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书评】从交子到人民币的千年历程——一部精彩可读的中国货币与金融史著作‖谢元鲁

作者:谢元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5-16 15:32:51 浏览次数:134 【字体:

从交子到人民币的千年历程

——一部精彩可读的中国货币与金融史著作

谢元鲁

《千年交子与中国货币金融》一书,最近已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西南财经大学的货币研究与金融研究,在全国久负盛名,尤其是拥有独特的货币证券博物馆,更是以丰富的文物和文献实物的馆藏,与上述研究互相印证,使货币证券及金融的研究,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交子作为世界上最早产生的纸币,出现在北宋时代的四川成都,这就使对交子的研究,成为西南财经大学与四川钱币金融学界历来的研究重点。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的。

本书内容十分丰富,为百年以来对交子研究的集大成者。对宋代私交子和官交子产生的时代背景、产生始末、相关人物、现存文化遗址及相关问题,博览历史文献,广采学者研究,对交子的产生与变迁作系统的论述,描画出世界第一种纸币产生的历史图景。

同时,本书亦提出若干对交子研究的新见解。如宋仁宗祖母皇太后刘娥在交子改由官府发行,成为法定货币中的作用;对益州交子务地址设立在益州衙署的考证;对交子释名的新解读等。同时本书对中国古代以借贷为中心的金融活动情况,近现代时期外国金融势力的入侵及对中国财政与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金融机构的兴衰,新式金融机构的兴起及国家金融资本的建立等,都有超越时代、宏观着眼、微观分析的精彩论述。

以交子发行为开端,中国的货币形态从单一的金属货币发行与流通时期,进入纸币与金属货币混合流通时期。对这一时期的货币,尤其是纸币的发行情况,成为本书叙述分析的重点。从宋代开始,历代王朝虽都发行过纸币,各个时代的思想家也对货币提出过一些理论,尤其在纸币产生后,对如何维持纸币的稳定进行过若干探讨。但直到清代,政府和学界仍然没有完全了解和掌握纸币发行的规律,也难以控制纸币的发行与流通。因此,主导货币仍然是白银和铜钱为主的金属货币。

宋代到清代以金属货币为主,显示社会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并不需要大量的货币作为支撑。但由于金属币材来源有限,从唐代到明代前期,仍不时出现钱荒的现象。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进一步活跃,从明代后期开始,美洲白银的流入而导致贵金属作为货币的使用,加上传统的铜币铸造体系,金属货币已基本可以满足社会商品流通的需求,因而纸币在国家金融体系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纸币发行理论与纸币发行制度历经千年,仍然没有出现重大的突破,本书对这一现象有翔实的分析。

国家信用是纸币发行流通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从宋到清屡次发行纸币,宋代的会子、关子,元代的中统宝钞、至元宝钞,明代的大明宝钞,清代的大清宝钞,最后无不因滥印纸币而失败。甚至民国时期法币的发行,同样因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使国家信用崩溃,显示国家信用历经千年,仍未在纸币发行领域真正建立和巩固起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的发行完全建立在国家信用的基础上,稳定的纸币成为完全的虚拟财富符号,才基本解决这一问题。尽管计划经济时期,票证制度一度成为纸币实际上的补充,但仍未影响人民币的稳定。本书对国家信用与纸币发行的关系和历史发展,有着丰富精彩的论述。

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各种资源资本化,中国经济走向全球化,使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不断增加。纸币的相应增发成为中央银行最佳的应对方式,同时电子货币的出现也开辟了信用货币的另一方向。对纸币在增发的条件下如何保持稳定性,对货币形态的不断变迁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理论解释与制度分析,对金融体制、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成为当代货币与金融学者面临的重大责任。本书对这一新时代的历史变化作出了大量的论述,解读、分析和评论了当代货币与金融史的变迁,已经触及到这一重大历史课题。

如何使纸币不再依赖金属货币的兑换保持稳定,完全依赖国家信用的支撑而流通,成为虚拟的财富符号,这也是交子产生千年以来,货币思想与金融政策逐步发展、完善而指导纸币发行的历史过程。随着西方货币理论的引入,当代新货币经济学的产生,对以纸币发行与流通为基础的金融现象作出新的解释,指导了人民币的发行。本书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叙述与分析,从而使中国近现代货币思想史的变迁更为明晰和完善。

本书以纵贯古今的视角,以交子的产生为开端,以纸币的发行为线索,论述了千年以来的中国货币史与金融变迁史。同时又以货币理论、金融理论为全书论述的基调,从而不同于一般的货币史或金融史研究,成为建立在丰富史料之上,兼有综合性、理论性、学术性的著作。本书的可读性很强,实为一本从古代的交子出发,普及货币学和金融学知识的学术通俗性优秀读物。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谢元鲁(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