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作者:沈凌云 陈正权 来源:《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20日 06版) 发布时间:2025-06-20 17:37:28 浏览次数:84 【字体:

沈凌云 陈正权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20日 06版)

【学思践悟】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中职、专科和本科完整的贯通培养体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衔接、融通发展,但仍存在多元办学机制不够健全、职普融通不够深入、职业教育数字化系统性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进行专章部署。因此,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产业布局相衔接。

优化职业教育布局

增强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适应性。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定位为引领,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谋划,推出一批改革措施,加快构建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职业院校以“产业伙伴型院校”为目标,通过市域产教联合体,纵向整合职业教育中高职和本科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抱团发展;横向聚焦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构建“政府搭台、校企唱戏”的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优化职业教育类型结构。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进一步优化区域职业院校布局结构,丰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推进其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发展、相互融合。引导区域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内涵式发展,积极争取省内外高校和职业院校入驻。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推动校企在办学、育人、就业等方面深度合作。深化与已签订协议的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的合作,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等,打造高等职业教育集聚区。

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积极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教育发展体系。完善产教联合体专业共建机制,支持产教联合体成员单位共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急需专业,开设护理、康养、托育等紧缺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加快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持续提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推动职普有效融通、产教深度融合、科教集聚融汇

深化职普融通。完善职普学分互认、学籍互转、师资互派制度,融通课程的体系化、综合化设计,积极探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稳步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支持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联合开展“3+2”中高职贯通培养,试点开展高职院校托管中职学校专业,实施“五年一贯制”贯通培养,通过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与一体化评价,推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贯通培养。扩大中职本科“3+4”贯通培养试点,系统培养专业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本科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持区域内本科院校参与职业教育改革,通过“专升本”招生途径及贯通培养项目,吸纳中等及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

深化产教融合。采取设立理事会、搭建运营平台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元协同、共建共管的治理模式,推进现有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行实体化运行,实现组织完备、机制健全、运行高效。根据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特点,创新产教资源有效对接模式,由行业部门、产业园区、行业企业、高校和职业院校牵头,分级分类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由高校或职业院校牵头,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岗位需求,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

深化科教融汇。着眼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积极探索“政府引导+高校或职业院校参与+龙头企业牵头”的模式,建立政产学研用联合体,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进行有组织科研攻关、有组织人才培养和有组织社会服务,提升职业院校协同创新能力。健全职业院校成果转化机制,鼓励支持职业院校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校园主题创客空间建设,引导职业院校将实践需求作为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采取共研、共建、技术转移、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成果转化等形式,主动融入企业技术创新,全面激活创新动能。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体系

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构建系统集成、配套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促进产业、财政、科技、金融、人才等政策相互衔接。统筹职业教育资金,优先支持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并根据各产教联合体的建设任务和绩效评价结果安排奖补资金。优先将符合条件的产教融合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

聚合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支持职业院校、高校和企业间师资的交流与融合,构建教师层级递进成长体系,实施个性化的“一师一方案”培养策略,畅通教师职业发展路径。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实施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以开发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的课程体系为核心,积极推广项目式、案例式、情境式及模块化教学模式;引入新型活页式及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相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以供配套使用。支持产教联合体成员单位联合开设订单班、定制班、冠名班等,采取校企“双元育人、工学交替、双重身份、岗位培养、在岗成才”方式,基于企业真实生产任务灵活组织教学,推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引导企业按岗位总量的一定比例设立学徒岗位,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

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立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四位一体”的立体化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核评价反哺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支持产教联合体成员学校开展集团化办学,加快推进各层级技术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改革,实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考核评价等衔接贯通。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研究制定高职分类考试改革方案,逐步建立考试科目、内容与经济社会、行业产业、中高职专业设置、中职毕业生规模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

(作者:沈凌云、陈正权,分别系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来源: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20日 06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