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资政服务>资治探索>详细内容
2023-04-21 08:47:50

李思源 王柳 ‖ 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建设中 彰显德阳历史文化特色的思考

作者:李思源 王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1-02 14:54:43 浏览次数:1157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3期

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建设中

彰显德阳历史文化特色的思考

李思源 王 柳

一个区域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历史文化底蕴和发挥程度。健康谷作为成德同城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按照“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的城市总体定位,以五大湖区森林公园为生态核心,以千里水系绿道为生态肌理,以万顷花海湿地为生态底色,以绿色健康产业为主导,聚焦教育科研、医疗康养、万国农舍、文化体育、休闲旅游、总部经济六大特色功能,打造“城、景、人”和谐共融的美丽天府示范区。其建设对推动德阳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锦绣天府后花园宜居宜游健康谷”,如何打造良好的人文氛围至关重要。我们认为,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建设要彰显德阳历史文化特色!德阳建市虽短,但区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造就了许多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有的在全辖区乃至更大范围都有深远影响,形成了德阳人共同认可的文化——核心价值文化;有的在局部区域有较大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健康谷建设中合理运用这些文化,能使区域更具德阳特色, 更具标识性,从而带动区域文旅产业发展,提升区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豪感。

德阳核心文化的思考

德阳健康谷一角

德阳市境内现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58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9 处;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24 个,其中国家级1 个、省级6 个、市级17 个;三级以上馆藏文物超过230 件,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其中,最能代表整个德阳、体现德阳地域特点、唤起德阳人 文化认同感的共同核心文化有4个,分别是三星堆古蜀文化、德孝文化(德文化包含儒文化;三国文化虽遍布全域,但在德阳留下的典故从精神层面讲主要是忠孝,也属于德孝文化范畴)、工业文化以及抗震救灾文化。三星堆古蜀文化是德阳文化的根,也是德阳的一张文化名片;德孝文化是德阳文化的魂,是整个核心文化中最精华、最重要的部分 ;工业文化是德阳的建市之基、立市之本 ;抗震救灾文化是德阳开拓进取的力量源泉,是未来发展的新动力。

德阳重要建置变化、人物、典故表

三星堆古蜀文化 德阳自古以来就是蜀中腹地,历朝历代均有成建制的政区,一直处于蜀文化圈的核心区域,更是蜀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什邡桂圆桥遗址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境内还发掘到星星村、箭台村遗址以及战国船棺等多处古蜀国遗迹,但最出名、最有影响的是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是成都平原历史最久的古蜀国中心,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是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是德阳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无法效仿的超重量级文化品牌。到四川旅游,素有“自然景观看九寨沟,人文历史看三星堆”的说法。三星堆对于德 阳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德阳带来宝贵的旅游资源,更使得德阳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源头,使得蜀文化有根可寻。

德孝文化德孝是儒家伦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价值体现在它是治国之器、教化之本、事功 之源与修身之道,对于国家、社会、个体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德阳地区一直很重视德孝文化,从德阳的地名就可见一斑。不管是“德政如阳”还是“嘉德留阳”, “德阳”一名都饱含着对“德”的崇敬。同时,德阳境内孔庙全国第三,还流传着许多能体现德孝文化的故事,如庞统换马救主、诸葛父子忠义殉节、张浚抗金守蜀门;涌现出一批如任安、秦宓、“铜山三苏”“绵竹二张”“罗江四李”这样的先贤,其中张栻更是将儒家文化发扬光大的理学宗师;还有杨锐、萧朴生、戴资杰、 王干青、黄继光这样的革命先驱先烈。德以孝为先, 作为“至德要道”的孝,在德阳有孝行事迹入选二十四孝的姜氏一门三孝作为代表,流芳百世,名扬海内外。长期以来,德阳地区已经形成对家庭尽孝、对社会作贡献、对国家尽忠的价值观,不但修建了中国德孝城, 还不断出现一批接一批的孝子、孝媳、道德模范。德孝文化已成为这座被历史与文化浸润的城市的灵魂, 崇德向善、孝心孝行成为德阳人代代相传的不竭动力。

德孝

工业文化德阳市发展机械工业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清光绪年间,广汉县有人制成水 压机,利用机器榨油、磨面。《四川省志·机械工业志》载其为“四川最早制造的用于农副产品加工的动力机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在德阳建设二重、东电等央属大型重工业企业。1958 年,邓小平视察德阳工业区建设时说:“德阳的工业是国 家的大工业……将建成为一个新的工业城市”。其后德阳在“三线建设”中又续建、新建、内迁一批大中型企业。20 世纪70年代,随着“三线建设”的继续进行,以及受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的政策影响,德阳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经过两次工业区及“三线建设”到20 世纪80年代初,德阳已形成以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等央属企业为代表,以冶金、发电设备制造为主的重型机械和动力设备制造工业基地;同时,也聚集了天南地北的大量人才,为建市创造了条件。1983年建后,德阳发挥原有工业优势,以工业兴市强市,在装备制造、化工建材、食品饮料三大传统产业基础上又发展了通用航空、油气装备、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2013 年成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被誉为“重装之都”。工业,名副其实地成为德阳的建市之基、立市之本。

