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民俗】川南刨锅汤‖张学东

作者:张学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28 17:58:42 浏览次数:628 【字体:

川南刨锅汤

张学东

时序一进入腊月,川南岑寂的山野间,这一家那一户便此起彼伏热闹起来,而随着喧闹的人声,飘荡出一阵阵浓郁的柴火炖锅肉香,隔个十湾八里,让站在山坳口里的人也闻香而馋涎欲滴。

于是,赶走的脚步更急切了,长声吆喝背着娃儿落在后面山路上的老婆,“恼火,快点嘛,老表家刨锅汤都怕摆上桌了哦!”

“慌啥嘛,还怕莫得吃呀!老表今年杀了两头猪,摆了长桌席,除了亲戚,说是一个队的人都请了啊!”背了包袱的老婆在丛草掩映的山路上时隐时现,气喘吁吁答话,但脚步明显急促了些,很快爬上坡撵上了男人。香味一下迎风扑鼻而来,勾得肠胃不住翕张蠕动,象出岸的鱼嘴。两口子脚步踩脚步,急切往烟火袅绕、人声鼎沸处赶去。

腊月里,大山里象这样赶去亲朋好友家吃刨锅汤的景象多的是。在川南山区,农家人对杀年猪、吃刨锅汤看得很重,一般人家都要喂头猪过年。有过年猪杀,一片片新鲜亮丽的肉块悬挂在灶房上熏起做腊肉,显示出一家人一年的辛劳有个圆满的结束,当家人挂得住脸面,老人的慈笑、女人的甜笑、小孩的欢笑,在杀年猪的日子里充盈着简朴的农屋,未来的日子才踏实、有盼头。

其实,当家人还有一件最重要的待人接物礼数,要赶在杀年猪的日子里酬谢联络亲朋好友。农家人一年里勤扒苦做,赶星星、撵月亮,走亲串户的闲暇时光几乎没有,有点大凡小事帮衬,也是匆匆来、匆匆去,没有闲磕烟袋的时候,而且,赶人亲上门,人家总是要提点礼物,这让朴实的农家人总觉得心里谦谦的。于是,借着杀年猪的日子,请亲朋好友到家下来吃刨锅汤,啥子礼物也不带,而腊月里诸般农事也消停了,大家就放放心心延开场子,喝老林茶、饮老白干、扯老把子,其乐融融,尽兴而归。

我们凑巧跟在这对淳朴的山里夫妇后面,前往观音坡贾四哥也就是他们的老表那里吃刨锅汤。贾四哥是深山里的老农,今年,他在做饲料销售代理、懂喂养技术的朋友肖平的支持合作下,搞了个养猪场,出栏了一百头多猪,赚了好几万块钱。作为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农,喂猪一年能挣四五万块钱,简直把贾四哥乐翻了。一进腊月,他早早就发了音信,说是要杀两头自己喂养的野山猪过年,叫肖平在周末必须带一帮朋友,赶去他家吃刨锅,凑热闹、捧场,不去,就见生分了。

一路上,我们听这山区里的两口子说道:今年以来,他们已吃了六七家刨锅汤了,现在外出打工的回来,家里即使只剩老人没有喂年猪的,掏钱也要买头肥猪来杀,请一个生产队的人去吃刨锅汤,说是人在外,但家中的人情少不了,亲朋好友走动走动打个照面,免得生分了。

转过一个山湾,便看到坐落在一丛杉木林前的贾四哥家了。虽然山中寒风凛冽,但人声喧嚷,热闹纷繁。场坝边,用泥砖新砌了一个大锅灶,柴火熊熊,大铁锅里蒸雾袅绕,乡间大厨不时提开锅盖,用大锅铲掀翻鲜香四溢的整锅滚烫,惹得一场坝的人眼眨巴、鼻吸翼、口吞咽,赞声四起。吃刨锅汤,其实吃的是喜庆气氛,吃的是亲情融融。

随着大厨喊一声:起了!打下手的赶紧递上一个个大瓷盆,大厨挥动大锅瓢,从滚沸的热锅里捞起了头刀菜“血汪汤”。血汪汤看似简单,却最考厨师手艺,一大盆新鲜绯红的猪血旺交给你,讲究色香味齐全,特别是入口要鲜嫩化渣、香辣入味,大家吃得喜庆高兴,预示来年主人家兴旺发达。“血汪汤”上桌,吃刨锅汤就开始了。

接下来,还有两道菜是必备的:一是川汤滑肉,厨师选用的新鲜瘦肉要稍多带点肥肉筋,极小的一片猪肉挂上红苕淀粉后,再下到沸汤锅里一煮,便膨胀变成了透明滑嫩的一大块,做好的滑肉软酥酥,粉嘟嘟,滑腻爽口,放到嘴里一下就滑进肚子里,那口感嫩嫩的、柔柔的,滋味太巴适了,所以称为滑肉汤。第二道菜就是用新鲜五花肉炒的回锅肉,因为是用大锅柴火热炒,佐料是从地里现摘的蒜苗,只听大铁锅里一阵爆响,厨师用大铁铲麻利地翻炒油亮橙红的肉片,顿时一股搜肠刮肚的浓郁香味,穿过大冬天的寒冷扑面而来,惹得人垂涎欲滴,嗷嗷直叫!于是,一伙人再也不顾礼数,操起大海碗,一阵稀哩胡噜,大块夹肉,大冬天也吃得额上冒汗,嘴角流油呢!

那边,贾四哥的姑爷老表们拉开不醉不归的架势,一轮敬酒过后,脸红脖子粗,划拳打码,声震岑寂的山野,把农家人腊月里杀年猪的欢乐,渲染得淋漓尽致。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张学东(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高县作协第一届主席,高县文广旅局四级调研员。公开出版散文集《爱在家园》《这方水土》《且行且歌》《风景在远方》)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