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4:16

【“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袁千雯 ‖ 致敬 最可爱的人

作者:袁千雯 来源:南充市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0-06-08 15:56:40 浏览次数:496 【字体:

征文启事:见《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的征稿启事》

投稿邮箱:59890114@qq.com

截稿时间:疫情结束后十日左右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审核通过后的作品,均在四川省情网“‘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展示”专栏及“方志四川”头条号发布(关注“方志四川”头条号即可查看)。因微信平台文章发布数量所限(每天最多发布8篇文章),择部分征文作品在“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发布;择优在《巴蜀史志》杂志发表,并收入正在编纂的《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一书。  

致敬 最可爱的人

袁千雯

“请大家不要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冰冷的广播声,飘荡在极为安静的空气中,显得更具威慑力。今年春节,与往年大不相同:商铺紧闭,闹市无人,冷冷清清。即便楼下偶然出现人影,那必定是戴紧口罩,形色匆匆,似乎背后有个可怕的“病毒”在追赶他。

如此怪象,并非我们所愿。只是谁也未曾想到新冠病毒威力如此之大,疫情来势如此之汹。一时间,整个中国,都卷入了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都处在了这紧急危险的境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祖国有难,人民需要时,一批又一批时代最可爱的人,挺身而出。他们是“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军人群体,他们是救死扶伤、不惧病魔的医护人员,他们是为疫情严重地区捐衣捐物的志愿者……

透过前方记者的报道,我们了解到:几乎所有投身一线的医护人员,都可用“辛苦奉献、不计回报”来形容他们的工作。为节省防护服,他们穿上尿不湿,忍住饥渴;为与死神赛跑,他们困极了才穿着防护服睡在医院的长廊上;为不让更多的人被传染,他们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为安抚病人的情绪,他们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机会。

跟随记者的脚步,我持续看到了许多令我潸然泪下的场景:丈夫对自愿申请抗疫的妻子深情喊话;84岁的老将钟南山院士在公布说“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后自己却奔赴第一线。但因为春运期间高铁票紧张,临时上车的他被安排在餐车一角。望着他因劳累而坐着睡着的照片,我又一次被感动,又一次热泪盈眶了。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河南周口市扶沟县人民医院门前发生的一幕。因为今年春节的疫情,身为护士的刘海燕,也加入了抗击疫情的行列中。从大年初一到初七,一直在照顾病人的刘海燕,根本没有回过家。在工作的空闲时间,她给丈夫发信息说想吃饺子,丈夫便带着女儿一起到医院给身在一线的她送饺子。见面之后,母女俩都泣不成声,可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母女俩只能隔空拥抱。不能忘记女儿看到妈妈时那激动的神情,不能忘记女儿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喊,更不能忘记妈妈刘海燕对女儿说的振奋人心的话语:“乖,战胜了病毒妈妈就能回去了……”虽然母女因为疫情无法紧紧拥抱在一起,但她们的心却是紧紧连在一起的。这段短短的视频感动了许多网友,他们都纷纷向抗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

在这样紧迫的时候,总有一群美丽的逆行者,守护着人们的健康,不让病毒入侵。在生活中,他们又何尝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丈夫、妻子、儿子、女儿呢?而当疫情降临时,他们立即披上战衣参加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去,那是一群无愧于时代的精神楷模,那是一群值得人们尊敬的白衣战士;是他们用无私和努力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冲破难关。

感谢在最危险的时候,有你们这一大批“可爱的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袁千雯(南充市高级中学初一学生,辅导老师:谢娜)

来源: 南充市高级中学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