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艺术盛会 常办常新——写在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之际

作者:记者 曹玲娟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17日 07 版)‍​ 发布时间:2019-11-17 23:47:39 浏览次数:453 【字体: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17日   07 版)

11月17日,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圆满落幕。

这是一届亮点频闪的艺术节。在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二届进博会成功举办之际,“常办常新”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精心策划、守正创新,集合推出一大批高站位、广视角、多样态的舞台演出与活动,与“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相呼应,用心打造出一片灿烂的艺术天空。

红色作品 抒写时代华章

用“不发一言”的舞剧形式讲述红色题材,打造出一部“教科书”级的作品;用海派杂技实现对红色题材的首次戏剧呈现,燃爆舞台;用“上海的声音”讲述一批地下党员的故事,把满场观众拉回到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从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杂技剧《战上海》,到本届艺术节委约剧目之一、沪剧《一号机密》,再到本届艺术节特邀剧目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重要时刻,上海以这些屡创精彩的精品剧目构成“红色三部曲”亮相艺术节的舞台,礼赞英雄,讴歌信仰。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资源。在创作红色文化上,上海有当仁不让的责任。上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用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包括“红色三部曲”在内,全国各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精品力作汇聚于申城舞台——《沂蒙山》《三湾,那一夜》《我的祖国》《英雄颂》……书写新时代奋斗篇章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用艺术语言传递红色精神是它们的共通路径,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是不变的创作初衷。

时代华章,同样由全球演艺精粹汇聚而成。从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带来的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魔笛》,到荷兰国家芭蕾舞团《大师颂》、蒂勒曼执棒下的维也纳爱乐乐团、西班牙国家舞蹈团以现代舞形式演绎的《卡门》……艺术节的一个月里,42台96场参演剧目组成的这张节目单,集纳大批首发、首演、首展,精耕细作而厚积成势。在艺术节扎实助力下, “亚洲演艺之都”建设的线路图日渐明晰。

创新发展 彰显中国自信

10月26日至27日,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献演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这次她带来的两台戏,一台是“梅剧程演”的《霸王别姬》,另一台是师生合演版的程派经典《锁麟囊》。特别是后者,虽然张火丁并未唱满全场,但《春闺梦》《红梅赞》两段返场令观众大呼过瘾,全场谢幕长达20分钟。

11月6日至10日,由史依弘、李军、安平、奚中路、蓝天等上海京剧院名家组成的强大演出阵容,带来展现大唐极致丰盛华美的新版《大唐贵妃》。剧中,李隆基打鼓、杨玉环在高盘上翩翩起舞的“翠盘舞”,再现国粹艺术与时俱进的审美号召力。

上海民族乐团带来的原创音乐现场《共同家园》,在上音歌剧院再度温暖盛放;上海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龚天鹏创作的第十一交响曲《潮》,用音乐从上海的视角来诠释新中国的70年;上海芭蕾舞团则带来自己庆祝建团40周年的上芭版芭蕾舞剧《茶花女》……

本届艺术节多部热演的原创作品一再证明,唯有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与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相结合,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样与时代同步的作品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也是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本届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委约的6部作品,传承与创新并举,以独有的青春姿态积蓄艺术节的源头动能。艺术节的12项展览活动,涵盖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作品、情景式美术馆、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东西方当代艺术等。

艺术节还围绕国家战略,服务能级再提升。香港文化周活动带来多台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样式的剧目。无锡、合肥、宁波组成的长三角地区分会场和上海主会场深化联动,进一步扩大了长三角地区的文化辐射效应,助力文化艺术共同发展。

延伸舞台 放大溢出效应

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板块携手举办的“舞动12小时”活动,上演了精彩一幕。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演员谭元元、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两位舞蹈明星,以舞蹈艺术为媒,带来一场芭蕾舞与中国舞对话的舞蹈明星大师课。

除“舞动12小时”特别活动外,精彩的舞蹈表演,以及国内外舞蹈名家的大师工作坊、创意市集、摄影展、舞蹈快闪、游园直播等一系列活动,让广大市民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享受“沉浸式”的舞蹈艺术体验,为广大市民打造持续一整天的舞蹈艺术盛会。

此外,“艺术天空”板块在上海全市16个区为中外观众献上了111场中外优秀演出。“云上艺术节”正式上线,20多场演出高清直播加点播,使“艺术”得以跨越有形边界围墙,来到更多百姓身边。

“慧画无限”“观剧团”等艺术节“艺术教育”品牌活动协同发力,联动上海各级校园、艺术机构,共举办35项93场活动,让艺术真正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润物无声”的推动力。

“走出去+引起来”,让艺术节交易会树起了在世界艺术版图中的鲜明标识度。本届艺术节交易会共达成510个交易意向,越来越多的中外艺术家、制作人选择交易会平台作为其新作的交易、推广首发地。艺术节论坛板块,则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就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构建多元文化和谐一体格局等话题进行智慧碰撞。

上音歌剧院、美琪大戏院、大世界、城市草坪广场、杨浦“渔人码头”……当一座座艺术“地标”成为城市的闪亮名片,艺术节成为“文旅融合”的快车,载着来自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一起来感受上海这个“演艺大世界”的独特魅力。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