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不负浙川山海情——追记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驻川工作组组长王峻(上)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4-05-10 12:38:53 浏览次数:602 【字体:

编者按

王峻,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正厅长级),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挂职),浙江省驻川工作组组长。2024年3月25日凌晨,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52岁。

1996年浙川对口工作启动,两省人民由此结下跨越千里的深情厚谊。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开局之年,新一轮浙川对口工作开启。当年6月,王峻赴川开展帮扶工作。其间,王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浙川两省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心系群众、扎根基层、敢于创新,为全面深化浙川两省协作作出积极贡献。

即日起,四川日报全媒体和浙江日报联合推出系列报道,追记跨越山海、将壮丽生命定格在巴蜀大地的王峻。

四川在线记者 王怀 王国平 王代强 燕巧

浙江日报记者 沈晶晶 张苗

入川两年半时间,基层调研行程超过10万公里,飞行航班超过120次……是什么力量让他义无反顾选择了这里,选择了这条山海情深的道路,甚至把生命留在了这里?

2024年3月25日凌晨4时05分,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驻川工作组组长王峻在杭州因病不幸逝世,享年52岁。

王峻

他的好友说,他将“国之大者”藏于心间,融于工作,力求事事不负组织、不负人民。

他的亲人说,他无论身居何处,都两袖清风、尽责勤勉,为了心中的理想,倾注全力拼搏。

他的同事说,他是以“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为标准,带头让延续20多年的浙川山海情历久弥新,让跨越山海的牵手故事生生不息。

为什么在四川奋斗不止?王峻,以“国之大者”的家国情怀作答。


情系家国:

从浙江西南走到祖国西南

“东西部协作这件事非常有意义,是‘国之大者’。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

4月25日,成都市督院街,王峻的妻子卓丹第一次走进王峻在四川工作的办公室。拉开办公桌的抽屉,里面满满当当装着6大册笔记本。这是王峻在川工作期间留下的笔记。


王峻的工作笔记本。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辜负组织重托、人民期望,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巴蜀大地上干出一番事业。”卓丹轻轻拿起第一册笔记本,翻开第一页,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这段王峻亲笔写下的文字,是他在浙江省驻川工作组即将出征前座谈会上的发言。笔记上标明的时间:2021年5月31日。

卓丹清楚地记得,2021年5月的一个傍晚,丈夫陪她散步时告诉她,即将到四川挂职工作,为期3年。那时,王峻从浙江松阳县委书记调任浙江文旅厅副厅长还未满一年。

自1999年结婚,因为王峻工作的原因,两人聚少离多。卓丹说:“王峻从松阳到杭州工作,是这20多年来,我们难得距离变近的时刻。但来不及品味这样的幸福,他又要远行。”

为什么要去四川?起初家里人舍不得他到那么远的地方。

东西部协作这件事非常有意义,是‘国之大者’,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王峻说。

多年夫妻的默契,深知丈夫的担当作为,卓丹默默回到家中,为王峻收拾好出发的行装。

此前王峻工作的松阳,位于浙江西南部,是欠发达地区。在当地工作近10年,让松阳的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把干事创业的情怀转化为一项项具体工作,王峻也因此荣获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称号。

“王峻这种胸怀‘国之大者’的情怀,其实是一种家风家教。”王峻的好友、高中同学李国平说。

王峻的老家,位于浙江建德市。解放战争时期,祖父王根荣曾担任建德望城乡首任乡长,带领干部群众开展剿匪反霸、恢复生产工作;三线建设时期,父亲王光裕曾带领上海照相机二厂、上海电影机械厂等5家工厂的部分车间和科技人员,内迁到江西省上饶地区的大茅山区,组建成江西光学仪器总厂,为日后“一代中国制造的骄傲”打下坚实基础。

在建德老家度过短暂的童年,王峻便跟随父亲在江西生活。“他们一家三代人,在不同的时期履行着各自的使命。”李国平说,“在父亲的熏陶下,王峻从小耳濡目染,比我们同龄人都要早熟,也更有理想。”

