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民族文化>详细内容

【民族文化】阿坝州藏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3-06 17:03:35 浏览次数:2756 【字体:

阿坝州藏族

阿坝州聚居着藏、羌、回、汉等多个民族,自古以来,各民族同身共命、同气连枝,多元文化互鉴互促,民族情感互联互通,是我国西北与西南地区的民族交融大通道,也是民族文化大走廊。

阿坝县安多藏族服饰(龚伟 供图)

藏族主要聚居在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马尔康、黑水等县(市)和金川、小金、理县、松潘、九寨沟县的大部分地区,汶川和茂县也有藏族。按其各自居住的地域,可分为安多地区(阿坝州北部牧区)、嘉绒地区(邛崃山脉以西的大、小金川流域和大渡河沿岸,邛崃山脉以东的理县、汶川等地区)和白马地区(九寨沟县勿角、草地等乡镇)。按其生产生活方式,可分为农区和牧区。2021年末,全州有藏族53.71万人,占总人口的59.9%。

语言文字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阿坝、红原、若尔盖、壤塘、九寨沟、金川、小金、马尔康、松潘等地牧区和部分农区通用安多方言,马尔康、金川、小金、理县、黑水、汶川的部分地区通用嘉绒方言,九寨沟县境内的白马藏族讲“白马方言”。藏文历史悠久,属拼音文字,由30个字母和4个元音符号组成,自左至右横向读,读音在不同地区有一定区别,书写形式和书面语统一。藏文早在1300多年前创制并沿用至今,词汇丰富,是全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第一个通过国际编码,进入因特网国际网络系统的文字。

风俗礼仪

阿坝州内牧区的住室,以牛毛帐篷为主,其具有耐磨、防风、冬暖夏凉、便于支拆驮运的特点。还有一种“人”字形的白布帐篷,供老人、青年和客人住,或出行野游之用。冬季时,每户人家在定居点有土木结构的冬房,多为一层,内分四五间。农区藏民一般居住在山寨,房屋建筑特点各异,有片石砌筑的碉房,有穿斗结构的木板房,还有黄土夯筑高墙而成的土楼,住房多为三层。

嘉绒藏族房屋建筑(来源:马尔康在线)

阿坝县土楼建筑(龚伟 摄)

传统藏装分为袍、衬衫、靴、毡、裘类帽、礼帽及相应装饰物。安多藏族服饰与嘉绒藏族服饰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服装款式、用料质地与厚薄及花纹图饰上。安多藏族服饰款式宽大,用料厚实,多为皮革与氆氇;女装少纹饰,且简洁。嘉绒藏族服饰款式稍窄小,用料呢布和毪制品,稍微轻薄;女装刺绣较多,色泽艳丽美观。白马藏族服饰自成一体,男子服色单一,仅黑色和白色两种,衣领及边帽饰多色条纹,以麻布、毪子制成;女衫色彩华丽,花饰精美,上部式样与男衫相同,下部连衣裙,裙面系白色围腰。

嘉绒藏族(来源:微阿坝)

嘉绒藏族服饰(来源:马尔康在线)

白马藏族服饰(男)

白马藏族服饰(秦磋 摄)

因气候、地理和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不同,藏族人民饮食习惯上有一定差异。安多藏族饮食主要有糌粑、酥油、手抓肉、血肠、风干肉、酸奶、奶渣糕、人参果糕、和尚包子、奶渣包子、藏式饺子、面块、油炸面果、油炸馍等。嘉绒藏族饮食主要有五香味糌粑、火烧馍馍、油炸馍、多谷饭、香猪腿、酸菜等。

酸菜面块 (泽让闼 摄)

酥油糌粑茶 (泽让闼 摄)

手抓肉 (泽让闼 摄)

和尚包子 (泽让闼 摄)

婚俗方面,牧区定亲前,男方家要测算女子的“生辰八字”;提亲时,要找一位熟悉婚姻礼俗的老者做媒人去说亲。农区定亲仪式有“内朗绿”“外啤绿”两种。藏语“朗绿”意为内部仪式,限家族成员参加;“啤绿”意为外部仪式,除家族成员外,其他成员也可参加。参加者都要送一份薄礼。

丧葬方式主要有天葬、火葬、水葬和土葬4种,塔葬多为僧人葬俗。无论是草地牧区,还是嘉绒地区,丧葬方式均相似。不管采用何种葬式,举行丧葬仪式后,要买来白、黄、红布印上各种超度亡灵、避邪挡鬼的经文幡旗,插于死者家的房前屋后、葬地周围等,以此祭奠和超度亡灵。

藏历年是藏族最重要的节日。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作各种准备:清扫房屋、储备柏树枝、炸制各种油果子、制作酥油糕等。正月初一,主妇要到河边抢“吉祥水”。从初二起,人们开始相互走访、拜年、请客。初四到十五期间,各寺庙还会组织庙会活动。嘉绒地区春节期间普遍组织耍龙灯、耍狮子、跳锅庄等娱乐活动,在村寨中挨家挨户拜年。此外,转山会、采花节、雅敦节、牦牛节、祥隆节、壤巴拉节、扎崇节、代汝节、骀日、观花节、涂墨节等也是阿坝藏族极富地方特色的节日。

在社交中,迎来送往赠送哈达是较常见的一种礼节。哈达主要有丝织和白麻织的两种,有红、白、黄、蓝色,一般长度为二三米不等。精致的丝绸哈达,织有吉祥八宝图、莲花云座图、祝福词等。哈达必须用双手捧献,对方也须用双手领受。

献哈达礼俗 (红原县)

禁 忌

阿坝州藏族人民受宗教、环境、习俗、文化等影响,形成许多禁忌。如,藏族一般不杀生,不捕食鸟类,不食奇蹄动物(马、驴、骡等)、有爪子动物(狗、猫等)和有鳞甲类动物(海鲜、鱼等)肉;家中锅灶不能踩踏,不能在灶里烧肉,背不能对灶而坐;严禁跨越火灶,火塘要保持干净,不能将不洁的东西放在灶旁,不能将垃圾投入灶内焚烧,不能在灶里焚烧头发、蒜等;不能跨踩别人的衣服,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不能跨越或踩踏锅碗瓢盆;寺院周围或其他地方的转经筒,不能反向推转;经书以及印有文字的纸、布、木等不能坐,更不能踩踏;寺庙附近禁止砍伐树木、打猎杀生、吵闹酗酒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