,制作成标本作为文物展出。2007年,为纪念苏东坡,三苏祠在“苏宅丹荔”原址,重新引进一棵荔枝树栽下。每年盛夏,荔枝树果实成熟时,三苏祠都会举办活动,邀请游客们一品“东坡家的荔枝”。

图片

眉山三苏祠苏宅丹荔(图源:眉山发布)

🧆攀枝花盐边荔枝

攀枝花具有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每年干旱期长达七八个月。独特的气候条件,赋予了攀枝花荔枝别样的风味与魅力。因光照充足,盐边荔枝要比四川其他地方更早上市,一般来说6月-7月就可以采摘。

图片

盐边荔枝(图源:盐边融媒)

近代画家齐白石曾感慨:“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白菜为菜之王。”道出了荔枝从御用贡品到“果中之王”的本质蜕变。如今,承载着驿道艰辛的荔枝已完成了从御用贡品到寻常商品的转变,冷链物流与航空运输代替了快马加鞭。当我们剥开一颗颗荔枝,晶莹果肉中映照的不仅是唐宫飞骑的烟尘,宋人驿寄的温情,明清贡船的帆影,更是千年时光凝练的清甜。

来源:成都发布(综合四川文旅厅、成都方志、中国社会科学网、央视三农、四川发布、成都日报、人民网四川频道、天府文化ChengduCulture)

来源: 成都发布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