“我在年少青春时,曾苦苦探寻人生的意义,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是快乐的。”2021年8月,王峻在四川给家中一位刚考上大学的后辈的一封信中如此写道。王峻说,他后来在工作中找到答案:为国以忠,处事以敬,待人以诚。

家国情怀、担当作为,这也是浙江援川干部们眼中王峻的形象写照。

在浙川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官方微政务账号“浙川号声”启动时,王峻深情地写下开篇词——

自1996年浙川对口工作启动以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21年是浙川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起步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开局之年,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正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正是肩负这样的担当和使命,2021年6月1日,王峻带领154名干部和1000多名专技人才,从秀美的西子湖畔奔赴壮阔的巴蜀大地。

为什么要去四川?要以什么样的思想状态迎接这一历史使命?

“组长告诉我们,只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不虚度在四川的3年。”浙江省驻川工作组成员何志峰说,这是王峻在众多场合以及与挂职干部谈心谈话时,强调最多的问题,但更像是他时时刻刻对自己的勉励。


情系群众:

始终想着还能多做些什么

“达到考核标准只是工作起始线,我们要思考如何能在3年里为浙川协作贡献更多力量。”

2022年3月25日,王峻在布拖县考察万亩蓝莓产业园。浙江省驻川工作组供图

2022年3月15日至19日,王峻一行深入阿坝州红原县、马尔康市、金川县、小金县调研,并对浙(江)阿(坝)对口支援工作提出新的思路和要求。

“从草原到高山,从城镇到农村,他看得很细,也问得很动情。”回忆起王峻到阿坝州的情景,浙江省驻阿坝州工作队队长、阿坝州政府副秘书长(挂职)钟方成历历在目。哪些需要四川有关部门支持?哪些要协调浙江资源?王峻一笔一笔记下来。

面对四川结对帮扶县布局分散、条件差异大等特点,为更全面、更深入统筹协调帮扶工作,王峻到四川后就马不停蹄穿梭在崇山峻岭、高原峡谷间。仅用一年半时间,他就走遍了68个结对帮扶县(市、区),在条件最艰苦的阿坝、甘孜、凉山,很多结对帮扶县(市、区)他至少去了两次。

王峻在甘孜州。

“他在路上的每一步,都饱含着浙江对四川的情谊。”浙江省驻川工作组成员王刚辉,是和王峻相处时间最多的挂职干部之一。“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他那种要多干一些事儿、多帮一些人的迫切心情。”

帮扶四川,王峻其实早已在“路上”。在上一轮浙川东西部协作中,松阳县对口帮扶巴中市巴州区。作为时任县委书记,王峻把松阳县最好的茶产业带到巴州区。如今,茶产业已成为当地特色支柱产业。

“松阳县与巴州区虽远隔千里,但王峻不以山海为远,在巴州区实施了一批符合区情、利于长远的优质项目,办成了一批顺应需求、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巴州区相关负责人回忆,当时王峻就时常问,“我还能给巴州多做点什么?”

如何干得更多,这是王峻想得最多的问题。

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国家层面有详细的工作指引和部署,也有明确的考核标准。

“达到考核标准只是工作起始线,我们要思考如何能在3年里为浙川协作贡献更多力量,高质量完成党中央和总书记的嘱托。”浙江省驻川工作组成员王亚楠说,这是组长对每一支帮扶队伍提的要求。

王峻是这么说的,也是带头这么做的。

王峻关心的“蓝鹰工程”。

乐山市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王峻去过多次,这里是“蓝鹰工程”的发源地。

2021年11月14日,在工作笔记本上,他写下整整一页关于“蓝鹰工程”的要求:着眼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问题和蓝领技工短缺问题,以两地政、校、企三方协同推动学校高质量办学、学生高质量培养、企业高质量招才。一人高质量就业,就能带动一个家庭高质量脱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

为什么要把这么多的时间精力投入职业学校?浙江省驻乐山工作队队长,沐川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陈军卫说,起初部分干部不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王峻找来中央、浙江和四川关于职业教育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向大家讲解,在全省推广“蓝鹰工程”。

