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04-25 09:14:25

【四川历史名人】蜀汉贤相诸葛亮 ‖ 李昊

作者:李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四川省诸葛亮研究中心秘书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发布时间:2021-04-24 20:33:29 浏览次数:3049 【字体:

蜀汉贤相诸葛亮

李昊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2017年入选首批四川历史名人。汉灵帝光和四年(181),诸葛亮生于琅琊郡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戍卫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东汉末年担任过兖州泰山郡丞。诸葛亮排行第二。长兄诸葛瑾,后为东吴重臣,弟弟诸葛均,后随诸葛亮在蜀汉出仕。诸葛亮8岁时(一说14岁),父亲病逝,诸葛瑾承担起奉养继母的义务,年幼的诸葛亮及诸葛均便跟随叔叔诸葛玄生活。诸葛玄曾由袁术任命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后因朝廷委任朱皓前去赴任,失去太守之职的诸葛玄转而去投奔自己的好友荆州牧刘表。汉献帝建安二年(197),诸葛亮17岁,叔父诸葛玄去世,失去依靠的诸葛亮便与弟弟一起移居隆中(在今湖北襄阳市附近)。诸葛亮躬耕陇亩间,好为梁父吟,常常自比为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石广元、孟公威都是其好友。建安十二年(207),当时投靠刘表的刘备正驻扎于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四处寻访人才,徐庶便向他推荐了人称“卧龙”的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先据荆州,再图益州,然后平抚戎夷,结好孙权,壮大实力,再乘机征讨曹操,克成霸业,复兴汉室。这一年诸葛亮27岁,出山辅佐刘备,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建安十三年(208),荆州牧刘表病逝,曹操举兵来犯,刘表次子刘琮投降,刘备被迫逃往夏口(今湖北汉口)。诸葛亮前往东吴说服吴主孙权联合抗曹,大败曹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经此一役,刘备占领了武陵、零陵、桂阳、长沙等郡,奠定了与曹操、孙权相抗衡的三分局势。诸葛亮被刘备任为军师中郎将。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协助对抗汉中张鲁,诸葛亮与关羽等仍留守荆州以便策应。建安十九年(214),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入蜀,分兵辅助刘备合围成都,占据益州。之后诸葛亮以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刘备外出时常镇守成都,负责处理内部政务,保障后勤。

建安二十六年(221),刘备在西蜀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汉章武三年(223)春,刘备在讨伐东吴的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退守白帝城,临终前将诸葛亮召至永安宫(在今四川奉节)托孤。遗命称“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又叮嘱后主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即位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兼任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其负责处理。诸葛亮对内励精图治,对外与东吴恢复结盟共抗曹魏,蜀汉国力日渐强盛。蜀后主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亲自率军南征,并在秋天顺利平定了南方叛乱。稳定蜀汉后方后,诸葛亮开始操练兵士,等待时机讨伐曹魏。建兴五年(227),诸葛亮上呈著名的《出师表》给后主,表达了“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决心,北伐战争由此拉开序幕。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率军进攻祁山,令参军马谡督军。魏将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初次北伐以失败告终。同年冬,诸葛亮第二次出兵伐魏,围困陈仓,粮尽之后退兵。建兴七年(229),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成功平定武都、阴平二郡。建兴九年(231),诸葛亮再出祁山,用木牛运粮,射杀魏将张郃。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出斜谷,用流马运粮,分兵屯田,与司马懿僵持于渭南地区。同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享年54岁。死后依其遗命,葬于汉中定军山,谥号“忠武侯”。

诸葛亮逝世后,民间颇多追思,因为“礼秩”问题无庙可祭,于是“百姓巷祭,戎夷野祀”。后来蜀汉朝廷为其立庙于沔阳(今湖北仙桃市),以供百姓凭吊。东晋时李雄据蜀,始在成都建蜀中武侯祠,后迁至惠陵、汉昭烈庙旁。

诸葛亮生平传记始见于西晋史学家陈寿所撰《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另有琐碎事迹散见于《先主传》《后主传》等篇章。陈寿较全面地记载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对其政治才干、军事才能、个人品格等作了较为客观中肯的评价,认为诸葛亮治国有方,善于处理政务,是“识治之良才”,但在行军打仗方面略有不足。南朝宋时,裴松之奉命为《三国志》作注,增补了不少诸葛亮的正面材料,提升了诸葛亮的形象。之后历经东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历代文人的不断歌赞、缅怀、美化乃至神化,诸葛亮的形象最终在清代毛纶、毛宗冈父子的毛评本《三国演义》中趋于完美,成为此后最为人熟知的文学形象。

诸葛亮学识渊博,博览儒家、法家、兵家等诸家著述,所作《出师表》《后出师表》《自表后主》《论光武》《论诸子》《答法正书》《诫子书》等文,言辞恳切,情真意切。诸多名句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皆发人深省,至今仍广为传诵。

诸葛亮一生心怀天下,为蜀汉事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举贤任能、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忠贞爱国,堪为勤勉明志之典范。其人文精神与道德品质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和时代意义,在三国众多英雄人物中实属众望所归的第一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作者:李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四川省诸葛亮研究中心秘书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