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简报>2025年工作简报>详细内容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55期(总第787期)

发布时间:2025-06-20 10:15:16 浏览次数:144 【字体:

【特别关注】

《巴蜀史志》“三线建设”专刊入选“2025BIBF精品期刊展”

在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展出

618—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巴蜀史志》三线建设专刊入选由中国期刊协会承办的“2025BIBF精品期刊展,并在此次博览会上展出。这是《巴蜀史志》继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三苏文化专刊入选BIBF精品期刊展,四川历史名人专刊、聚焦三星堆专刊入选首届和第二届方正电子杯中国期刊设计艺术周优秀版式设计后又一次入选。

2024年是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战略决策60周年。为深入推进三线建设史研究,更好地保护利用三线遗产,传承弘扬三线精神,自觉肩负起建设新时代国家战略腹地的历史使命,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会同四川省三线建设研究会、攀枝花市地方志编纂中心、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联合编辑出版了《巴蜀史志》三线建设专刊。专刊设特载”“峥嵘岁月”“蝶变新生”“辉煌成就”“历史丰碑”“青春之歌”“光照千秋”7个栏目,版面字数44万余字,328页,记述范围涵盖三线地区13个省区和小三线建设开展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刊发三线建设参与者、三线建设史知名研究教学者、史志和文博工作者、精神文明宣传工作者等撰写的50余篇优质稿件,是一期集权威性、学术性、可读性为一体的高质量主题期刊。

三线建设专刊出版后受到各方好评。省人大常委会将三线建设专刊作为重要参考资料,发送给相关重点课题组的领导和专家;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将三线建设专刊作为重要参考资料用于打造大邑实验基地内部的三线计量文化展馆,并将相关示意图用于展陈;四川省三线建设研究会将三线建设专刊作为重要实物资料,赠送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三线建设文物实物征集组用于该馆三线建设主题展。该期专刊增进了社会各界对三线建设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的认识,发挥了史志期刊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

2025年,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将策划编辑出版天府粮仓专刊、石窟文化专刊,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中贡献方志智慧和力量。

(省地方志办)

【市州动态】

成都市地方志宣传推广实践与探索

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积极探索地方志宣传推广的实践路径,通过强化品牌塑造激活资源转化应用、夯实阵地建设提升服务能级、建强传播矩阵拓展覆盖维度让地方志在数字化浪潮中焕发新生,为城市文化传播与历史传承注入强劲动能。

强化品牌塑造 驱动资源转化应用

注重地情书籍品牌建设。创立成都历史文化精品丛书项目,面向市场推出《巴蜀文脉》等优秀作品7部。统一规划、逐步推进,依托各区(市)县持续打造成都风土人文丛书,出版《走马锦城西》等地情书籍46部。系列策划、突出主题,组织编纂出版《典籍里的成都》《非遗里的成都》等文化读本,并选送市政府政务会客厅。

做优方志活动品牌建设。采取部门联合、区县联动、学校协同等方式,连续举办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活动,全市1600余所中小学校全覆盖参与,累计40余万人次参与线上答题,举办成都历史文化知识讲座200余场,公众号发布地情微课54期、阅读量超90万,网民留言6000余条,新华社、人民网等近30家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报道,全网阅读量超8000万。

深化方志资源赋能课程建设。开展蓉城方志好课展评活动,推出方志课程100余堂,线上推出8堂一等奖方志好课,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学习人数超4万人;线下推出66志讲天府共享课程,超6000名师生参学;相关做法经验在《教育导报》刊发,活动荣获年度成都教育共生典范奖。

夯实阵地建设 增强多元服务能力

加强方志文化阵地建设。方志馆工作连续2年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全市民生实事目标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成都方志馆、区县方志馆、成都方志馆分馆、社区微方志馆共171家服务体系,打造景区方志驿站8个、办校合建方志阅读空间4个,推动优质方志资源直达基层。

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打造成都方志云小程序,实现地方志在线阅读。已发布电子书籍和文献资料超1000册,15亿字,点击量超300万次。227日,成都方志云接入Deepseek,打造全国地方志系统首个集资料查询、数据查找、史实查核为一体的AI方志库。

拓展方志服务场景。成都方志馆组建志愿服务队、红领巾讲解员,增设语音扫码解说服务,开展非遗+方志体验活动,广泛开展社教研学活动,请进来”“走出去服务900余批次2万余人次,其中海外留学生近400人,来自40多个国家。全市各级方志馆每年举办方志文化讲座、传统节日纪念等活动总计达2000余场次,接待参观总人数约22万余人次。

建强传播矩阵 拓宽宣传推广路径

突出品牌运营。与成都传媒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成都方志政务新媒体矩阵,构建以图文、视频、音频为载体的立体化传播平台。矩阵涵盖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喜马拉雅等主流平台,粉丝总量突破280万。去年以来,成都方志”31次上榜全市政务新媒体月度排名,头条号8次位居全市榜首,连续两年获评全市政务新媒体年度优秀案例

强化选题策划。开设成都百年名校寻访”“寻访成都历史建筑”“趣话成都地铁地名”“成都方言俗语47个特色专栏,系统梳理城市文脉,构建专栏化+系列化内容生产体系,粉丝量由2024年初21万增至130万,增幅超500%成都地名溯源专栏以20个区(市)县地名文化为切口,推出6篇阅读量过万的深度稿件,网民留言踊跃,获市委常委田成川批示肯定:方志办的地名文化宣传工作有声有色,值得肯定!

紧扣时代表达。实践方志+热点融合传播模式,结合成都世运会、国际非遗节、湔江堰申遗、哪吒等热点话题,推出运动看成都”“非遗里的成都”“一起读《华阳国志》等系列报道,挖掘历史智慧赋能现实发展、回应网民关切。与成都电视台联合制作成都值日’”“成都记忆等音视频节目150余期,打造可以听的地方志,上线成都方志视频号、喜马拉雅音频号,浏览量破百万人次,入选四川省广播电视优秀主题作品。

(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请点击查看原文: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55期(总第787期)


终审:黄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