“组长是一个非常有情怀的人,他能从大处着眼,更从细处着手。”陈军卫记得,“在一次调研中,他对大家说,如果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我们能为四川留下什么,‘蓝鹰工程’就是其中之一。这里面饱含了他对四川人民的感情。”

如今,“蓝鹰工程”成为两省产教融合、东西协作的创新工程。浙江省11个地市40余所中高职院校与四川对口地区中高职院校结对,有近万名学生通过订单式培养,实现高质量就业。

熟悉王峻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人。

“他的理想就是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能尽自己所能发挥出光和热,用一个个具体的行动去践行。”卓丹说,在四川期间,王峻很多次跟她说,一定要多做一些事情,才不枉在四川这3年。


情系事业:

用生命续写浙川山海情深

“倘若一个人树立着的是崇高而宏远的理想,他所从事的事业是为了人类、社会、国家,那么他就会迸发出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

2023年11月,王峻再一次登上飞机,回浙江参加一场东西部协作会议。临行前,他反复叮嘱同事:“重点项目要抓紧推动,回四川后重点结对帮扶县(市、区)还要再盯一盯。”“本轮浙川协作还有半年时间,要一鼓作气,绝不能松懈。”

“风风雨雨为人民终身奋斗,山山水水留足迹风范长存。”2024年3月27日,浙江杭州殡仪馆追远厅内,读着一位友人送来的挽联,卓丹和家人泪如雨下,吊唁的人群中哽咽声、抽泣声不断。

2022年3月22日,在盐源县龙口河村考察乡村振兴建设。浙江省驻川工作组供图

山一程,水一程。从浙江到四川,王峻的脚步几乎没有停下,不是奔走在各个项目现场、园区工地,就是为了协调浙川资源,频繁飞越两地。

在王峻的同事看来,他的视野和工作,早已越过两省结对帮扶的68个县(市、区)。他常对援川干部们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浙川山海情的书写者,是一座座架在浙川两地的桥梁。

这座桥梁因浙川两地共饮长江水而情谊厚重。

“浙川两地同处长江经济带,都是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纽带与核心支点。”在一次次调研“消费帮扶”过程中,王峻将目光锁定在长江这条大通道上。

四川有产品,宜宾、泸州在长江都有港口,而浙江有市场,有面向海外的通道,可否利用两省的优势资源,搭建更便捷的物流通道?

从想法到做法,困难千万重。王峻不断往来四川和浙江,协调两地省级层面的工作,同时深入调研四川长江沿线的港口,问指标、选货品、探路径。经过几个月努力,一条“江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诞生。

“这条物流线涉及的城市多、节点多、机构多,组长带着大家将每一个难啃的节点都解决了。”王亚楠说,如果没有组长的大格局、大气魄,这个项目成不了。

如今,浙川两省正共同打造万(州)达(州)—舟山国际物流信息港,共建中欧班列秦巴组货基地,逐步构建起“舟山—达州”江海铁全程物流体系。达州市宣汉县的产品,14天就能到达舟山市,整体物流效率提高近1/3,成本降低20%。

浙川情深,山海绵延。王峻常常给浙江援川干部讲起一个数百年前的故事:明代四川安岳人汤绍恩,在担任浙江绍兴知府期间,兴修水利、广设社学,恤贫弱、济灾荒,深得百姓爱戴。

为此,王峻专门到安岳汤公祠考察。“安岳不是本轮东西部协作的结对县,但王峻仍然牵线安岳和绍兴开展文旅合作。”王亚楠说,“一方面他想为四川多做一些事情,更主要的是,他要我们以史为鉴,做好工作,写好浙川协作新篇章。”

“浙川山海情的续写者。”这是王峻对浙江援川干部的定位与要求,也是对自己理想和抱负的注解。

正如在1994年深秋,他写下的那段话:“倘若一个人树立着的是崇高而宏远的理想,他所从事的事业是为了人类、社会、国家,那么他就会迸发出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

王峻,永远是那个秉持赤子之心的少年。


来源: 四川在线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