抗震救灾文化“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德阳人民奋起抗灾,重建家园;全国各地鼎力驰援、奉献大爱。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建者无私奉献,世界友好国家大力援助,通过 全体德阳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德阳不仅取得了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的全面胜利,更形成 了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东汽精神”为代表的“抗震救灾精神”,形成了感恩奋进的社会风气。德阳人民常怀感恩之心,不但在“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对口援建芦山县,在国内其他省市和伸出过援手的国家、地区发生灾害时,总是第一时间捐款捐 物,甚至派出救援队。德阳人民更从对党、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恩之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将伟大的抗 震救灾精神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共同推动德阳 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同样,在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建设中,抗震救灾精神和感恩文化一定也能成为开拓进取的力量源泉、未来发展的不懈动力。

东汽精神

彰显特色文化的建议

01

文化展现方式

根据健康谷五岛四翼的功能分区,我们认为, 在这些分区中,前述德阳核心文化的分布应各有侧“古蜀之源”是德阳的城市形象标识,合理运用这一特色,加强古蜀文化品牌塑造,不但能提升德阳城市格调与品位,还能使健康谷文旅产业更具影响力、竞争力。文旅翼应利用好古蜀元素,打造人文景观,营造蜀风雅韵。可结合雕塑、石刻、绘画、文艺表演和巡游等艺术表现形式予以展示。

德孝文化在健康谷所有区域都应打造,特别是在教育岛、康养岛。可以结合学生德育和孝亲养 老,通过设置大儒塑像、镌刻德孝家风家训、开设德孝学堂等具有吸引力的丰富多彩的形式予以展示, 以践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德孝育人,弘扬正气。

工业文化重点在双创岛展示,可在双创岛设置工业文化博物馆,展示德阳工业史,以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创客,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抗震救灾文化也应在健康谷所有区域有所体现,除通过展馆、讲堂、雕刻等形式展现外,应用绵竹年画上墙的方式,结合新农村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展示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是一种很好的表达。

汉旺地震遗址公园(工业遗址东汽厂区)

此外,德阳的其他特色文化也可融合进健康谷建设中。比如在游乐翼打造美食街展现德阳饮食文化,重现一些如保保节、上九会、雷神会、庙会等本土特色的节会文化;在文 旅翼举办展会展示年画文化、调元文化、三苏文化、花石文 化、晒烟文化、剑南春酒文化;在田园翼中加入乡土文化元素,展示打春、祈雨、庆丰收等农耕区域特色文化。

02

历史文化画卷打造

结合渠岸防护工程展示德孝文化健康谷规划发布会 召开后,中共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到健康谷规划中的人民渠8 公里历史画卷所含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经过勘察发现,历史文化画卷范围中的人民渠段道路十分狭窄,在路旁设置连续性的景观较为困难,只能在某些相对开阔的地方零散布景。因此,建议将历史画卷景观打造与人民渠的渠岸安全防护措施结合,通过对护栏外形的艺术加工,重点对德孝文化进行展示,以起到连续性、画卷式效果。比如通过护栏上的雕塑、石刻、绘画等方式展示德阳历史上的德孝人物。考虑到文脉的传承性,建议将历史上的德孝人物、德孝故事按照类型—时序的方式进行排列。例如:孝行人物姜诗、庞三春、姜石泉等;忠义人物庞统、诸葛瞻、诸葛尚等;爱国人物杨锐、萧朴生、刘庆恩、黄继光等;名宦大儒李冰、李尤、许逊、房琯、杨元素、张浚、张栻、纪大奎、李化楠、李调元、杨周冕等。此外,在部分路段较为开阔处,可根据相应路段护栏上的人物类型设置相应的集中、重点景观;在靠近大回湾处的人民渠内岩壁上,也可进行一些石刻壁画创作,与护栏上的人物和故事形成呼应。由于画卷本身定位是休闲步道,还可与白马关古蜀道、市区文庙步行街一样,将一些介绍文字刻在地面。

德阳市“健康谷”位置图

延伸历史文化画卷范围。规划中的 8 公里历史文化画卷主要串接华强湖和凯江“十里八湾”。建议将历史文化画卷范围顺人民渠向北延伸至白马关万佛水库处。该处为白马关主题文化公园范围,本身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通过画卷延伸,可以更好地将文化和生态衔接,也更能体现历史文化画卷的历史感和画卷感。

在画卷起始处设置历史文化墙在白马关人民渠旁选择与古蜀道相近的空旷场地修建石刻浮雕艺术历史文化墙。如不延伸画卷范围,可将浮雕艺术墙设置在华强湖与人民渠交界空地处。通过德阳已经形成特色的石刻艺术,以时间、朝代为中轴线,在轴线下边以文字或图标明德阳区域内的建制变化,另一边选取相应时间段内德阳地区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和知名典故制作成浮雕内容。如:公元前21 世纪至公元前316 年,德阳全域为古蜀国属地,三星堆是鱼凫王朝的都城,相应的浮雕、绘画内容建议为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五丁开山;公元220—280 年为三国时期,三国蜀汉始建五城(治今中江县东南),为中江在今址建县之始,相应浮雕、绘画内容建议为庞统换马、诸葛父子血战绵竹关等。通过设置历史文化墙,体现德阳从三星堆时期到现在的发展变化过程。不但能使游人首先对历史文化画卷的人文背景有基础性了解,文化墙自身也能成为一件艺术品,为历史文化画卷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李思源 王柳(中共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